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創傷,重塑自我

2018-10-20 04:24瞿小歐
知識文庫 2018年3期
關鍵詞:維斯修道院復原

瞿小歐

《天堂》是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首部作品,一經發表就受到了評論界廣泛的關注。該部小說在描繪魯比鎮由盛轉衰的同時,也講述了修道院女子共同療傷、找尋真實自我的故事。本文主要運用創傷理論解析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天堂》中馬維斯的形象,從創傷的形成、癥狀以及復原這三個方面分析家庭創傷的對她造成的傷害以及修道女子對她的幫助,啟發讀者對創傷和自我更加深層次的思考。

一、前言

托尼·莫里森是當今美國黑人文學的領軍人物,也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作家,而《天堂》作為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首部作品,更是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在這部小說中,莫里森創建了兩個對立的空間:黑人聚集的魯比鎮和不同膚色女子混居的修道院。通過講述兩個對立群體的不同創傷經歷,莫里森想要告訴世人,只有破除創傷心理的束縛,才能構建包容開放的樂園。修道院女子馬維斯是一位生活在丈夫淫威之下的女性,因為一次購物意外導致雙胞胎嬰兒窒息而死之后,無法忍受家人另類的眼光,開車逃到了修道院。在修道院主人康妮及其他修道院女子的幫助之下,她漸漸地走出陰霾,重塑自我。

創傷一詞“源于希臘語,最初指創口,90年代后被廣泛用于文學領域,指人生的一種普遍遭遇和生命體驗”(史敏,75)。一般而言,“創傷被描述成對出乎意料的難以承受的暴力事件,或是對當時無法完全理解但日后不斷以閃回、夢魘或者其他不斷重復的方式進行回顧的事件的反應”(李桂榮,23)?!短焯谩分酗柺軅φ勰サ鸟R維斯,在無法忍受家人的暴行之后,逃離了自己的家庭,來到修道院開始了療傷之旅,這和創傷的形成及復原的過程吻合。因此,本文將從創傷的角度,主要以朱迪思·赫爾曼的理論為支撐,揭示小說更深的含義。

二、創傷的形成

著名的精神學家朱迪思·赫爾曼在其著作《創傷與復原》中說道,“心理創傷的痛苦源于無力感”,“創傷事件摧毀了人們得以正常生活的安全感,世間的人與事不再刻意掌控,也失去關聯性和合理性”(赫爾曼,29)。而馬維斯作為一位飽受丈夫和孩子欺壓的家庭主婦,經常都處于一種失語和無力的狀態。而失去孩子的悲傷,瞬間摧毀了她所有的安全感,生活接近崩潰,無法正常進行。

馬維斯生活在一個極不和諧和冷漠的家庭之中,在這個家中她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盡管她已經是5個孩子的母親,但不論是在丈夫眼中,還是在孩子心中,她都只是一個無能的女人,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丈夫把她當作泄欲工具,做家務的仆人和生孩子的機器而孩子們對她更是沒有半點尊重,肆無忌憚地傷害她。而她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只是一個“真人大小的‘破衣爛衫的安”(莫里森,21)。面對孩子和丈夫的傷害和侮辱,她只能默默忍受,絲毫不敢反抗。在一次超市購物意外導致自己的雙胞胎嬰兒在車里窒息而死之后,傷心欲絕的馬維斯并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安慰,相反的是他們一如既往的冷漠和變本加厲的傷害。極度恐懼和痛苦的馬維斯終于崩潰,趁丈夫和孩子睡覺的時候偷偷開車逃走了。

三、創傷的癥狀

朱迪思認為所有的心理創傷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一種“極度恐懼、無助、失去掌控力和面臨毀滅威脅”的感覺(30)。創傷會撕裂人們那“精密復雜、原本應統合運作的自我保護系統”,讓我們的“知覺能力變得失真且被恐怖感受占據”,就好像是“神經系統與當下的現實已經失去了聯系”(31)。根據創傷的特點,朱迪思將創傷后的癥狀歸納為三個類別:“過度警覺”,就是持續不斷地預期將面臨危險;“記憶侵擾”,就是受創時刻的傷痛記憶會縈繞不去;“禁閉猥瑣”則反映出屈服之后的麻木(31)。而在孩子意外死亡之后,孤獨無助的馬維斯身上也出現了上述癥狀,她常?;孟胨暮⒆雍驼煞蛞獙⑺龤⒑?,一直被孩子意外死亡的陰影糾纏。

