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移動學習構建研究

2018-10-19 18:51馬桂香黃璐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會計教學移動互聯網信息化

馬桂香 黃璐

【摘 要】為了全面,準確地了解國內移動會計學習研究現狀及解決方法,本文通過創建的微信公眾平臺對那些需要借此平臺進行繼續學習的人們進行相應的分析研究。研究過程中對會計專業學生采用問卷調查和平臺使用情況的數據相結合,而對于非科班出身的入門者主要采用平臺的數據和互聯網上搜索的數據混合分析。通過對研究目的的分析來證實平臺對于他們是否有實用性,三個研究目的分別是:平臺是否能應用于會計移動教學;如何構建配套資料的平臺來輔助大家學習;用戶的體驗如何。本文將對這些內容逐一闡述,以期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信息化;會計教學;云存儲構建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自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以來,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步伐明顯加速,信息化爆炸,人人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得教育資源。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習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相較于通過電腦端登錄MOOC平臺進行學習,無線移動設備顯然更具便攜性和廣泛性,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也應運而生?,F在人們主要通過微信、QQ、郵箱進行社交、發布消息或者獲取消息,我們以“會計在線”為例,利用平臺獲得的數據與調查問卷獲得的數據相結合,完善會計移動學習的不足。

二、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

1、理論與實際相脫節

沙盤模擬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使學生通過扮演其中的某個角色從而使他們在分析市場、制定策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理解科學的管理規律的同時對企業資源的管理過程與一個初步的體驗。但對于會計初學者而言,它的最大價值還未能體現出來。而且在實操過程中我們往往只使用一般納稅人的稅務處理,而大多數畢業生實習的時候都是在小型微粒企業工作,接觸的稅務處理與理論知識大相徑庭,例如納稅申報類型的不同處理方法不同、使用稅率、購買時開發票的類型、減免稅額等等在課堂上并沒有廣泛的學習。

2、參與企業實習的機會較少

在畢業前很難找到與會計相關的工作崗位,導致學生未能及時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實習是每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重要經歷,通過實習,不僅培養了大家的實際動手能力,也增加了大家的實際操作經驗,對實際的財務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實習讓大家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也讓大家更加看清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實習,讓大家對今后的學習、發展方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學習不僅僅學的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習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3、缺乏移動學習意識及學習能力的缺乏

運用問卷調查對移動學習進行調查,調查顯示,在已經具備移動學習的環境條件下,大學生缺乏對移動學習的科學認識;因為移動學習對大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觀念、過程有產生不同的影響,大學生適應移動學習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第一,學習目標不明確,內容不深入,過程不連續,效果不確定;第二,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缺乏及時的反饋。

4、情感缺失

移動學習更多的時候是人機對話,使原本學習中所追求的情感體驗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越來越貧乏,帶來情感交流的缺失,比如:缺乏面對面的交流,不能做到及時、有效的提問和詳解的問題講解,課堂上課學生容易分神,思想不集中等。

(二)非會計專業的學生

根據網絡上搜索的數據顯示:對于大多數非會計人員來說,他們主要通過購買相應的課本與網課進行學習,雖然網課學習與課堂學習相差無幾,仍然因為理論與實際相脫節導致學習者學習效率不高。

(三)移動學習的問題

1、移動學習特征

移動學習本身具有的動態性、多樣性、可下載性很受大學生的歡迎,但是移動資源還存在針對性不強、種類少、質量低等問題。首先,一次性傳輸的內容較少,每條信息最多70個字;其次,實時交互性差;再而,手機屏幕小,顯示內容少會影響學習效果。

2、技術缺陷

技術在驅動移動學習發展的同時也困擾著移動學習的推廣和普及。比如,移動設備雖然便攜,但是信息處理能力相對較低,手持設備屏幕普遍偏小、屏幕的分辨率低、運算能力偏弱,移動學習中技術帶來的復雜操作對學習者紙質學習養成的無需頻繁操作便能輕松學習的習慣也是一大對于學習環境。

3、學習環境的限制

首先,移動學習情景的隨意性和休閑性會分散學習者學習的注意力。在移動學習情境下,學習環境是復雜多樣的,可能出于嘈雜的大街上,也可能坐在公交車上,還可能在咖啡館等地,學習者周圍存在多種干擾因素,這樣學習者就無法像在教室中一樣完全沉浸于學習當中,也很難保持較長時間及較高的注意力。其次,移動學習所建立的學習環境是一個完全的自主學習環境,這只能保證為學習者提供一套優質的教育基礎設施,但不能保證提供的是優質的教育,更不能保證學習者一定能夠最大限度的接受到優質教育。挑戰?!?】

(四)市場上軟件的不成熟

我國會計軟件還在不太高的水平上,我國的該方面軟件相比國際水平較之不足,財務類軟件沒有留空間給用戶加以修正與完善。這樣使得會計工作者很難把理論和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目前高校提供給會計專業學生使用的軟件一般是金蝶或者用友,在使用用友期間,發現模擬的大多數是生產型企業,所以一般都會從注冊公司、招納人才錄入信息、采辦物料和確認供應商、吸引銷售商到持續經營的業務處理、會計報表的使用的過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業務的處理。但在最重要的業務出來上,實例反而少之甚少。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對于剛就業的學生而言,主要的工作是做老會計的助理或者出納,涉及的工作比較基礎性、繁瑣性。而學校教學中操作的軟件并未深入學習這些工作的操作。

