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龍縣“孤竹小金米”豐產優質種植技術

2018-10-21 01:44徐秀艷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8年1期
關鍵詞:種植技術

徐秀艷

摘 要 盧龍的“孤竹小金米”,依托盧龍縣當地丘陵地特有的土、光、溫、水等天然資源,按照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建立產品的追溯機制生產加工的孤竹牌小金米營養價值高,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因色澤黃亮似黃金,被稱為“小金米”。2014年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產品銷往北京、石家莊等地,部分產品還遠銷到了臺灣。根據我縣的多年生產實踐總結,將“孤竹小金米”豐產優質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關鍵詞 盧龍縣;孤竹小金米;種植技術

1 選地和合理倒茬

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頂土能力差,應選擇地勢高燥、通風透光、排水良好、易耕作和松碎肥沃的沙質壤土。谷子不宜重茬,我國谷區早就有 “重茬谷,守著哭”、“三年谷,不如不” 的農諺,應輪作倒茬,谷子最好的前茬是豆類、薯類、玉米、高粱、棉花等。

2 精細整地保墑,施足底肥

我地氣候特點是春季干旱,谷子多種植在丘陵旱地,做好精細整地保墑,是奪取谷子豐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整地要早動手,早春土地剛解凍進行頂凌耙地,消除坷垃和裂縫,化凍一犁深、墑情好時,施入基肥,隨即耕翻、耙耪平整,一般每畝施農家肥4000kg,施用三元素復合肥(氮、磷、鉀比例為2:1:2)25公斤,硼砂0.5公斤。整地后應使土壤達到平、透、細、絨,上虛下實,無殘株殘茬即可播種。

3 播種

3.1 品種選擇:根據我縣各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特性及灌溉條件選擇品種主要為張雜谷5、張雜谷10、眼皮薄、冀谷19、冀谷31等優質品種。

3.2 種子處理

3.2.1 播前曬種 播前對種子進行晾曬、精選。在太陽下曬2-3天,以殺死病菌,減少病源并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

3.2.2 選種 播前先用清水洗種3-5次,漂出秕籽和雜草籽,提高種子發芽率。

3.2.3 藥劑拌種,可用50%辛硫磷乳液悶種以防地下害蟲,藥:水:種比例為1:40-50:500-600。防治白發病、黑穗病可用20%萎秀靈乳劑或20%粉銹寧乳劑按種子量0.3-0.5%拌種。

3.3 適期播種

谷子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24℃,最低溫度7-8℃,幼苗不耐低溫,播種期確定要考慮谷子生長規律和當地的自然氣候規律達到最大程度的吻合。谷子苗期大約需要48天,拔節期10天,要想苗期蹲苗,孕穗期防治胎里旱,基于以上三種條件,我縣小金米定于5月20號左右播種(小滿),最遲不能遲于5月底。這樣幼苗期處于初夏的旱季,有利于“蹲苗”,促使根系下扎,生長健壯,防止后期倒伏;孕穗期正趕在雨季來臨的中峰,防止蹲苗“胎里旱”;正是“小署大署,灌死老鼠”的雨季高峰,正好“拖泥秀谷穗”,避開了“卡脖旱”;灌漿期趕在天高云淡晝夜溫差大的秋季,有利于提高谷粒飽滿度,避免了農諺所講的淋出秕來,恰好是曬出米來;成熟期正趕在秋分時節,避免了早霜。

3.4 播種量與播種深度:雨后趁墑播種,按照需要苗數、發芽率、千粒重計算播種量,每畝播種量 0.5-1公斤。播種一般深度3—4厘米,播后覆土2—3厘米,播后及時鎮壓。如果土壤濕度過大,播后暫時不需要鎮壓,過些天再鎮壓。播種深度應掌握墑情好宜淺、墑情差宜深的原則。

3.5 播種方法。谷子播種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是耬播和機播(條播、穴播)兩種。要求撒籽均勻,不漏播,不斷壟,深淺一致,播后要及時鎮壓。春旱嚴重、土壤墑情較差的地塊可增加鎮壓的次數,以提高出苗率。

