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

2018-10-20 10:48劉文龍
健康大視野 2018年8期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

劉文龍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間66例鹿角形結石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3例。治療組治療方法為腹腔鏡手術,對照組治療方法開放性手術,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均手術用時為(125.88±40.05)min,對照組患者均手術用時為(126.38±35.07)min,組間數據比較后t=0.0539,P>0.05;治療組術中均出血量(107.78±85.4)ml,對照組術中均出血量(179.67±86.5)ml,組間數據比較后t=3.3974,P<0.05;治療組均留置用時為(33.65±10.26)h,對照組均留置用時(58.17±10.36,),組間數據比較后t=9.6604,P<0.05;治療組均住院用時為(5.36±2.51)d,對照組均住院用時為(9.12±2.62)d,組間數據比較后t=5.9530,P<0.05;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9.09%(3/3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0.30%(10/33),組間數據X2=4.6938,P<0.05;治療組結石清除率為(84.43±10.11)%,對照組結石清除率為(85.83±10.16)%,組間數據t=0.5611,P>0.05。結論:鹿角形腎結石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效果確切,安全可靠性良好。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鹿角形腎結石;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322.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36-01

為分析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療效,選取66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間66例鹿角形結石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3例。治療組是由19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組成,年齡跨度20-66歲,(53.3±1.5)歲為本組患者平均年齡;對照組是由20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組成,年齡跨度22-68歲,(54.4±1.7)歲為本組患者平均年齡。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經過統計對比,數據比較后P>0.05,數據間存在研究性。

1.2 方法 治療組治療方法為腹腔鏡手術,所有患者選擇全麻,在手術前留置尿管,選擇健側臥位。創建氣腹,Trocar在臍緣或者平臍腹直肌外側位置、平臍腋前位置、鎖骨中線肋緣下方進行放置,首選將腹膜以及腎周筋膜進行打開,將腎下極進行暴露,隨后進行分離直至腎盂和腎竇內腎盂。對結石位置進行探明后對腎盂進行縱向切開,直至腎竇內腎盂處,而后將腎盂切口進行擴大,將結石取出。而后對腎盞和腎盂進行沖洗,確定結石沖出后,將D-J管進行放置,通過4-0可吸收縫線對腎盂切口進行縫合,將引流管進行放置,終止手術。對照組治療方法為開放手術?;颊卟捎萌砺樽砘蛘哌B續硬膜外麻醉,在第12肋骨處作一切口,將腎周筋膜進行打開,對腎下極進行暴露,隨后進行分離直至腎盂和腎竇內腎盂。對結石位置進行探明后對腎盂和腎竇內腎盂進行縱向切開,而后將切口擴大,將結石取出。而后對腎盞和腎盂進行沖洗,確定結石沖出后,將D-J管進行放置,通過4-0可吸收縫線對腎盂切口進行縫合,將引流管進行放置,終止手術。

1.3 評估指標[1] 比較兩組患者均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均留置時間、住院用時、并發癥發生率、結石清除率。

1.4 統計學數據計算 此次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為數據計算結果呈現方式,卡方和t值為檢驗指標,兩組數據經過統計對比后如P<0.05,表明統計學意義呈現。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均手術用時為(125.88±40.05)min,對照組患者均手術用時為(126.38±35.07)min,組間數據比較后t=0.0539,P>0.05;治療組術中均出血量(107.78±85.4)ml,對照組術中均出血量(179.67±86.5)ml,組間數據比較后t=3.3974,P<0.05;治療組均留置用時為(33.65±10.26)h,對照組均留置用時(58.17±10.36,),組間數據比較后t=9.6604,P<0.05;治療組均住院用時為(5.36±2.51)d,對照組均住院用時為(9.12±2.62)d,組間數據比較后t=5.9530,P<0.05;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9.09%(3/3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0.30%(10/33),組間數據X2=4.6938,P<0.05;治療組結石清除率為(84.43±10.11)%,對照組結石清除率為(85.83±10.16)%,組間數據t=0.5611,P>0.05。

3 討論

腎外型腎盂單個分支鹿角形結石或者完全腎盂內鑄產生結石,臨床中均選擇腹腔鏡腎盂切開取石術[2]。然而腎內型腎盂或者多個分支不同腎盞鹿角形結石而言,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采用單純腹腔鏡切開術無顯著的療效,此時腎竇腎內盂切開就顯得尤為重要。腹腔鏡腎盂切開取石術,手術成功的主要條件為暴露良好。手術過程中需要對腎臟中下級進行游離,進而將腎下極抬升,將紗布放置在腎下極處,從而對腎盂進行暴露,在對腎盂分離的過程中可進行銳性或鈍性分離,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分離過程中需要具有耐心,同時技術性良好,不可采用暴力,防止腎盂出現撕脫[3-4]。切開取石的過程中應在結石上方作一切口,切口可方便取石,盡量向上直至腎竇內,向下不能大于腎盂尿管交界位置,避免檢查時出現撕斷輸尿管現象。

腹腔鏡手術治療鹿角形結石常見并發癥為尿漏,通常5-7日可以自愈,無需進行處理。此外腎俞輸尿管交界處狹窄同樣為術后常見并發癥,產生此并發癥的主要因素為患者病程時間較長,或者術前存在嚴重感染現象,手術過程中腎周筋膜組織均產生嚴重粘連,提升了腎盂分離縫合困難程度,此外手術過程中D-J管放置不順利,具有較大的下插阻力,手術進行復查可知D-J管引流不順暢等[5]。手術過程中D-J管未合理放置以及創口縫合是引發此并發癥的主要因素,為此手術過程中需要合理放置D-J管。

參考文獻

[1] 葉朝陽,李杰,吳威武等.微通道經皮腎鏡聯合順行輸尿管軟鏡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3):1978-1981.

[2] 李文官.經皮腎鏡下碎石取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2):204-205.

[3] 梁懷遠,馬麗,任力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9):1728-1730.

[4] 陳剛.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療效比較[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4):34.

[5] 孫健偉.經皮腎鏡取石術和開放手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3):6580.

猜你喜歡
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
膽結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療及效果評析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對比微創手術與傳統宮外孕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