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開展“走班”戶外游戲的實踐及思考

2018-10-21 11:41丁潔陳丹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戶外游戲幼兒園

丁潔 陳丹

摘 要:針對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近年來一些幼兒園大膽創新,積極嘗試開展“走班”戶外游戲活動。筆者深入甘肅省蘭州市某幼兒園,探究其實施“走班”戶外游戲活動的過程、教育價值、存在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為今后幼兒園更加科學合理地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走班” 戶外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在幼兒情感和認知方面有巨大的發展價值。針對這一問題,許多幼兒園在實際工作中,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了積極嘗試,大膽創新,力求改變在以往游戲中忽視幼兒的主體性這一狀況。

“走班”游戲是針對以往游戲形式中忽視幼兒的主體性、可供幼兒選擇的游戲材料、游戲方式過于單一的弊端而開展的全園性戶外游戲活動。走班游戲的特點體現在游戲活動的自主性、游戲環境的開放性、游戲材料的共享性和人際交往的豐富性四個方面。與以往的游戲相比,走班游戲對幼兒的發展有何特殊價值?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怎樣改善出現的問題?為此,筆者深入蘭州市某幼兒園所開展的走班游戲中進行了深入調查。

一、開展走班游戲的教育價值

游戲材料、游戲伙伴的權利,能夠自行決定游戲活動的方式方法,在游戲中獲得最大的滿足。而幼兒教師則應是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同伴和引導者,是在充分了解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為幼兒創設多樣的游戲活動情境、豐富的游戲材料、提供均等的游戲機會、為幼兒充分發揮主體性而構建支架,創建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在傳統游戲活動中,游戲更多的是被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用于吸引幼兒對知識對象的興趣和注意,或者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定好主題、情境,要求幼兒所進行的一種活動方式。由于受到班級的局限、教師的局限,可供幼兒自行選擇的游戲種類、方式及游戲材料單一,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游戲,完全是由教師操作游戲。這類游戲注重的是在游戲之后有什么結果,而并非是幼兒的主體性體驗,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對游戲的渴求,然而卻忽視了幼兒才是游戲活動的主體。

“走班”游戲這一活動形式正彌補了這一不足。它改變了以往游戲中由教師編制、以班級為單位、玩具材料單一、玩伴固定的模式。這一游戲形式旨在注重游戲的過程本身,而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以突顯幼兒的主體性為目標,要求教師從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出發,準備活動材料,幼兒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是為了游戲而游戲。幼兒在游戲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沒有任何來自外界的干預,他們的情緒是放松的,是為“樂”而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到歡樂的氣氛、優美的韻律、開心的動作,豐富和深化幼兒的情感,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幼兒在此時此刻最充分的實現自我的主體價值。如該園三個大班幼兒集中在戶外場所進行走班游戲。大一班的老師準備的是沙包,大二班的老師準備的是高蹺,大三班的老師準備了皮筋。

開放的游戲活動環境,豐富幼兒的人際交往,促進幼兒情緒和語言的發展。

在幼兒園中,影響幼兒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幼兒園的環境、師幼關系以及同伴交往。游戲是幼兒進行社會交往的最好園地。在開放的游戲活動環境,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幼關系及同伴關系。而師幼交往與同伴交往是幼兒生長發育和個性發展的需要,是實現個體社會化發展過程所必需的。 “走班”游戲是在以往游戲的基礎上,跨越了班級的界限,創造了一個以年級為單位的大集體,由于游戲的自主性及游戲材料的共享性,極大豐富了幼兒的人際交往環境。同時,在走班游戲中,幼兒獲得了更多的語言表達機會,通過語言與同伴相互交流信息,協商游戲的內容、規則,解決沖突,也通過語言進行游戲,這正是對幼兒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的鍛煉過程。如在大班幼兒中開展的走班游戲中,有幼兒在抖空竹,芊芊看很想參與卻不會玩。這時,另外一個小男孩走過來,問芊芊:“你想不想玩?”“嗯?!避奋沸÷暤卣f?!澳阆劝炎笫址诺汀薄坝沂痔Ц唿c”“像我這樣”,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著,有些幼兒還在給芊芊進行示范。通過幼兒的講解和示范,芊芊終于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抖起空竹。在走班游戲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幼兒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從不會到會,幼兒的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走班游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管理者在游戲的組織上不到位,使得教師沒有明確職責劃分

