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

2018-10-20 05:50李欲軻
現代交際 2018年13期
關鍵詞:實驗教學模式生物技術改革

李欲軻

摘要:本文結合當前實驗教學改革的背景,對生物技術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如重理論輕實踐、實踐環節單一、實驗課程內容與實踐應用脫節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從而提出相應的改革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該專業實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生物技術 實驗教學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3-0208-02

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快速發展,生物技術從一種基礎性研究手段,逐步發展成為生命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專業性學科。與傳統的單一性生物技術所不同的是,現代生物技術已經發展成為集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以及細胞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相融合的綜合技術體系。[1]作為一門實踐型學科,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對于社會的發展尤為重要。

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德、智、體、美等各項素質全面發展,熟練掌握生命科學基礎知識和生物技術基本技能,能夠從事生命科學相關研究的基礎好、素質高、能創新、敢實踐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2]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種高新技術產業,其突出特點為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回報。[3]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實踐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精神等方面的培養。

一、生物技術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生物技術研究手段的更新換代日趨加快,這就要求在實驗教學方面師資水平要不斷提升,硬件設施要更加完善。然而在傳統的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1)實驗教學不受重視。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主要為理論教學的一部分,其地位不明確,且多為演示性或驗證性實驗。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實驗指導書進行講解和演示,學生按照教師講解內容進行簡單重復,在對實驗課程進行考核的時候,教師常常以學生的實驗報告作為給分依據,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各方面要求較低,造成許多教師和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實驗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發展。[4]

(2)實驗經費短缺。近年來,招生數量不斷增加,生物技術研究手段的更新換代加速,這就要求高校在實驗教學方面要不斷提升師資水平,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然而,作為一所西部地區師范類院校,因為實驗經費的短缺,導致實驗教學類專任教師嚴重不足,其突出表現為一位老師開展多門實驗課程,大班授課,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實驗操作掌握程度;實驗教學設備滯后、數量少,多名學生共用1套設備,使得部分學生無法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對實驗課的興趣,而實驗教師也因為硬件設施的限制無法開展更高層次的實驗內容。

(3)實驗教學與社會人才需求不符?,F今社會對于生物技術類人才的需求除了對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的要求外,更多的是對動手能力、協作和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考察,這就需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更多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同時增強以發散式思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在高校實驗教學過程中,因為課程、時間、硬件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實驗課程多以單個實驗按周開展,時間跨度太大,實驗內容無法有機結合,且很多實驗課程的內容幾年都不曾變化。這種實驗教學模式與當今生物技術的發展及社會對生物技術類人才的需求嚴重脫節,最終導致學生畢業后在擇業時無法發揮本專業的優勢轉而選擇從事其他行業。

二、實驗教學改革的目標和策略

為了使實驗教學與現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高校應當合理地配置、使用和更新現有的實驗教學資源,有目的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對于不合理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實驗教學內容與社會生產實踐的合理整合,探索新型實驗教學模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性、積極性和創新性。[5]具體策略如下:

(1)優化重組實驗教學方案,提升實驗教學地位。依據生物技術理論知識,結合現有條件和實踐應用,設立基礎性生物技術實驗和綜合性生物技術實驗兩大類課程?;A性實驗重在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基礎性實驗技能,主要按照實驗類型來整合實驗內容,而綜合性實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以理論課程與社會實踐內容為依據給出研究課題或方向,學生按照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實驗方案、實施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分析整理實驗數據等一系列步驟開展實驗,參照研究論文形式撰寫實驗報告。最終學生對自己的一系列實驗方案和結果進行講解和自評,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方向、方法等給予指導并對學生的實驗開展過程進行綜合評價。經過學生之間的互助協作,師生之間的不斷互動與交流,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又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2)加大實驗教學投入,逐步提升軟硬件水平。實驗類專業教師及新型實驗設備的短缺是制約生物技術實驗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高校和相應的二級單位,應當將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量,對該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對實驗教學進行適當的傾斜。在不影響當前實驗教學(下轉第207頁)(上接第208頁)的條件下,各級單位應該逐步加強生物技術專業師資建設,通過組建實驗教學團隊,由多個教師協同開展實驗課程,不斷探討和更新實驗課程的部分內容,使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創新性。與此同時,要有專項經費用于教學科研協同平臺建設,逐步淘汰老舊設備,完善新教學模式下所需設備的采購,使其能夠承載更多的具有一定自主性和創新性綜合實驗的開展。

(3)實驗教學與社會需求相匹配。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產業開始與生物學進行交叉,例如釀酒、制藥、動植物檢驗檢疫與防治等,這些產業的發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更加多樣的就業途徑。然而有一部分學生在畢業以后很少再從事本專業工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專業技能未達到相關企業的要求。針對這種現象,高校應當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安排學生定期進行實習。這種實習不應是傳統意義上的走馬觀花式的實習,而應該以此作為一個課題,與企業進行多層次合作,在培養學生相應專業技能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生的協作創新等能力。其最終目標是達成定向培養的實習模式,成為為企業輸送專業型人才的渠道。

三、結語

生物技術實驗是生物學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它除了讓學生了解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多的是掌握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從而定向地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因此我們對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探討和改革,并逐步應用于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為后續生物技術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易自力,劉選明,周樸華等.生物技術專業特點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1999(7):48-49.

[2]于林,鄭成超,劉學春等.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1(2):29-30.

[3]楊東輝.生物技術產業的特征及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2):56-57.

[4]鄭雙凌,徐珺.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9):160-162.

[5]錢國英,汪財生,朱秋華.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5):60-61.

責任編輯:劉健

猜你喜歡
實驗教學模式生物技術改革
生物技術在環保工程中的應用
淺析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高職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現狀與對策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
網絡平臺支持《教育技術學》公共課實驗教學模式構建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