1、會計軟件普及速度慢、程度不高

我國使用會計電算化已經20多年了,而普及程度一直不高。電算化軟件起步晚,且未能及時得到大家的認同,在過去,會計電算化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個輔助手工做賬的工具,沒有想過會計電算化像計算機一樣,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產生的產品。

2、教材及資料老化

計算機培訓教材老化,現代社會的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發生了質的變化,可是可以用來操作的教材及資料卻不適合用來教學;有些教學過于形式主義,不講究實用性,內容針對性差,常常收不到預期的結果,而這種落差感會挫傷人們想學習的積極性。

3、安全隱患問題多

網絡安全問題突出。不管使用什么財務軟件,只要涉及計算機,都會存在網絡安全的問題。會計信息共享性差: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因不同部門使用不同的軟件處理各自的管理活動,從而導致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信息交流緩慢,不能及時更新和共享各種數據,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甚至更嚴重的是增加數據的差錯率,降低了會計信息的實效性;

會計軟件使用情況較為混亂:因為財務軟件的開發未能實行統一的標準,使得會計電算化所用的財務軟件比較混亂。同行業同部門用的財務軟件不一樣,會導致數據查詢、傳輸產生混亂。

三、解決路徑

(一)理論框架

1、理論基礎

移動學習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簡稱M-learning,是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所使用的移動計算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并且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它是指在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導下,利用現代通訊終端,如手機、PDA等設備(通常不包括具備無線上網功能的筆記本電腦)進行遠程學習。M-learning研究領域人數正在迅速增多,但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沒有多少經典的專著。其中比較著名的,要數愛爾蘭教育技術專家"基更"(Desmond Keegan)了。他的 " 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 一文,得到眾多學者的支持,我國著名遠程教育專家丁興富翻譯成中文《從遠程學習到電子學習再到移動學習》。這些產品與服務一般用于16到24歲的年輕人,讓他們學習到自己感興趣但又從未進行過整個學習與培訓的課程,這些可以幫助他們實現終身學習。

2、理論框架(微信公眾平臺)

基于平臺的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的構建,為開展基于平臺的移動學習實踐應用奠定了基礎,從中體現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驗證了移動學習在提升學習者綜合素質,激發學習者主觀能動性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為后續移動學習平臺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1)國內學者王萍從移動學習的支持角度,對QQ、微博、微信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微信應用于移動學習更具優勢。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A、低成本的便捷運營。任何人都能免費開通公眾號,通過與私人微信綁定管理員可在手機端運營。

B、豐富的推送內容??赏ㄟ^外接第三方圖文排版軟件使閱讀更有聲有色。

C、便捷的分享功能。信息可被一鍵轉發到朋友圈、QQ等,不僅僅是訂閱者才能閱讀平臺消息。

D、方便的收藏功能。當你看到這條推送很適合你的時候,你可以點擊保存收藏,不管什么時候什么方式只要你登錄微信查看我的收藏,就可以把你的收藏打開并使用。

(2)數據的量化分析,數據統計功能大致分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三類。在此研究過程中,我利用了已有的資源進行數據分析研究。

(3)用戶分析

通過微信群的推廣和朋友的分享,我發現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會計在線”的用戶大多數是會計在讀的學生以及會計行業的入門者,年齡分布主要在18到25歲之間。

(4)數據圖文分析

研究對象為廣州工商學院會計系16級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全體的學生。我設計了“會計專業微信公眾平臺的調查問卷”并隨機抽查了其中4個班作為樣本,這四個班一共發放問卷259份,回收259份,其中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為77.22%。問卷調查結果就使用情況和興趣內容兩個個方面進行分析。問卷就學生感興趣的推送內容和內容形式進行調查,數據結果見表1和表2。

A、使用情況。超過60%學生只要空閑時就會翻閱,約20%的學生選擇在起床時或睡覺前無聊的時候翻閱,而有95%的學生希望每天可以更新2次推送以滿足自己求學的需求。

B、興趣內容。問卷就學生感興趣的推送內容和內容形式進行調查,數據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大學生偏好的財管類推送內容

表2 大學生偏好的推送內容形式

(5)由表1、表2可見,大部分學生偏好娛樂時尚類內容,且內容形式傾向于圖文結合。這說明大學生對于會計類公眾號的定位主要是輕松的課外娛樂。因此,要遵循寓教于樂的原則,避免教科書式的搬抄,知識點要細且有效,呈現形式不應呆板無趣而應編排出迎合現在人們愛學習圖文并茂的內容。

(二)云存儲構建

根據上面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云存儲的構建。Herrington等人提出了11項將移動學習應用于高等教育學習環節的設計原則。在此基礎上,王萍又提出了適合微信特征的6條設計原則。結合以上設計原則、平臺特性和移動學習的特征,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活動設計中的幾點設計要素如表3所示?!?】根據以上設計要素,以本校的財管類課程作為移動學習的對象,創建了“會計在線家園”公眾號。我對平臺的板塊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如圖1所示。

表3 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移動學習的設計要素

圖1 “會計在線家園”移動平臺設計的內容

四、結語

我們通過上面收集到的數據的綜合分析,我們知道移動學習對人們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任何設備、技術都有其優劣的兩面性,不應盲目認同,只看到好的一面,對于其可能產生的問題,我們除了努力在終端設備上改良以尋求解決之外,還應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參考文獻】

[1]張曉??;移動協作學習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21).

[2]王萍, 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 遠程教育雜志,2013(6):34-41.

[3]呂嵐,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構建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3).

[4]劉剛;胡水星;高輝;;移動學習的“微”變及其應對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4(2).

猜你喜歡
會計教學移動互聯網信息化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