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三重價值觀

2018-10-24 11:03李青璇李艷
學理論·下 2018年8期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

李青璇 李艷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立足于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背景和對世界人民生存與發展現狀的現實考量,創造性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吁世界各國人民把握前途命運,攜手共創人類美好未來。這一理念包含三重價值:“仁愛”“和合”“義利”“誠信”等倫理價值、“重民”“天下”“大同”等政治價值、“親”“仁”“善”“誠”“義”等實踐價值。從三重價值維度揭示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深刻內涵,是理論和實踐的現實需要,為世界人民達成價值共識提供學理支撐。

關鍵詞: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倫理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實踐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001-04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1]。一方面,世界多極化格局逐漸顯現、經濟全球化成效斐然、社會信息化聯動發展、文化多樣化爭奇斗艷,各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利益的交織中日益加深。但另一方面,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也存在著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諸如: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區域政治動蕩不安、恐怖主義越發猖獗、國際難民流離失所、生態環境日益惡劣等等,人類社會面臨著共同的、復雜的、持久的挑戰。在充滿機遇又布滿荊棘的國際環境里,中國共產黨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謀求構建人類社會共生、共贏、共發展的美好藍圖。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內蘊著中華民族重情、講義、守信、尚和的倫理情懷,蘊藏著中國共產黨注重民生、心懷天下、構想世界大同的政治智慧,彰顯著牽引世界人民向著人類美好未來邁進的大國風尚,為全人類的發展貢獻良策。

一、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蘊著“仁愛”“和合”“義利”“誠信”等倫理價值觀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將其基本精神內化于人際交往、國際交流、處事原則的價值理念中,并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孔子的直、仁、忠、恕及義利思想,墨子的兼愛情懷,孟子的性善及養浩然之氣的豁達正氣,老子的無為之治的處世謀略等,以文化精神內化在中華民族的品格中: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探究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培育了“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古語云:“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易傳·文言》),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我們要尊重自然界存在的價值意義,同時也要對人類自身行為進行自我約束,倡導人與自然界的合序。中國古代不乏對天人關系的論述,例如,董仲舒認為:“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相處之情,植根于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共處的價值指南。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時,形成了講仁愛、尚和合、守信譽、重情義的價值理念。無論是諸子百家的爭鳴,還是思想的大一統,都是對處事原則和行為規范的表達。莊子在《天下篇》中稱贊:《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2]34,儒家六藝細化了對百姓重仁尚禮的情操培育,形成了立身立命的行為價值。具體而言,孔子主張仁愛,在他看來:“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保ā墩撜Z·陽貨》)孔子教給世人的是擁有仁愛之心,是學會恭、寬、信、敏、惠的做人原則與處世態度。孟子主張遵義,在他看來:“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孟子·離婁下》),羞恥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向善,應該以善的標準約束自身行為,并以義的導向規范價值選擇。墨子主張非攻尚和,在他看來天下之大害在于互相爭斗,而真正的趨利避害要做到以天下為愛、以君為忠、以親為愛、以利民為功等等。在諸子百家看來,世人應胸懷大愛、應崇尚和平、應講求義理、應遵守內心的價值底線。若身為君主,要能夠心系天下且心系于民;若身為百姓,則要心系于君且心系于情,那么,人與人之間便多一些愛,少一些紛爭。

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前,維護世界和平、恪守和平發展的理念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宗旨,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系是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的選擇,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的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是中國共產黨堅守的價值理念。中國共產黨莊重承諾:“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1],中國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禮義兼備的處世方式深深融入民族血液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盵3]和合理念,始終是中華民族構建國際關系的價值出發點。在國際交往中,無論國家之間國際地位、經濟實力、政治話語有多懸殊,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于做和平與發展的維護者和踐行者、共謀共搭共建世界大舞臺的倡導者和促進者。中國共產黨秉承著“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望親好,鄰望鄰好”“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真誠互助、世代友好”“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價值理念,積極構建和平穩定的國際伙伴關系,以仁與善的處事方法、以真與情的相處模式、以信與義的辦事原則,如春風般內化于國際交往的方方面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4],中國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尊重世界各國的道路選擇,并真心地沒有偏見地對待世界上的任何國家;“人之相知,貴在知心”[5],中國始終以相知相親的朋友身份筑牢友誼,并以真情對待世界各國人民;“互信不足,時有紛爭”[5],中國始終遵循以誠取信、以信守義的價值理念,做言而有信、信守諾言的大國,并以真誠換取世界各國的信任;“仁義忠信,樂善不倦”[6],中國始終秉持以義為先、舍利取義、公平正義的處事原則,堅決不做唯利是圖、損害世界利益、破壞世界秩序的事,并以真意維護世界的安定有序。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蘊著倫理價值觀,無論是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還是在處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上,始終秉持崇仁、重禮、守信的價值理念,堅持謀和、倡和、貴和的價值主張,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中促進世界的共贏;不僅是指引著中國治國理政的價值選擇,更蘊含著胸懷天下、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不僅內化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力支撐,更外化為構建和諧美好共榮世界的現實力量,為構建人類社會美好的明天奠定價值基礎。

