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在職職工高血壓患病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

2018-10-21 10:49王錦桑樹東李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關鍵詞:控制率知曉率患病率

王錦 桑樹東 李敏

【摘 要】 目的:研究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一四一醫院在職職工高血壓患病情況及其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采用整群調查的方法,調查醫院全體在職職工781人,實測717人,其中男性139人,女性578人,橫斷面調查分析高血壓患病情況并分析其危險因素。結果:本院在職職工高血壓患病率為7.11%,其中男性患病率為5.70%,女性患病率為10.77%,新發高血壓患病率為1.26%。高血壓知曉率為82.35%,治療率為37.25%,控制率為23.53%,其中知曉率和治療率隨年齡增長,正常高值血壓人群以中青年為主。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高血壓病史、運動量缺乏與高血壓的發生關系密切。結論:本院在職職工高血壓患病率較低,知曉率較高,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對高血壓人群及正常高值血壓人群需加強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個體化治療對高血壓基層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危險因素

文章編號:WHR2018072547

高血壓作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累及心、腦、腎等多個重要器官,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特別是在醫院特殊工作環境中,醫務人員運動量少,工作緊張。高血壓人群發病率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國2010年高血壓防治指南為高血壓作出定義如下:在未使用降壓藥物下,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mmHg,一般需要非同日測量3次。我國于1959、1979、1991、2002年共進行過4次全國普查,1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5.11%、7.73%、11.26%,18.8%。2002年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本研究調查醫務工作者特定環境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情況,并進一步分析相關危險因素,為基層高血壓防治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在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一四一醫院進行,每位職工進行面對面調查,選擇本院自2016年所有在冊職工共781例,剔除病休、進修等未在崗人員,最終實際納入研究共717例,總應答率為91.6%;其中男性139例,女性578例,年齡19~59歲,平均(28.3±5.4)歲。納入對象均填寫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內容

1)針對研究對象進行身高、體質量、收縮壓、舒張壓的測量,血壓測量使用國際認證的上臂電子血壓計(OMROn HEM-7133)。

2)病史采集:由2名專業的心血管專業醫師同時進行,包括以下內容:①高血壓病史:患高血壓時間,藥物降壓治療方案;②高血壓家族史;③既往病史:有無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血脂異常;④口服其他藥物:如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激素類、環孢菌素、甘草、麻黃堿等;⑤心理社會因素評估:包括心理狀態,是否處于圍絕經期,工作職務職稱。

1.3 診斷標準

1)按照人民衛生出版社第8版《內科學》高血壓診斷標準[1]: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診斷為高血壓,一般需要非同日測量3次以上。2)正常高值血壓診斷標準:130~139/85~89mmHg,依據《中國基層高血壓防治指南》2014版標準[2]。3)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4)糖代謝紊亂判定標準:空腹血糖受損定義為≥5.6mmol/L,空腹血糖糖尿病定義為≥7.0mmol/L;5)超重肥胖的判定標準:指數以18.5~24.0為正常;指數24.0~28.0為超重;指數≥28.0為肥胖。體質量指數等于體質量(kg)/身高(m2)。按《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2013試用版的標準。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相關危險因素采取多因素Logistic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院在職職工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的統計結果

見表1。

2.2 醫院在職職工正常高值血壓(亞組)分析結果

正常高值血壓總人數為45人,檢出率為6.27%,在正常高值血壓人群中,有17人知曉為正常高值血壓,正常高值血壓知曉率為37.78%。見表2。

2.3 不同年齡分組高血壓檢出率(亞組)分析

見表3。

2.4 高血壓與各危險因素間的多因素相關性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研究人群發生高血壓事件為因變量(否=0,是=1),采用Forward法選擇變量,以年齡、性別、吸煙、飲酒史、高血壓病史、血脂異常、血糖異常、運動量缺乏、體質量指數為自變量,全部納入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發生高血壓的相關因素依次為年齡、高血壓病史、運動量缺乏。見表4。

3 討論

在本院開展的高血壓調查研究表明:本院在職職工高血壓患病率為7.11%,新發高血壓患病率為1.26%,高血壓知曉率為82.35%,治療率為37.25%,控制率為23.53%;本院高血壓呈現出患病率較低,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較高的特點,這與此次調查研究對象均為醫院在職職工,年齡均在60歲以下有關。

本研究表明:本院正常高值血壓人群發生率為6.27%,以中青年為主,男性高于女性,且知曉率僅為37.78%,表現出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存在高血壓家族史的顯著特點。2013年最新歐洲動脈血壓管理指南將120~129/80~84mmHg定義為正常血壓,130~139/85~89mmHg定義為高血壓前期(正常高值血壓)。2005年,中國學者發表在Lancent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正常高值血壓發生率為34%,男性高于女性[3]。2015年多篇薈萃分析對正常高值血壓人群敲響了警鐘。正常高值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腦卒中人群的歸因危險度分別為10.5%、4.8%和14.6%[4]。加強對正常高值血壓人群的管理與健康宣教,是基層高血壓防治的又一突破。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有無高血壓病史、運動量缺乏與高血壓的發生關系密切。本院職工以中青年人群為主,中青年人群生活、工作壓力大,對自身健康不夠重視,缺乏運動目前已成為生活的常態,我國遲相林等[5]研究得出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生活方式干預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能防止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從源頭上降低血壓,控制危險因素。最終達到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和降低死亡總體風險的目的。

本研究多因素相關性分析中未出現吸煙、肥胖、血脂異常等傳統高血壓危險因素,不足之處為年齡均在60歲以下,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應進行大樣本,對高血壓人群長時間的隨訪管理效果評價的研究,為基層高血壓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葛均波,徐永健,梅長林,等.內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03(01):257-258.

[2] 羅曉佳,胡永梅.正常高值血壓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06(23):526-528.

[3] Yuli H,Liang S,Xiaoyan C,et al.Association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lity with prehypertension:a meta-analysis[J].Am Heart J,2014,167(02):160-168.

[4] Huang Y,Cai X,Li Y,et al.Prehypertensionan dtheriskofsrtok:ameta-analysis[J].neurology,2014,82(13):1153-1161.

[5] 遲相林,于永鵬,王道珍.高血壓是一種存在方式相關性疾病[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01(22):1-3.

猜你喜歡
控制率知曉率患病率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個性化護理對結核患者肺結核知識知曉率的影響
強化健康認知護理應用于復發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護理中對知識知曉率的改善評價
安丘市2016年居民高血壓病流行狀況分析
上海市某區交通警察健康知識及相關行為調查
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控制率的影響
河南省35~74歲居民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析
我國高血壓人群的一般規律
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為2.6%
流動人口母嬰保健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調查分析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