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熱隧道通風斜井中隔墻的施工技術探討

2018-10-24 09:11
山西建筑 2018年27期
關鍵詞:植筋隔墻支模

常 亮

(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國北方地區在冬季供暖期,空氣質量指數頻頻飆高,長距離集中供熱成為改善北方地區冬季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在長距離集中供熱的設計施工中,往往會遇到山川、溝谷等不同地理環境,供熱專用隧道成為遇到山川的主要解決方式。隧道一般分為單管隧道和連拱隧道兩種形式,由于供熱工程的特殊性,普遍為單管隧道。長距離供熱隧道的通風一般采用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相結合的方式,在自然通風的基礎上,利用通風斜井安置軸流風機,采用送排風形式對隧道進行機械通風。通風斜井通過設置中隔墻,將斜井分隔成送風、排風兩條區間,以達到隧道通風的目的,保證供熱隧道內的空氣質量與外界相一致。

1 工程概況

此集中供熱工程由古交興能電廠為起點,終點為太原市東社樞紐,全長共37.8 km,敷設方式包括直埋段、架空段和隧道段。隧道段采用架空敷設,局部采用直埋敷設。隧道橫斷面總寬度10.8 m,總高度7.24 m,隧道段全長15.2 km,由3個隧道組成,其中1號隧道全長1.4 km,2號隧道全長2.4 km,3號隧道全長11.4 km。3號隧道設置斜井,斜井長710 m。洞體圍巖為第四系中更新統沖洪積粉質粘土;石炭系上統太原組泥巖、粉砂巖夾石灰巖、煤層,中統本溪組頁巖、砂巖、灰巖、鋁質泥巖;奧陶系中統峰峰組石灰巖、泥灰巖、白云巖、石膏層,上馬家溝組石灰巖夾白云巖、泥灰巖,產狀252∠8°。石炭系太原組煤層埋藏較淺,存在小窯采空區,圍巖等級Ⅴ級~Ⅲ級。根據斜井地形、地質條件,斜井為施工斜井兼運行期通風井。斜井襯砌結構的設計是按新奧法原理結合工程類比法進行設計,采用柔性支護體系結構的復合式襯砌和噴射鋼纖維混凝土結構。

2 中隔墻的類型及特征

中隔墻根據具體的地形、工程特點需要,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中隔墻的形狀,可以分為直中隔墻和曲中隔墻;按照中隔墻的施工工序和步驟,可以分為預制中隔墻和現澆中隔墻;按照中隔墻不同的結構受力情況,可以分為整體式中隔墻和分層式中隔墻。

1)直中隔墻施工方便,對隧道內施工相互影響小,但是存在局部應力集中現象,防排水工序較難施工;曲中隔墻施工工序較復雜,應力分布合理,強度、穩定性較好。2)預制中隔墻施工方便,施工工期一般較短,對預制件的拼裝效率和施工場地的條件要求較高;現澆中隔墻對施工場地要求低,施工中人力、物力利用率較高,施工投資較預制中隔墻低。3)整體式中隔墻往往用于雙拱隧道中,中隔墻厚度較薄,施工較方便,施工工期較短,但易產生施工縫,防排水較難控制;分層式中隔墻施工工序多,厚度可以較大,施工質量可以分層控制,防排水效果好。

結合本工程中隔墻的具體用途與地質環境條件,本工程采用現澆整體式直中隔墻。

3 中隔墻施工技術

通風斜井一般為隧道的附屬結構,因施工工期的要求,一般采用井口向井底開挖的方式進行開挖,開挖后進行初期支護,初期支護完成后進行中隔墻和二襯的施工。但是由于本工程運行的特殊性,在初期支護后進行二襯的施工,待二襯完成,達到設計要求后,由井底向井口進行中隔墻的施工作業。該工程中隔墻施工圖如圖1所示。

3.1 現澆整體式中隔墻施工難點

1)整體式中隔墻大多厚度較小,多為薄壁中隔墻,在中隔墻施工過程中的位置定位和厚度均一性的控制難度較大。

2)現澆中隔墻的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中隔墻的高度較高,混凝土在澆筑后,振搗,密實較困難。若振搗不均勻,往往在混凝土凝固后,產生麻面、蜂窩、孔洞和表面不平整的現象。

3)中隔墻頂部和底部的固定決定著中隔墻的受力均勻性和穩定性?,F澆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在頂部和底部不能完全與斜井的二襯和底板結合完整,影響中隔墻的穩定性和抗震性。

3.2 中隔墻施工工序

1)根據隧道斜井施工圖紙對中隔墻的位置進行定位,利用測繪工具對中隔墻高程進行確定、對中隔墻的軸線進行定位和校核。在分段進行支模,澆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后,派專業質檢員對澆筑的混凝土中隔墻進行軸線校核,防止在長距離澆筑混凝土中隔墻時發生偏差。在測定結果確定無偏差后,才能進行下一段的支模和澆筑工作。嚴禁專業質檢員以外的人員對中隔墻進行軸線校核糾偏工作或直接采用目測方式對中隔墻進行校核工作。

