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

2018-10-20 10:48任樂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搶救效果急性心肌梗死

任樂

【摘 要】目的:分析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急診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8例,觀察組采用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流程,對比兩組患者搶救效果。結果:觀察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進出急診室時間及急診球囊擴張時間短于對照組,院內復發AMI(急性心肌梗死)、院內再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優化急診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降低PCI發生率,挽救缺血心肌,較傳統護理更具優勢。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172-01

AMI指冠狀動脈持續性、急性缺血缺氧導致的心肌壞死。近年來,我國AMI的發病率日益上升,每年新增的AMI患者越有50萬。由于AMI的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因此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臨床治療以開放梗死血管、恢復心肌血流灌注、挽救瀕死心肌為主要目的。而影響梗死血管開通的時間與急診室前處理時間、發病至治療時間、溶栓前準備時間、接診至導管室時間密切相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136例AMI患者納入研究領域,符合AMI診斷標準。其中男70例,女66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8.5±3.8)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0min-3h,平均(1.7±0.3)h。取得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按照1:1的比例分組將患者分為2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性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流程,接收AMI患者,根據醫囑指導患者吸氧、臥床休息、建立靜脈通道、抽血化驗以及密切監測患者心電圖等。

觀察組:采取優化急診護理流程,(1)急救及轉運流程:急診室即接到搶救電話后,必須在5min內出診,并指導家屬實施院前搶救,如心理安慰、吸氧等,盡量在救護車到達搶救現場時保持AMI患者情緒穩定。到達現場,立即解除心肌疼痛、面罩吸氧、開放靜脈通道、緩解其不良情緒等。然后立即轉運,注意搬動患者是動作輕柔,迅速。在轉運途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若病情嚴重者可采用吸引器、除顫器、氣管插管等急救器持續搶救。同時聯系急診科醫護人員,做好搶救和手術準備[2]。(2)接診路程:接診的護士為第1負責人,只要是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須在10min內將患者推入搶救室,并臥床休息,給予吸氧,在左下肢建立靜脈通道,同時進行血常規、凝血常規、心肌酶學等檢查,同時給予心電監護,詢問病史,結合心肌標志物和心電圖明確診斷AMI。(3)PCI術前準備:在患者的左下肢建立靜脈通道后,采取留置針,并進行碘過敏試驗,同時給予500mg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頓服,接下來實施右腹股溝備皮,并協助患者更衣。同時給予心理疏導。(4)送入導管室:護理人員與治療醫生進行溝通,評估患者病情和轉運風險,攜帶相關搶救儀器,如除顫儀、監護儀、呼吸囊等,同時在護理記錄單上記錄有關患者的所有信息。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搶救成功率、院內再PCI及AMI復發率、進出急診室及球囊擴張時間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運用(x±s)描述計量資料(由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搶救效果 觀察組搶救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AMI是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患者大多在發病后1h內就在院外死亡,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多為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及時搶救可挽救缺血心肌,防止缺血心肌進一步增大是搶救成功的關鍵[3]。通過本研究對我院急診科的136例患者進行分析,發現采用優化急診護理的患者搶救成功率率更高,院內AMI復發及再PCI率更低,進出急診室的時間及急診球囊擴張時間均短于常規急診護理流程。

優化院前搶救和轉運流程,能夠贏取更多的搶救時間,將患者安全,快速的送達醫院,及時開展檢查,確診疾病,為后續治療贏取更多時間,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優化接診流程,能夠有效降低病死率。由于傳統的接診流程未指定負責人,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分工不明確,缺乏標準化流程,無明確的護理目標和搶救時間,難以贏取更多搶救時間[4]。優化接診流程采取的是護士責任制,有明確的搶救時間和護理目標,能夠盡可能的贏取搶救時間,從而縮短了患者在搶救室的停留時間。PCI是目前治療AMI的主要方法,相關研究表明,早期實施再灌注治療能夠取得較高治愈率[5]。通過優化PCI術前準備,通過詢問病史能夠充分預測是否可以實施急診PCI,轉變護理人員的工作思想,將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原因可能與納入病例少有關。

參考文獻

[1] 陳志娟.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23(3):35-35.

[2] 羅金珠,黃江英.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作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5):65-66.

[3] 郭秋杰.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及搶救時間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0):220-220.

[4] 張義花,陳錦秀,沈冬冬.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過程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7,30(13):68-69.

猜你喜歡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搶救效果急性心肌梗死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分析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作用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全程優化護理的效果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急診冠脈介入術前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手術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