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手術方式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分析

2018-10-20 10:48丁紅山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壓力性尿失禁手術治療女性

丁紅山

【摘 要】目的:分析兩種術式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為臨床選擇手術方式提供指導。方法:比較TVT、TVT-O兩種術式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療效與并發癥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與TVT組相比,TVT-O組的手術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有效率100%。結論:與TVT相比,TVT-O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手術簡便快捷,手術時間短,值得推廣。

【關鍵詞】壓力性尿失禁;女性;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256.5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06-01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打噴嚏、咳嗽、提重物、彎腰等腹壓增高時,尿液不自主的自尿道口漏出的一種疾病[1]。壓力性尿失禁多發生于中老年女性,是泌尿外科的一種常見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北京地區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成年女性SUI患病率22.9%[2]。女性尿失禁在90年代后被認為是影響人類的五大疾病之一,成為重大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中段尿道無張力吊帶術微創、安全、有效,逐漸成為手術治療女性SUI的主要選擇。中段尿道無張力吊帶術主要包括經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TVT)和經閉孔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rans-obturator tension free vaginl tape,TVT-O)。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采用這兩種術式治療的56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56例,均依據病史、誘發試驗、膀胱頸抬舉試驗和尿動力學檢查結果確定診斷。56例患者術前尿動力學檢查顯示:膀胱順應性正常,無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不穩定。所有患者手術均有同一組醫生完成。

1.2 分組 按手術方式分為兩組:TVT組24例,年齡38-73歲,平均(56±12.4)歲,平均病程(6±1.3)年。TVT-O組32例,年齡36-79歲,平均(57±10.9)歲,平均病程(5.6±1.9)歲。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及尿失禁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兩組患者術中均采用意大利赫美尿道懸吊帶。

1.3.1 TVT術 腰麻或全麻后取截石位,用0.02%腎上腺素鹽水或生理鹽水注射陰道前壁及恥骨后方建立水墊。距尿道外口1.5cm處陰道前壁做一長約1cm縱向切口,組織剪鈍性分離尿道兩側間隙到恥骨聯合下方,切口內填塞紗布。再在恥骨聯合上方1.5cm距正中2cm處各做一長約0.5cm橫向皮膚切口,用吊帶導入針自恥骨聯合上方切口穿刺向陰道切口,膀胱鏡下觀察膀胱有無穿孔,如有穿孔拔出導入針重新穿刺,如無穿孔則將吊帶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導入針孔內,吊帶亦隨著導入針自恥骨上切口的退出而穿出皮膚,組織剪置于尿道與吊帶之間,調整吊帶位置直至無張力,在無張力情況下撤除吊帶塑料鞘,剪去多余的吊帶,可吸收縫合線縫合陰道切口及恥骨上切口。陰道切口填油紗卷壓迫止血,術后24小時取出。留置F16號導尿管,術后1-3天拔除。

1.3.2 TVT-O術 腰麻或全麻后取截石位。在尿道口水平上方2cm于兩側大腿根部外側2cm處各做一長0.5cm縱向切口作為螺旋導入針的穿入點。排空膀胱后留置F16號導尿管。0.02%腎上腺素鹽水或生理鹽水注射陰道前壁建立水墊。自距離尿道外口1.5cm處陰道前壁縱向切開陰道粘膜約2cm,經此切口用組織剪向兩側外上方銳性及鈍性分離到閉孔膜。一手示指深入陰道內分離通道,另一手持螺旋導入針自大腿外側切口穿入,經示指導引至陰道切口,同法穿刺另一側。將吊帶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導入針孔后吊帶亦隨著導入針自兩側大腿根切口的退出而穿出皮膚,組織剪置于尿道與吊帶之間,調整吊帶位置直至無張力,在無張力情況下撤除吊帶塑料鞘,剪去多余的吊帶,可吸收縫合線縫合陰道切口及兩側大腿根切口。陰道內填油紗卷壓迫止血,術后24小時取出。留置F16號導尿管,術后1-3天拔除。

