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結合

2018-10-20 13:38張亞洲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張亞洲

摘 要:小學語文中的“讀寫結合”就是將語文閱讀與作文寫作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新的語文教學手段,以往的語文教學往往將讀與寫分離,單獨進行教學,使閱讀與寫作分為單獨的兩節課,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降低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新課改環境下,倡導并實踐“讀寫結合”式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讀寫結合教學法的內涵,分析了小學中語文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小學生接觸語文的時間不長,在積累上還比較薄弱。在寫作教學中如果直接給學生一個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那么學生往往會不知如何動筆,這就是因為積累不夠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法確定方向和內容。對此,將讀寫教學法應用到寫作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讀實現寫,那么就可以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寫得言之有物,效果更好。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讀寫結合教學法的重視,將其和寫作教學巧妙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

一、讀寫結合教學法的內涵

讀寫結合教學法從其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其綜合了閱讀和寫作,實現了以讀促寫的目的。具體來說,讀寫結合就是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從閱讀文章的思路、題材、主旨、故事、語法等方面出發展開針對性的寫作練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比如要讓學生學會對排比句的寫作,教師就可以先給出一段排比句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明確排比句的特點和效果,然后再展開寫作練習。如此,通過實際的閱讀材料,學生自然就對排比句形成了清晰的認識,避免了直接開始寫作練習的盲目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讀寫結合教學應用的必要性

將讀寫結合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當中,其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生語文積累不足,相關的語文知識還比較欠缺。通過寫作前的閱讀,實質上就是給了學生一個寫作的范例,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明確寫作的要點所在,從而加強寫作的針對性。第二,小學生的興趣點較為薄弱,很容易轉移。同時,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更容易受到興趣的驅使,因此在寫作之前進行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某些對象產生興趣,為接下來的寫作教學鋪墊基礎。第三,讀寫結合不僅僅是在寫作前進行閱讀,也可以在寫作之后,讓學生交換作文進行相互閱讀。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他人作文的基礎上,對比自己的作文,發現自身的不足,以便針對性地作出改進,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三、小學中語文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的策略

1、媒體引入,展現教學動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深入到各年齡段的教學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來構建高效課堂,利用圖像工具在學生腦海中構建一個與作者當時情景相同的畫面,通過多媒體視頻和語音展示,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聲情并茂。比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廬山以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示,帶領學生全面了解廬山,授課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瀑布,可以描述廬山的霧及湖泊,通過遠景、近景、全景等交替展示,使學生能更好地領略廬山的美,根據學生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理解,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同樣的表現手法來描述廬山的霧,學生可以通過比喻、夸張的手法進行描述,將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使得課堂學習更加生動、活躍,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培養學生積極樂觀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延伸課本內容。小學語文讀寫能力的結合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迸發出新的靈感,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一些課文常常留有一些未敘述的事情或者故意留有空白,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要仔細分析文章前后描述的具體事件,結合自身想象方能進行合理的思考。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類文章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操作方法上,可以進行課堂答疑,讓學生對課文留白部分進行補充寫作,鼓勵學生積極調動想象力進行空白部分的描寫,大膽想象空白部分的真實情況,通過設置這樣的疑問,學生必然會積極投入到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文章的深刻理解,實現了課堂教學讀與寫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延伸課本內容,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進行角色扮演,提高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這一年齡段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分小組閱讀訓練、角色扮演,朗讀比賽等,其中角色扮演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學生通過對文章中人物的語言進行重現,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將當時人物的情緒通過語言來表達,這不但有利于調動課堂學習氣氛,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能力。比如,在《完璧歸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后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分別扮演藺相如、趙王、秦王、宦官、門客等,通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原當時的情節,并且深刻揣摩當時任務的內心情感,大大提高學生閱讀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表演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創新思維能力。角色扮演人物刻畫的形象與否直接取決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學生在表演中反映的人物情緒可以作為學生未來寫作的基礎。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對人物的形態、外貌、心理等描述的文章還有很多,教師設置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活動,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對事物描述的能力,這些能力都能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提供更好的幫助。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讀寫結合”必然是未來語文的基礎手段,閱讀作為吸收知識的過程,結合語言表達的寫作過程,必然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理清讀與寫的關系,結合課文內容充分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來實現讀與寫的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盧凱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學刊,2012,(18).

[2] 鐘垂蘭, 熊富生. 讀寫結合提高能力——語文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0).

[3] 吳立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24).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幽默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嘗試
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培養
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