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化在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

2018-10-19 18:51倪潔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英語教學旅游高職

倪潔

【摘 要】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地方文化既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又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積極傳承與發展。旅游業的全面發展,也給旅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本文從桐城地方文化的內涵以及與高職院校旅游教學的問題出發,對兩者的融合途徑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旅游英語;英語教學;地方文化;桐城文化

一、高職旅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旅游英語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屬于多學科綜合科目,其實踐性強,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扎實的旅游專業知識,并能熟練地將專業知識與英語技能相結合。一個合格的旅游英語專業畢業生不僅要有基本的地理知識和英語基礎,還需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由于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服務對象是外國游客,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大戰略背景下,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個人素養、綜合能力都占有很大比重。然而,現有的高職院校旅游英語教材內容上還是沿襲過去的老版本,側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或者口語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課堂教學實踐性差

雖然當前的“翻轉課堂”、“任務型教學”等新型教學理念進行得如火如荼,大部分的旅游英語教學課堂還存在著“填鴨式教學”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教學重點側重于與旅游專業相關的單詞、詞組的記憶以及英文語法知識的講解上,整節課的教學主要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課后的時間主要應用于記憶單詞與籌備考試上,從而造成課堂教學效果差,學生運用能力差的現象。此外,對學生旅游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夠平衡。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提高學生一般的旅游交際口語能力,忽視了語言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涉外導游的口語能力固然重要,但一定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是涉外導游必須掌握的一項能力?,F有的旅游景點介紹,大都有英文版本的翻譯,這些英文簡介已經融入了相應的中國元素,專業水平很高,這就需要對外旅游從業者具備相應的英文水平,這些也需要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得以培養與重視。

(三)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較高的師資水平是良好教學效果的必然保證,然而,由于旅游英語這門學科是門交叉學科,其獨有的學科特性對任課教師的自身素質與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需要具備的一定旅游專業知識,又得具有一定的英語教學能力。然而,國內現有的旅游英語任課教師主要來自于英語專業教師,絕大多數英語教師都沒有系統地接受過旅游專業知識的訓練,因此未能將旅游專業知識講解的透徹,不能有效地指導好旅游實踐,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相比較英語教師,部分旅游專業教師雖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但由于英語綜合能力較差,往往也不能指導好教學實踐。

二、地方文化的內涵及傳承

我國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歷史中,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了燦爛奪目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都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熾熱的思想情感、獨特的人文情結。地方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地方傳統文化深刻體現著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精神、觀念、習俗、情感以及審美情趣,是當代大學生了解、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最好的文化資源。因此,保護、傳承和創新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既是地方高校的文化職能和不容推辭的責任,更是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實現自身特色發展的保障。(黃春霞,111-113)然而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教學還比較少,很多高校沒有充分將當地傳統文化與高校的教育教學有效地相結合,尤其是在一些人文資源比較豐富的旅游城市,將地方文化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地方文化融入旅游英語教學的途徑

(一)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

針對現有旅游英語教材只注重泛化的英文知識、理論學習的現狀,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除了要選用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的教材外,還可以選擇開發校本教材,融入當地文化??梢詫數氐牡胤轿幕Y源,旅游景點的英文簡介、英文標識等作為素材納入其中,編寫出圖文并茂、滿足學生需求的中英文雙語教材。以桐城為例,作為“文都”,其人文資源豐富,很多游客紛紛慕名而來,希望更深入了解當地豐富的文化底蘊?!傲呦铩?、“文廟”、“嬉子湖”等人文、自然景觀都是當地有名的景點,黃梅戲、桐城歌等地方歌曲的英文簡介納入教材,這樣不僅加強了旅游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也使得學生能夠成為當地文化的宣傳者和代言人,真正實現了地方高校服務于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的社會功能。

(二)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強化學生實踐運用能力

旅游英語是一門專業性強的實踐類科目,只是通過傳統的理論“教授”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更應該走出課堂,走向實踐(段開成,2002),因此大量的實踐在旅游英語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校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安排學生進行當地文化景點的中英文訓練;校外則可以加強與地方旅游文化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促進院校與當地文化相結合。依托當地豐富的景觀資源與優秀的人文資源,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充分去當地的旅行社、酒店實習,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真正成為具有本土特色的優秀涉外旅游人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一般都與服務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相聯系,通過將當地文化與相關資源融入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助于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

(三)鼓勵教師轉型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隨著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鼓勵教師轉型,或者向雙師型教師發展。鑒于英語綜合能力短期內難以提升,可以考慮讓英語專業教師轉型,鼓勵英語專業教師通過自我學習、參與課外研修班的形式強化自身的旅游專業知識。學校所在地的當地文化對于教師們易于掌握與理解,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容易被教師所接受。以桐城師專旅游與公共管理系為例,配合學校發展與系部專業設置的需要,系部鼓勵英語教師向旅游類專業方向轉型,并積極聯系當地旅游局、文化機構為轉型教師提供培訓與實踐機會,至今已有數名教師成功轉型,不僅為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大大優化了旅游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可以與高職院校旅游英語教學有效地融合,并在其中得以傳承與發展。此外,融入地方傳統文化資源,也有助于解決當前旅游英語教學的種種弊端,促進旅游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從而優化專業教學效果,進一步推動文化外宣工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文化旅游管理部門應充分意識到兩者結合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積極為校企合作、教學實踐創造條件與機會,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推動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段開成.旅游管理專業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89.

[2]黃春霞.高校傳承和創新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索——以亳州學院亳文化傳承為例, [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8(6),第111-113頁.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旅游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