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區現代民族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思考

2018-10-19 18:51呼都特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我區民族體系

呼都特

【摘 要】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民族職業教育也在快速發展。這幾年,我區民族教育事業認真學習貫徹“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加快和深化我區民族職業教育改革,構建了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新征程、建設祖國北部邊疆亮麗風景線,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那么如何更好的建構現代民族職業教育體系,下面筆者提出三個方面的思考建議。

【關鍵詞】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一、指導思想

2010年7月29日備受關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發布。這是中國進入21世紀之后的第一個教育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決定》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今后我區的民族職業教育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以服務發展》這一宗旨,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使職業教育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促進健康發展。

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環節,也是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構的前提條件??茖W的管理體制是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前提條件。因此首先對舊的教育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舊體制“大包大攬”,造成“統得過死、背得過重”的被動局面。這不僅嚴重地束縛了教育自身的發展,而且脫離國情和區情,同現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成突出的矛盾,這種矛盾在我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反應得更為明顯。為此我們應建成完善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減少對學校教育教學具體事務的干預,從培養渠道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對舊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宏觀管理方式。一個地區的教育,特別是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往往是這個地區經濟基礎和教育文化水準的重要標志;反之,教育基礎,尤其是經濟基礎又是確定一個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建設的重要依據。我區經濟比較落后,教育底子也不豐厚,為了盡快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事業,我們在改革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堅持我區的職業教育的實際出發,做好我區的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著重改善辦學條件,為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最終能夠建立微觀調控和宏觀調控平衡發展的管理體系。其次,重點地對教育結構進行改革。我區中等教育結構較單一,大批的高中生“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地追求本科的現象依然嚴重,大學畢業后很多學生無一技之長,很難適應經濟建設。我區在發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認真貫徹《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的“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積極發展繼續教育,打通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改革思路。這樣才能夠打破以往“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弊端,而且對民族教育事業發展以及學生的求學和就業都能打開通道??傊獙σ酝慕逃w制進行全面深入地改革,構建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三、構建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發展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形成一個科學的職業教育體系。所謂民族教育現代職業體系是,根據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建立具有民族特點、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現代民族教育體系。民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包括教育規劃、培養目標和教育結構,辦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用語及招生、分配機制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各方面互相聯系而構成的有機整體。健全科學的現代民族職業教育體系,既是民族教育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教育的基本要求。發展民族職業教育事業過程中總結經驗并基于我區的實際情況,如何構建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辦學模式是構建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最重要環節。如果有了好的辦學模式其他方面都能夠順利開展。目前為止最適合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職業教育方式是企業(公司)和學校聯合辦學。首先,學校與企業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的設置和教材的選用以及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實踐和考核評價。以往的職業教育與實際人才需求并不緊密,知識結構單一,所以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馬上成為合格的員工,還需要接收職業技術培訓,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延長了人才培養周期,而且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大大降低了教育效益。相反校企合作模式,以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授課計劃。并在此基礎上設置課程,選用教材或者編寫教材并進行實訓實習。這種職業教育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術技能,成為建設新農村牧區的職業能手,并且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這樣的職業教育效益顯著,當地政府也愿意為學校不斷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的專業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等。這樣的良性循環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也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其次,學校與企業共同努力,打造優秀的師資團隊。建構我區民族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民族班的教學質量問題是最讓人擔憂的問題之一。師資數量和質量又是教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根據需要與可能,因校制宜,采用蒙漢兩種語言授課相結合,采用學校教師和企業技師組成的“教學團隊”。企業技師承擔學校一定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校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教師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學校教師也定期的到企業承擔相關的任務,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業務水平。通過這種校企合作模式培養一支數量足、質量高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加強民族教材建設,編譯符合民族職業教育特點的各類基礎、專業教材是辦好民族職業教育的重要條件。民族教材體系是民族教育內容最集中系統的反映。無論是民族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其教材都應當反應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科學技術文化的最新發展。特別是民族職業技術教育,除了要敲掉其理論性和科學性外,還要突出其實用性、實效性。目前,我區民族職業教育的教材,大部分專業課教材和基礎課教材以翻譯為主。這樣,在教材的編譯、出版、發行到供應實用等各個環節上都相對滯后,這就是多年來影響教育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民族職業教育中由于民族授課用于的教材數量較少、種類繁多、供應面大且高度分散、使用周期短,編輯再出版頻率高等原因,經常造成教材出版上的經濟虧損等問題。多年來,我區一直采取財政補貼的辦法,對承擔蒙文教材編譯印刷單位給予相應的虧損補貼,從而保證了民族教材的建設。所以以后校企合作中針對培養對象和培養方案,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投入,編譯高質量的教材,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猜你喜歡
我區民族體系
我們的民族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多元民族
淺談動物疫病監測及我區動物疫病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地方高校圖書館對我區“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探析
“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