4 田間管理

4.1 早間苗:谷子籽粒小,出苗數常為留苗數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隨著幼苗生長,彼此爭光、爭水、爭肥日趨嚴重,谷子早間苗可以減少谷苗擁擠,改善谷子光、水、肥的環境條件,有利促進根系發育和形成壯苗。谷子3葉期以后,次生根數逐漸增多,間苗困難,不但費工而且容易傷苗。所以谷子長到3葉時間苗,并按品種特性一次性間苗至要求密度。據多年實踐結果,旱地畝留苗0.8—1萬株為宜,水澆地畝留苗以1—1.2萬株為宜,在此范圍內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畝有效穗35000左右。

4.2 中耕除草:全生育期一共耪2遍,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做到除草、間苗、松土相結合。第二次是在間苗以后,在苗高25厘米時,結合除草再耪一遍。

4.3 追肥保高產:第一次,5至6葉期,順壟撒施尿素5 kg/667㎡,結合中耕、定苗將肥料翻入土壤中。第二次,在拔節期(苗高30厘米左右、11-13片葉時)撒施尿素10 kg /667㎡,方法同上。第三次,在孕穗期,趁雨天或結合灌溉追施尿素10kg/667㎡,張雜谷5號、張雜谷10號在灌漿期再追施尿素5—7.5kg,谷子收獲前20天左右,噴施0.2%磷酸二氫鉀防早衰,使谷子飽滿成熟,提高千粒重。

5 防治病蟲害、鳥害

5.1 谷子白發病、黑穗病

白發病癥狀:葉表變黃,葉背有灰白色霉狀物。黑穗病癥狀:病穗短而直立前期灰白色,粒破裂后有黑粉散出。用種子重量0.2-0.3%的35%甲霜靈、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混合拌種,可有效控制谷子白發病、谷子粒黑穗病的發生。

5.2 谷瘟癥狀:葉片典型病斑為梭型,中央灰白或灰褐色,穗莖危害變成死穗。用2%春雷霉素800倍液,每667㎡噴藥液50L,可控制谷瘟病的危害,或用甲基托布津200倍液噴施葉面防治谷瘟。

5.3 防治谷子紅葉病毒病、銹病、細菌性條斑病,可分別用20%鹽酸嗎啉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噴霧,每667㎡噴用藥液45-60L。

5.4 谷子負泥甲,又稱粟葉甲。防治方法采取合理輪作、清除雜草誘殺成蟲、化學控制綜合防治的措施,主要以消滅越冬代成蟲為主,兼滅幼蟲。掌握成蟲發生高峰期和卵孵化盛期,噴灑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可有效控制。

5.5 粟莖跳甲又稱粟凹莖跳甲。采取調節播期、種植抗病品種、拔除枯心苗等多種措施的綜合防治辦法,選擇在越冬代成蟲產卵前,噴灑4.5%高效氯氰菊酯或10%毒死蜱,均可有效防止粟凹莖跳甲的危害。

5.6 粟灰螟,又稱谷子鉆心蟲,可用1500-3000倍液菊酯類農藥順壟噴霧防治。

5.7 鳥害。在谷子地里扎制假人預防鳥類啄食。把衛生球放在一個小紗布袋里,每袋2~3粒,然后按每畝15~30袋的比例均勻掛在將要成熟的谷子田里,每隔15~20天更換一次。

6 適時收獲

谷子成熟后,要及時收獲,保證豐產豐收。收割過晚,容易造成落粒和鳥害;收割過早,籽粒成熟不好,秕容率高,千粒重下降,也會使產量降低,并影響米質。一般以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獲最好。谷子有后熟作用,收后不必立即脫粒,可先運到場上垛好,7-10天后打場脫粒,這樣胚乳發育完全,發芽率高。

猜你喜歡
種植技術
北方大豆種植技術
昭通市昭陽區天麻仿野生種植技術
坡耕地種植苧麻綜合利用技術及效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