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的療效

2018-10-21 07:16王雪羅忠純何虹黃仁飛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治療

王雪 羅忠純 何虹 黃仁飛

【摘? 要】目的:研究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的療效。方法:選擇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對象,并采用“電腦隨機法”將100例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兩組,其中觀察組、實施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對照組、實施言語訓練治療,分析兩組治療效果、語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評分。結果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的療效十分顯著,能夠使其語言功能得以恢復,值得研究。

【關鍵詞】頂顳前斜線叢刺;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

失語癥在臨床又被稱為表達性失語,主要是由于優勢側額下回后部病變所致[1]。該疾病以電報式語言、口語表達障礙、找詞困難、用詞不當、講話費力、談話非流利型等作為臨床表現,該疾病常見于腦出血、腦梗死后,若治療不及時,不僅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同時增加家庭經濟負擔[2]。本研究對所有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實施分析,并對其各項情況進行分析,具體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研究對象為 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根據“電腦隨機法”作為分組原則,分為2組(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

納入標準:①符合我國中風病的診斷標準,且經“漢語失語成套測驗”評定為運動性失語。②經MRI或CT等影像學診斷確診為左側半球腦卒中。③既往無器質性腦病疾病史。④病情處于穩定狀態,且意識清晰、定向力完整。⑤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知情本次研究,均為自愿。⑥文化程度在小學及以上,且母語為普通話。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意識障礙。②存在暈針。

觀察組-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在56歲至71歲,中位年齡為(63.52±1.31)歲。

對照組-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齡范圍在56歲至72歲,中位年齡為(64.21±1.97)歲。

2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各項資料對比,兩者間無統計學意義,用P>0.05來表達,表示能夠進行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方法

治療內容:對照組實施言語訓練,由專門語言訓練師完成訓練,以刺激法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目的在于加強患者表達和理解能力。運動性失語以文字閱讀和表達為主,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時,共治療30天為一個療程。

1.2.2觀察組方法

治療內容:觀察組實施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頂顳前斜線叢刺:選擇頭部經外奇穴前神聰與顳部膽經與懸厘穴之間的連線作為針刺穴位。對于下肢不遂者,加足三里、解溪穴、陽陵泉、陰陵泉、豐隆穴;對于口角喎斜者,加用頰車、地倉穴。取患者仰臥位或坐位,將頂顳前斜線分為5段,于頂顳前斜線下五分之一處中點作為針刺點,在間隔1.5厘米處上、下、左、右各針刺1針,進針方向需與第一針進針方向呈平行狀態,沿患者皮膚快速刺入,使其針體和皮膚呈15°直至帽狀腱膜下,深度為0.5寸,應用平補平瀉手法,進針后以小幅度進行快速提插捻轉,持續2分鐘-3分鐘,得氣后,指導患者發音,配穴隨癥加減留針40分鐘。每日一次,5天為一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3]。言語訓練與對照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治療效果、語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6.0軟件分析所有“觀察指標”,其中計量資料用(`c±S )表示,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卡方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明兩者間存在差異,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對比2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語言功能和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評分

治療前,兩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各項指標評分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158.64±1.82)分、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199.96±1.54)分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3 討論

腦梗死在祖國中醫學中屬于“中風”范疇內,而中風后失語則屬于“風暗”、“音扉”、“啞風”、“舌強不語”等范疇內,雖然該疾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但大體可歸納為“痰”、“風”、“火”等,傷及人體肝、脾經和心。

人體顳葉具有語言功能、記憶功能、知覺功能和聽覺功能,而顳葉皮質功能區伴有聽覺和聽區聯絡皮質,而與語言相關的皮質區為wernicke區,位于人體優勢半球,該區域也被稱為語言區,故此,顳葉和額葉則能作為頭針治療失語癥的主要穴位[4-5]。針灸治療中風失語的獲效機理,多數與中風偏癱的獲效機理大致相同或相似。由于失語癥的生理、病理和解剖結構具有一定特殊性,決定了針灸治療中風失語具有十分獨特的獲效機制。根據我國現代神經解剖生理觀點來看,頭針治療失語癥的機理主要與以下內容相關:①經過人體皮層-丘腦-皮層的調整,能夠使非特異性傳導系統和特異性傳導系統相互作用,由此達到平衡狀態,使其語言活動的神經環路得以重建[6]。②能夠快速建立腦血管側支循環,能夠增加損害部位的血流量,改善患者腦循環不全。③能夠使患者語言中樞功能低下的神經纖維數量和神經細胞得以激活,能夠加強腦功能的代償作用。而通過將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能夠改善患者語言功能,尤其在閱讀、書寫和表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使患者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得以提高,同時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進而促進患者早期回歸社會。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腦梗死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158.64±1.82)分、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199.96±1.54)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頂顳前斜線叢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癥的療效十分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宋彥澄, 康立清, 董紅煥,等. 頭針叢刺結合強制性運動療法對腦梗死后手運動障礙療效的功能性磁共振評價[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7, 39(2):117-121.

[2]唐強, 李宏玉, 朱路文,等. 針康法對腦卒中后非流暢性失語患者言語功能的影響[J]. 針灸臨床雜志, 2016, 32(7):35-37.

[3]孫遠征, 于天洋, 郭穎. 于氏頭穴叢刺聯合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 針灸臨床雜志, 2016, 32(8):20-24.

[4]沈曉艷, 孫莉, 徐建奇, et al. LINC聯合Schuell刺激療法治療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癥的療效觀察[J]. 中國康復, 2017, 32(4):275-277.

[5]魏從兵. 丁苯酞聯合語言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療效觀察[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7, 12(3):256-256.

[6]高尚忠, 席君, 米麗姑. 針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腦梗死后言語不利療效觀察[J]. 陜西中醫, 2017, 38(10):1473-1474.

猜你喜歡
治療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