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2018-10-20 03:24金萍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

金萍

摘 要:國學是中華民族最璀璨的瑰寶之一,因此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將傳統國學巧妙融入語文課堂中,使其由晦澀深奧轉變為常態化,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理想的教學境界。坦白來說,學生涉獵的國學知識越多,不僅奠基了自身的文化底蘊,攫取文人學者身上的優秀品質,更積淀了整個校園的人文氣氛。國學傳遞的正面能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提升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國學傳統

任何一門學科本身都是乏味無色的,語文也不例外。但是有了精彩絕倫的“填充物”,就能使語文教學充滿樂趣與魅力。語文融入傳統國學教育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國學是中國道德倫理的象征,有利于國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著重強調國學的重要性,詳細分析國學傳統融入小學語文課堂過程中“碰壁”的具體原因,并從三方面入手提出改良建議,希望對國學傳統的繼承與發展有所助益。

一、利用擁有悠久歷史的漢字進行激趣教學

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最具代表的文化標志之一,領略漢字的精美和由來是國學教育最基礎的一部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啟蒙教師,引領學生熟悉中國漢字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的剛勁之美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漢字由繁到簡的變化,見證了時代和歷史的變遷及人類思想的進步之迅速。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這一媒介演繹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其中的精妙。

比如“門”字的甲骨文(如下圖所示),它的形狀宛如兩扇門。簡單而言,甲骨文可被理解為象形字,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門”逐漸演變為繁體字,通過講解這些變化,學生總能總結出一些關于寫字的道理,從而產生濃厚持久的識字興趣。

通過圖片展示,可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不僅能夠提供給學生仔細比較兩者之間不同的機會,還形象地體現出“門”字在形體方面的“進化”,從而凸顯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為了突出國學傳統教育,教師的教學不能局限在甲骨文上,還應廣泛涉及更多形式的漢字,比如會意字、形聲字等,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漢字產生奇妙的興趣。

二、組織學生吟誦膾炙人口的詩詞來滲透國學教育

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碧圃娝卧~是我們中國古代史上永遠不會沒落的兩顆星,唐詩宋詞的代表人物分別有唐代李白、白居易、杜甫,宋代陸游、李清照等。語文教師在傳承國學經典的同時,一定不能忽略詩詞的地位,簡短明了、鏗鏘有力的詩句、詞句可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強烈的抨擊,從而幫助他們辨別大善大惡,體味人生的美妙。

例如漢樂府《長歌行》中的“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句隱藏了珍惜時間,青春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在《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可以培養學生孝心,使其更加敬重他們的師長;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愛國之心溢于言表;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句更是突出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態度。古詩詞是一方美好的國學風景,它是古代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縮影,如若在課堂中教師能夠組織學生聲情并茂地吟誦詩詞,一定能夠擦出別樣的火花。

三、通過講歷史故事的方法熏陶情懷

小學生擁有陽光燦爛的笑臉和天真爛漫的性格,因此他們很容易受到寓言或者童話故事的感染和熏陶,這就是孩子的共性。成語乃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小學語文課本中收納的很多歷史故事都是以一個成語命名的,通過向學生講解這些故事的來龍去脈和深刻意蘊可以灌輸給學生警惕心、夢想的作用、信任的來源等道理,實在是言簡意賅、畫龍點睛。

例如《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三顧茅廬》《聞雞起舞》等都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這其中有愚昧、有聰穎、有膽識,可謂是識遍人生百態。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內容非常吻合他們的興趣點,所以,教師在講課時用成語故事做鋪墊,可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及文化素養。對于“任重道遠”這一成語的解釋通常是責任非常重大,必須經歷長期的奮斗才能完成。如此解釋,通常太過理性,加深了小學生理解的難度,所以我講了一個關于曾子的故事:“曾子的一位學生問曾子:‘老師,我們身為讀書人,究竟做何種人、怎樣做人?曾子回答說:‘剛強而又有毅力!讀書人要目視前方、胸懷大志,切勿投機取巧、鼠目寸光,讀書意味著‘活到老,學到老,這項任務是非常重大的。但正因為人生漫長,我們要為實現這個目標終生奮斗,這就是‘任重道遠的含義!”而后我又引用周恩來總理一句至理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此說明讀書的重要性和難度,通過這番講解,學生就能真正明白任重道遠的意義。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也擴充了他們的成語積累量,開辟了另一條國學之路,一箭雙雕。若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夠在課堂之上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有關國學的故事,學生學習效果和吸收能力的提升將成為顯而易見的事情。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國學是中華民族藝術、智慧與勞動的結晶,無時無刻不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繼承與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青少年的艱巨任務。教師理應從新一代的小學生抓起,滲透有價值的國學傳統教育,努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將為人處世的真理完整無誤地呈現于他們眼前,為他們以后的人生鋪路,從而大大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用經典傳承文明,以文明建設人生。

參考文獻:

[1]徐燕.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教育[J].學周刊,2014(12).

[2]陳巧蕓.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元素[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