1.4 療效評價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等。

術后3個月再對患者進行術后療效評價[3]。治愈是術后咳嗽、增加腹壓無尿液漏出,且超聲檢查無殘余尿。顯效是指術后咳嗽、增加腹壓有少許尿液漏出,但較術前明顯改善。無效是指術后咳嗽、增加腹壓仍不能控制尿液漏出。定義臨床總有效率是治愈率與顯效率之和。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兩組手術均順利完成。TVT-O組的手術時間短于TVT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TVT-O組出血量少于TVT組,TVT-O組住院時間少于TVT組,但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中均未發生并發癥。TVT-O組術后并發癥1例,為大腿根部疼痛,對癥處理后3天疼痛緩解,TVT組術后并發癥1例,恥骨上不適,未特殊處理,5天自行緩解。兩組并發癥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女性SUI的吊床假說發病機制認為在腹壓增加時尿道被壓迫在吊床樣的支撐結構上,從而增加尿道關閉壓。當支撐結構破壞后,可導致漏尿,因此尿失禁手術的關鍵是重建尿道中段的支撐結構[4]. TVT與TVT-O都是基于這一假說而提出。TVT是采用聚丙烯吊帶經恥骨聯合后方穿出,無張力地置于尿道中段恥骨尿道韌帶的功能。與TVT用的的吊帶材料及手術切口一樣,但TVT-O吊帶穿出的位置不同,其繞道恥骨后側,緊貼兩側閉孔穿出。兩種術式的穿刺途徑不同,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及并發癥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哪種手術方式更好,各種文獻報道不一。國內王文艷等報道對315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分別采用TVT和TVT-O治療,術后6個月和36個月進行比較,雖然治愈率在術后3年有所下降,但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5]。在本研究中,TVT-O手術時間明顯短于TVT組,主要與TVT術中需要膀胱鏡檢查有關,這也與大多數研究報道中相一致。因TVT手術時間較TVT-O時間長,所以相應的術中出血較多,但本研究中兩組術中出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是與我們在行膀胱鏡檢查時,將紗布充分填塞陰道傷口,從而減少了術中出血;另外在穿刺前我們用腎上腺素鹽水注射穿刺通道,也減少了出血。這一結果也與王文艷[5]等報道相一致。TVT經恥骨后間隙穿刺,其穿刺針臨近膀胱和尿道,容易損傷膀胱、尿道,以及造成恥骨后血腫。TVT-O將穿刺途徑改為經閉孔,避免了損傷膀胱、尿道,操作簡便,且不用膀胱鏡檢查,是一種安全、快捷、有效的手術方式,近期并發癥少[6]。本研究中,TVT組無膀胱穿孔,一是我們兩組手術都是有同一經驗豐富的醫生完成,而是TVT組術中先用0.02%腎上腺素鹽水及生理鹽水沿穿刺途徑注射恥骨后間隙,建立水墊,人為造成恥骨后間隙的寬大,降低了膀胱穿孔的發生率,同時也減少了術中出血量。恥骨后、外陰或盆腔血腫、排尿延遲、吊帶侵蝕等并發癥,本研究中并未出現,可能與我們的手術醫師經驗豐富,以及樣本量較少,且術后隨訪時間短有關,這還需要我們增加樣本及延長隨訪時間,做一個長期的研究。

總之,對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手術治療,TVT及TVT-O均是有效的方法,但TVT-O操作簡便,手術時間更短,值得我們推廣。

參考文獻

[1] Haylen BT,de Ridder D,Freeman RM,etal.An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IUGA)/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joint report on the terminology for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Int Urogynecol J,2010,21(1):5-26.

[2] 朱蘭,郎景和,王宏等.北京地區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1):728-731.

[3] 袁秋瑋,陳世福.經閉孔與經恥骨后無張力陰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比較[J].中國性科學,2013,22(12):6-8.

[4] 李會兵,方平,孫光,等.經閉孔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206例臨床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330-332.

[5] 王文艷,朱蘭,郎景和.TVT與TVT-O手術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13):898-901.

[6] 張耀光,魏東,王建業,等.經閉孔無張力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2,33(9):672-674.

猜你喜歡
壓力性尿失禁手術治療女性
盆底肌力強度在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的預測和干預中的作用研究
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推廣
論女性的可持續發展
手術治療高眼壓狀態下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觀察
尿動力學檢查診斷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