在觀察過程中,發現該園管理者在游戲的組織上不到位,主要表現在:(1)沒有組織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使得游戲空間和游戲種類分布不合理。在開展的走班游戲中,沒有與其他班級的教師進行協商溝通,時常發生教師都選擇需要較大場地的競賽類游戲材料,或是同時選擇能夠鍛煉幼兒小肌肉動作的游戲材料,例如空竹、沙包、毽子等不需要消耗幼兒過多體力的游戲。(2)在每次的走班游戲結束后沒有進行及時的總結、討論與評價。這不僅無法判定本次游戲活動的效果,也不能系統的認識到此次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與需要肯定的部分,對今后游戲活動的開展沒有任何借鑒意義,只能是不斷重復而沒有提高。同時,教師做的好與不好,沒有反饋,會削弱教師的積極性,不利于走班游戲的順利開展。(3)部分幼兒對游戲規則的不理解。本班教師認為,只要把幼兒帶到游戲場地,有統一的人員講解游戲規則,而外班教師認為本班教師已經講過游戲規則,不用重復。組織分工不合理,導致幼兒不清楚游戲的規則,不明白自己能玩什么,對走班游戲認識不清。

2.教師對走班游戲目的和計劃不明確,走班游戲流于形式

走班游戲能否順利開展,能否實現尊重幼兒主體性為目標,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真正意識到開展走班游戲對幼兒的價值。在對該園部分教師進行訪談后,發現的問題主要有:(1)教師對走班游戲的目的不明確,甚至不認可走班游戲,認為開展此類游戲只是增加了額外的責任。有的教師認為只要按照規定的時間把幼兒帶到指定區域,讓幼兒自己玩,就是發揮幼兒的主體性。(2)在走班游戲中,教師沒有明確的計劃性,沒有了解分析幼兒的需求,也就沒有根據分析的結果,來選擇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場地。教師對走班游戲的不重視,嚴重影響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體驗,使得走班游戲形式化。

三、對于改進走班游戲的幾點建議

1.幼兒園管理者要負責統籌,明確權責,使走班游戲有效開展

為保證走班游戲得以有效的開展,管理者應有一個全面管理的過程,即人員的合理分配,權責分工,確定各環節的負責人;組織各班教師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觀察了解本班的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選擇游戲形式、游戲材料、游戲區域等制定可行的游戲方案,并通過評優爭先、獎勵懲罰等機制對教師的行為加以規范;在開展走班游戲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在尊重幼兒的主體性發揮的前提下,可以以恰當、有效的方式參與幼兒游戲;在結束后,及時討論,共同商議,探尋此次走班游戲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并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使走班游戲得以有效的開展,幼兒在游戲中能真正體驗“真玩”的快樂。

2.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做敏銳機智的支持者與引導者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深入幼兒的內心世界,全面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敏感地發現幼兒有價值的生長點,從而借助游戲的土壤使其生根發芽;在走班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進行細致觀察,掌握幼兒的游戲水平,了解幼兒的游戲需要、游戲時的想法、對該游戲的興趣等。在全面觀察幼兒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時機介入與指導幼兒游戲。如,幼兒在走班游戲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影響游戲的順利進行,在基于平時對幼兒氣質與性格的觀察了解的基礎之上,教師要考慮是靜觀其變,等待幼兒自行解決,還是選擇合適的方式介入游戲活動,積極引導幼兒。這些需要教師善于觀察、勤于發現,在幼兒開展走班游戲活動中,能進能退,適度介入,做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和引導著,確保幼兒游戲的順利進行。

3.開展多樣的走班游戲活動類型,提供多種安全、新穎的游戲材料

幼兒不僅需要大肢體運動游戲,也需要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及娛樂游戲等等。對于游戲種類的選擇,教師要以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為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盡可能豐富多樣、并富有變化。每個區域可以設計不同種類的游戲,相互交錯,例如,在一次游戲活動中,可設計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結構游戲等,滿足幼兒多樣化的游戲需求等;教師可以協商開放玩沙區、養殖種植區等,或者可以體育游戲的同時,進行音樂游戲等,豐富游戲的種類,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

4.消除安全隱患,創造安全舒適的游戲環境

幼兒園在開展走班游戲時,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舒適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充分享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要消除安全隱患,首先教師要強化安全意識,在游戲的組織安排上考慮空間大小、人數與游戲的強度和難度,防止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擁擠碰撞;幼兒園管理者應重視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可以請保育教師在走班游戲過程中,和教師一起看護幼兒,關注每一位幼兒的安全狀況,避免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幼兒園應專門定期組織清理和檢查戶外游戲場地中容易被忽視的衛生死角;同時,要加強對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除了在日?;顒又屑訌姲踩逃?,在進行走班游戲之前,還需要重點強調與安全有關的注意事項,將意外事故的發生幾率降至最低,從而使幼兒在游戲中實現獲得快樂與生命安全的雙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通訊作者:陳丹email:243326347@qq.com

猜你喜歡
戶外游戲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之野戰區活動的開展
開展戶外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被“束縛”的幼兒園戶外游戲
我國兒童戶外游戲發展現狀及國外經驗的啟示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來了男老師,你歡迎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