?

基于職業院校人才職業核心素養專本碩貫通培養的共青團工作新模式研究

2018-10-19 18:51謝鑫徐兵候苗苗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職業院校

謝鑫 徐兵 候苗苗

【摘 要】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核心素養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對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培育。專本碩貫通培養有利于課程的銜接和學習的連貫性,設置各學段不同的培養目標有利于職業核心素養培育的持續開展。共青團第二課堂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活動的開展對于職業核心素養的培育較傳統方式有明顯的優勢,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崗位競爭力和社會競爭力。

【關鍵詞】職業院校;職業核心素養;專本碩貫通培養

麥可思公司對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跟蹤調查顯示,高職學生就業后離職率普遍高于普通高校學生,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高職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跳槽頻繁,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與道德文化的養成和內化等問題,這些都源自高職專業教育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脫節[1]。職業院校共青團工作應當適應新時代需求,根據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變革,尤其是面對專本碩貫通培養的趨勢,共青團工作的開展也應該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

一、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

對于“職業核心素養”,許多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都有類似的表述。如美國的“二十一世紀技能”,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職業關鍵素養”,澳大利亞的“就業能力”。盡管表述各有不同,但都表達了不同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對于即將進入工作崗位的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澳大利亞于2002年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就業能力框架,包括8種就業能力和13項個人品質。這8種就業能力是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與創業能力、規劃與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和運用技能能力,個人品質是指個人在培養8種就業能力的過程中應形成的態度和特質,包括忠誠、奉獻、誠信、熱誠、可靠性、個人展示、常識、積極的自尊、幽默感、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態度、處理壓力的能力、激勵及適應性等[2]。我國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提出了職業核心能力,將其定義為從所有職業活動中抽象出來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普適性是它最主要的特點,可適用于所有行業的所有職業,雖然世界各國對核心能力有不同的表述,相比而言它的種類還是最少的,并把職業核心能力分為8項,稱為“8項核心能力”,包括: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3]。

職業核心素養是職業素養中最核心最精髓最通用的部分,是指學生步入工作崗位時最關鍵的、不可缺少的品質、能力、才干等,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被公認的較為重要的素養特征。學生只有擁有這些職業核心素養,才能夠適應自身發展和行業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這就對職業教育提出了要求,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職業核心素養的要求,加大培育力度,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額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

二、職業核心素養的意義

職業教育要從面向未來社會變化的發展趨勢去建構能夠滿足學生適應社會變遷的職業核心素養。只有全面提升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才能夠使學生具備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專本碩不同學段學生從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術的意識和能力。職業核心素養的專本碩貫通培育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的選擇性思維、合作性思維、可持續發展思維和自我管控思維,將這些作為培育基礎。良好的心態和求知意識是職業核心素養養成的內在動力。職業院校人才職業核心素養的培育是培育高水平應用型技能人才的關鍵,是構建國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嘗試。在注重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培育的基礎上,建立職業教育專本碩相互銜接的人才培養實習實踐基地、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基地、行業與教育研究基地,提供多層次、立體化的教育實踐和專業實踐環境,才能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造條件。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畢業后直接走向社會,面臨著工作、學習和生活上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職業核心素養恰恰能夠提升畢業生的適應能力,幫助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

三、職業核心素養培育目標和途徑

2016年11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構建分層分類一體化思想引領工作體系,實施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這就給職業核心素養的專本碩貫通培養指明了方向。職業院?;鶎訄F組織可以結合專本碩貫通培養模式進行工作部署,構建動態管理體系,建立標準健全、多方參與、多級評價的共青團第二課堂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提升進行分析評價,科學評估第二課堂的職業核心素養培育成效。具體來說,可以構建不同學段的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和途徑。

(一)??茖哟?/p>

??茖哟蚊鎸Φ氖浅跞氪髮W的學生,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積極融入社會,可以通過開展各項調查,針對調查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人際溝通困難、上進心不足等問題,組織專人進行開導教育,健全多樣化、常態化的幫扶機制,提升新生適應性。??茖W生社會經驗欠缺,對于就業所需要的職業核心素養基本上是沒有概念的,職業院?;鶎訄F組織可以采用團日活動、職業講座、參觀、特色晨跑鍛煉活動等豐富的第二課堂形式,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增加學生和企業一線行業前沿密切接觸的機會,使學生深刻了解和認識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意義,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提升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學歷層次,提高職場競爭力。

(二)專升本層次

專升本教育面向優秀的??飘厴I生招生,專升本的學生已經進行了三年的??茖W習,擁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但是對于正式步入社會還有一定的欠缺,如:對于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和要求不甚明確,職業競爭力和職業意識不夠突出等。為了強化這部分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職業院校共青團可以組織校內外經驗豐富的講師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增加學生社會實踐機會,為學生步入職業奠定基礎。

(三)研究生層次

職業教育碩士是專本碩貫通培養的最高層次,研究生不僅是對學生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同時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政治素養等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鶎訄F組織作為職業院校第二課堂開展的核心和樞紐,應該引導研究生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鼓勵他們作為兼職輔導員帶新生,作為團隊負責人帶科研創新團隊,作為學術引領者帶本??粕?,使其在能夠提升自我職業核心素養的同時,指導他人開展工作,提升他人的職業核心素養?;鶎訄F組織應該為研究生提供更多出國留學、交流訪問、學術研討的機會,增強其職業核心素養,提升綜合能力,為他們今后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論

職業院校人才職業核心素養專本碩貫通培養的共青團工作新模式,是基于高校共青團改革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背景提出的,新模式針對不同學段提出不同的培育目標,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不同學段的貫通培育,減少重復培養,幫助職業院校人才提升職業核心素養,更快的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張舸.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與專業技能培養相融性探討[J].職業時空,2015,11(06):4-5+8.

[2]秦晴.試論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主要經驗和做法[J]. 海峽科學,2011 (02): 68-69.

[3]陳宇.國家技能振興戰略[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1999 (02) :4-7

猜你喜歡
職業院校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中高職英語課程銜接的路徑探索——以X職業院校為例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業院校外聘教師管理探究
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探索
職業院校學生閱讀能力調查
職業院校項目課程的功能與實踐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