在自己的雙胞胎嬰兒意外死亡之后,家人的冷漠讓她覺得他們時刻都想把她殺死。她晚上不敢入睡,“她確知薩爾就蹲在那兒—準備著猛撲上來或者抓住她的腿”,“他們會統一用夾子整治她”(21)。她不敢靠近孩子們,甚至經過孩子的房間也會讓她感到心驚膽戰。在到達修道院之后,她會有異樣的感覺,她覺得“房間里似乎擠滿了孩子”(32),其中有兩個便是她死去的孩子。她經常夢到有一對幼獅將她吞噬。她經常聽到他們的聲音,“在修道院的每一個房間中折騰”(129)。她很害怕,緊閉雙眼,想要驅散這種想象,卻反而更加強烈。在她心中,這對死去的雙胞胎,似乎永遠都在凱迪拉克的后座陪伴著她。她甚至“清醒地意識到,無論在哪里,沒有死去孩子的出現,她就不安全”。(195)孩子們像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樣糾纏著她,讓她無法正常生活。

四、創傷的復原

朱迪思認為創傷治療的核心問題是患者能力的喪失和與他人的疏離,所以,創傷治療的根本途徑是患者能力的恢復和新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她認為創傷復原的主要階段為:“建立安全感,還原創傷事件真相,修復幸存者語與其社群之間的關聯性”。(11)而馬維斯在達到修道院之后,在康妮及其他修道院女子的幫助之下,慢慢地擺脫了創傷的困擾,最后回歸了社會。

在命運的驅使下,馬維斯來到了修道院。在這里她認識了康妮等人,她們一起在這個包容、自由的空間里,互相安慰和幫助,最終走出了創傷的陰影。出來修道院的馬維斯受到了主人康妮的接待,溫熱的咖啡喝土豆“讓她感到滿足”,“在這廚房里會讓她感到很安全”。(32)康妮的平靜和包容,讓她在這里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于是她留在了這里,開始了自己的治愈之旅??的莶粌H給馬維斯提供了住所和食物,更為她的心靈找到了歸宿。在這個沒有男人的樂園里面,沒有壓迫和痛苦,她們憑借自己的雙手勞作,養活自己和她人,也讓修道院變得生機勃勃。漸漸地,馬維斯開始釋放自己的情緒,找回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在魯比參加婚禮的時候,她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千奇百態地舞動”(118)。在被吉姬激怒之后,她竟然和吉姬打了起來。雖然打架事件讓她受傷,但她最終發現“還挺喜歡打這么一架的”,因為她覺得“這是舊的馬維斯已經死去的有一例證”(129),原來那個在11歲女孩面前都保護不了自己的馬維斯已經死去了,那個一無是處的馬維斯已經死去了?,F在的她已經擺脫了挨打和上床,可以保護自己,養活自己,做真實的自己。雖然夢里還是會出現咬她的幼獅,但是她已經不再掙扎。很多時候它們會以人的形式,“趴到她身上或者是從后面湊過來”。她會夢到“笑嘻嘻的孩子和一位‘母親,一起構成幸福之家的樣子”(129)。在康妮的帶領下,她們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來使自己從創傷之中走出來。她們脫光自己的衣服,躺在地板上畫下自己的輪廓,她們采用說夢的方式,將自己的創傷經歷一點點說出來。漸漸地,馬維斯變得平靜優雅。在修道院被魯比的男人們襲擊之后,馬維斯離開修道院,回歸了社會。

四、結語

在《天堂》這部小說中,不僅是馬維斯,莫里森塑造了一系列的創傷女性。她們和馬維斯一樣,在命運的安排下來到修道院,開啟了治愈創傷,找回自我的旅程。從馬維斯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飽受創傷侵擾的弱勢女性是如何一步一步接納痛苦,走出創傷,重塑自我的。從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創傷對人的傷害,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莫里森對于女性的關切之情。只有放下過去的痛苦,悅納自己才能做回一個健全的人類。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猜你喜歡
維斯修道院復原
復原力是一筆人生財富
一起來做頸椎操吧
修道院在恢復和發展西歐經濟中的作用
發掘及復原恐龍化石
法國“修道院經濟”亮點多
德國修道院后繼無人
三個最奇怪的詞
張自啟中國畫——英倫紀行
調侃金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