2)支模臺車的選擇和安裝。在斜井中隔墻的施工中,由于施工工作面的限制,人力資源和施工效率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選用支模臺車進行中隔墻的支模和澆筑工作。選用的支模臺車應具有以下特點:a.在結構上采用對稱式的支模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既可以充分利用通風斜井的寬度,也可以保證支模臺車的穩定,還能保證不同工種工人同時施工。b.通風斜井在隧道的施工期間還承擔著運輸棄渣的任務,在斜井中鋪設鐵軌,進行有軌運輸。支模臺車也應采用如此軌道式的移動方式,保證了在斜井中的移動效率,也避免了中隔墻的軸線偏差。c.在中隔墻支模澆筑過程中,采用機械提拉的方式對模板進行拉升,提高了施工效率。

3)中隔墻的固定。中隔墻的固定決定著整個中隔墻的強度、穩定性和抗震性。此工程中隔墻是在通風斜井二襯完成后由井底向井口進行中隔墻的施工作業。中隔墻施工先在通風斜井的頂部和底部進行植筋,再進行中隔墻鋼筋的綁扎工作。a.植筋時,首先進行頂部和底板表面的清理,按設計要求標示鉆孔位置、大小、深淺。鉆孔的孔徑一般需比植筋直徑大4 mm;使用電錘進行鉆孔,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用空壓機或其他設備將植筋孔內灰塵吹出。為保證植筋膠的作用效果,嚴禁使用高壓水對植筋孔進行清理。清孔時,首先將植筋孔擦拭干凈,再用棉絲封堵植筋孔口,防止灰塵進入植筋孔。b.鉆孔完成后,待成孔驗收合格后,開始進行植筋膠的灌注。在植筋膠灌入植筋孔內約1/3處后,按照設施施工圖紙要求植入B22鋼筋。植入時,鋼筋宜采用旋轉植入的方式,將孔內空氣排出,直到植入鋼筋周邊有少許植筋膠溢出時,停止植筋。c.植筋完成后,24 h內不得對植入筋進行擾動,保證植筋膠的固化。最后,可用千斤頂、錨具、反力架組成的系統作拉拔試驗進行檢驗,確保植筋達到設計強度要求。

4)植筋與鋼筋的搭接、鋼筋的綁扎。為保證中隔墻的強度和中隔墻的整體性,此工程施工中中隔墻鋼筋與植筋采用單面搭接焊的形式進行對接,根據JGJ 18—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相關條款規定,鋼筋的搭接長度大于22 cm,并對搭接結果進行驗收。通過單面搭接焊方式,既保證了鋼筋和植筋連接的強度要求,又節約了施工的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搭接完成后,中隔墻的頂部和底部均已固定,施工人員根據中隔墻施工圖的具體要求進行鋼筋的綁扎。

5)中隔墻的混凝土澆筑?;炷恋臐仓?,對模板臺車的模板安裝必須保證穩固牢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表面要光滑,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脫模劑,以保證中隔墻澆筑墻面時與模板的順利脫模,使中隔墻的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炷翝仓^程中,考慮到本工程中隔墻的厚度為30 cm,采用手提式振搗棒結合附著式平板振搗器共同振搗的方式以防止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導致產生氣泡、蜂窩麻面等不良現象。

6)中隔墻混凝土墻體的養護。此工程中隔墻長725 m,支模臺車分段進行支模澆筑工作。在澆筑1 d后,拆除模板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 d,以防止混凝土養護不合理,造成中隔墻的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從而產生蜂窩、裂縫、脫落、露筋等質量問題。在到達養護時間后,利用回彈儀對中隔墻強度進行測定,以達到設計要求。若未達到設計強度,及時查找原因,進行修補加固。

4 結語

1)根據供熱隧道中通風斜井在施工和投運期的不同用途,結合中隔墻的性質,提出了供熱工程中中隔墻的施工方式。

2)總結得出了中隔墻的不同類型和各自的特征,根據施工中隔墻的不同使用性質,選取不同的中隔墻類型。

3)結合此供熱工程中現澆整體式直中隔墻的施工步驟,通過控制支模臺車的選擇,中隔墻的固定和混凝土的澆筑等施工工藝,解決了本工程中隔墻因高度大,厚度薄而造成的施工質量較難控制的難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以為同類項同用途的中隔墻施工項目提供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植筋隔墻支模
基于主筋軸力長期監測的連拱隧道淺埋段中隔墻受力特性研究
高支模施工工藝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析
鍋爐中隔墻中間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處理措施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探討
混凝土結構四筋植筋粘結錨固性能試驗研究
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
混凝土結構多筋植筋的錨固性能試驗研究
植筋技術在舊橋加固中的應用
植筋梁中植筋端頭加設箍筋對梁受力性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