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數學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8-10-21 02:40王亞輝
當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一題結論正方形

王亞輝

所謂發散思維是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對給出的材料、信息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徑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最基本的特色是:從多方面、多思路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囿于一種思路,一個角度,一條路走到黑。它主要特征是:多向性、變通性、獨特性。事實上,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發散性思維又起著主導作用,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和基礎。數學教學其實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而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環節。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下面談一談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方面的一些措施與做法。在多種形式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一) 一題多變

對題中的條件、問題、情節作各種擴縮、順逆、對比或敘述形式的變化,讓學生在各種變化了的情境中,從各種不同角度認識數量關系。

例如:在正方形ABCD中,M是AB邊上任意一點,MN垂直MD,MN=MD。

(1)求證:BN平分∠CBE。

(2)若將條件MN=MD變成結論,而BN平分∠ CBE變為條件是否成立?

(3)若將MN垂直MD變成結論,而BE平分∠CBE變為條件,是否仍然成立?

(二)一題多解

是多角度地考慮同一個問題,找出各方法之間的關系和優劣。在條件和問題不變的情況下,讓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題途徑。一題多解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個好方法。也可以通過縱橫發散,使知識串聯、綜合溝通,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

如:幾何課本上有一題:正方形的邊長為a,以各邊為直徑在正方形內畫斗圓,求所圍成的圖形(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思路1:因為陰影部分面積是相同的八個弓形面積之和組成。故利用扇形與三角形面積之差,就可求解。

思路2:這個圖形里包含有正方形和半圓圖形,那么能不能利用這兩個圖形求陰影部分面積呢?容易發現正方形面積減去兩個半圓的面積等于兩個空隙的面積,再用正方形面積減去四個空隙面積即可得到所求的陰影部分面積。

顯然,思路2思路1更廣一些。但是共同的思路是:都沒有離開基本的幾何圖形去求解。沿著這個思路。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得到其它的求解方法(如一圓去兩空)。擴散思維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實際上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很難說是具體的運用了哪一種思維方向,而是全方位去想,去思考,即從擴散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一題多解、多證就很好的體現了這種思維模式。

(三)一題多問

是利用一個題設多個結論來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提供某種數學情境,調度學生多方面的舊知、技能或經驗,組織議論,引起思維火花的撞擊?!皹I精于勤”。只要我們在教學中運用以上各種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讓學生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觸類旁通,使學生的思維時常處于多向、發散、開放狀態,讓他們去發現問題,從而使他們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領域。

例如:在學習弦切角定理時,可以從這樣一道智力題出發。

例1:一張圓的烙餅,切三刀可分成幾塊?(注意,不可挪動烙餅)

面對此題思維立刻會活躍起來,并探索出(圖1)共有四種答案,第一種是四塊,第二種是六塊,第三種是五塊,第四種是七塊。每種答案的思維比前一種都深了一層。通過這道題研究探索,應當認識到:有些問題的答案并不唯一,要分情況進行討論。

為了深化,還可進一步思考:

(1)最少切幾塊?最多切幾塊?為什么?

(2)切成4、5、6、7塊,各有幾種方法?(為什么切7塊時,只有一種?)

(3)各種切法之間,有何聯系?(可以通過什么把它們貫串起來?)

(4)用刀切西瓜會如何?

在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時,不但要找準“發散點”,而且要能打破習慣的思維模式,發展思維的“求異”性。

(四)一題多法和一法多用

是通過一題多種方法的訓練,使學生靈活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應變能力,大面積的提高發散思維能力。目的則是求得應用范圍的變化。條件開放型是利用一個結論多種題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例如:解法發散類型題。為了搞好夏季防洪工作,要求必須在規定日期內完成,如果由乙隊單獨做,需超過期限3天;如果由甲隊單獨做,恰能如期完成?,F在由甲乙兩隊合作2天后,余下的工作有乙隊單獨去做,恰好能在規定日期內完成,求規定日期。(要求用三種解法)。做這道題時,我把學生分成三組進行討論,合作交流,尋求不同的解題方法。這三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思維角度,從不同的側面進行思考,得出的結論也不同。最后得出三種答案。

(1)2(1/X+1/X+3)+1/X+3(X-2)=1

(2)2/X=3/X+3

(3)1/X+X/X+3=1

(五)一圖多問、一圖多變和一題多圖

圖形發散習慣指對學生圖形中某些元素的位置不斷變化,從而產生一系列新的圖形。了解幾何圖形的演變過程,不僅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還可以通過演變過程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找出特殊與一般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同一事物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細地觀察,認識事物,理解知識,這樣既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又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例3:已知:△ABC內接于⊙O,AB為直徑,∠CAE=∠B,求證:AE與⊙O相切于點A。證明完畢后,我做了如下變化 :如若

(1)把“AB為直徑”改為“AB非直徑”,結論是否仍成立?并加以證明。

(2)已知:等腰△ABC內接于⊙O,AB=AC、AE∥BC。求證:AE與⊙O相切于點A。

(3)已知:等腰△ABC內接于⊙O,AB=AC,AE=AC,AE與⊙O相切于點A。求證:AE∥BC。

(4)已知:△ABC內接于⊙O,AE與⊙O相切于點A,AE∥BC。 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通過適當變化幾何題目的已知或結論,可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進行一次適當的變式訓練,學生就相當于做了一套“思維體操”。不僅能鞏固知識,開闊學生視野,還能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以達到誘導學生思維發散,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全面思考問題能力,應該讓學生注意克服已有的思維定勢,改變固有的思路與方法。激發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關鍵。也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

猜你喜歡
一題結論正方形
重構正方形
超級變變變
移火柴
基于一題多解構建知識體系
一道練習題中的一題多解
結論
驚人結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