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包含著“重民”“天下”“大同”等政治價值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盵1]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方針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對外交往的原則也始終致力于促進全世界互利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與眼光更是超越種族,致力于搭建世界人民謀求幸福生活的平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闡明的:“中國人歷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盵7]以人為本、重民、敬民、愛民、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政治價值觀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并成為指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對外交往、構建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價值來源。

自古以來,便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言論,中國古代哲學家對如何治理國家、維持天下秩序、構建大同世界有著深刻的見解。所謂“民者,君之本也”(《春秋·谷梁傳》)、“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好則體安之,君好則民欲之”(《郭店楚墓竹簡·緇衣》)、“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君與臣互為一體,民之哀樂是君主判斷世事的關鍵依據,民心所向更是政治興衰的關鍵所在。中國古代哲學家對此見解頗多。孟子認為,民心在社會治理與政權更替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他看來君主為百姓所設,君王應以德服人,國家一切的經濟和政治的制度都應為百姓所立,應切實符合百姓的訴求?!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民生關乎天下的得失,得其民便足以得天下,可見人民的價值意義所在。在荀子看來,“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大略》),君主承擔著兼濟天下、顧全百姓的重任,君民關系就好似水與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而富民與惠民政策必不可少,例如:“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富國》),提出君主應體恤民情、心系民眾,深切感受百姓之疾苦的思想??梢?,民生、民情、民意是歷代君臣關注的焦點,以民為本的政治價值觀正是在歷代王朝治理中探尋而來。除注重民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蘊含著天下情懷,是家、國、天下共生的價值理念,更是中國歷代君王遠大的政治抱負?!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天下包含著國家,國家由一個個家庭組成,每個家庭成員便是天下的一員,每個人的社會行為便深深影響著家庭的和睦甚至影響社會的安定。墨子倡導兼愛、非攻,追求的是和平和睦的生活狀態,在他看來:“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中,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保ā赌印ぜ鎼壑小罚┚计毡樽非蠛拖蛲氖菢嫿ㄈ伺c人互助互愛、家與家的和諧友善、國與國的和平安定有序,一種沒有紛爭、沒有饑餓、美美與共的社會狀態,這是中華民族崇尚和平以及追求天下大同的價值訴求?!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以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天下情懷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并外化為行動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內蘊的政治智慧深深啟迪著中華兒女,是中華民族在自奮自強的實踐探索中的價值指引,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實踐經驗。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表明中國共產黨倡導構建的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追求世界和諧安寧、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社會充滿信任與愛的國際新秩序,這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政治哲思,更彰顯著對世界人民的關懷以及對未來世界圖景的思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盵8]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以民生為出發點、以保障世界人民的利益訴求為抓手、以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為愿景,真心實意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盵9]當今世界貧富差距懸殊、區域政治不穩定的因素猶在,難民流離失所的現象觸目驚心,顯而易見的是人民對和平、發展、民主等訴求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中國共產黨誠邀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縮小世界的經濟發展差距,進而拉動世界經濟的整體復蘇與發展。同時,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維護世界人民公正合法的權益,堅決抵制冷戰思維、零和思維、強權政治甚至恐怖主義,而倡導構建平等對話協商的政治交往平臺,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交往新路,堅決維護世界正義,切實遵循世界人民的價值追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正所謂‘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10]各國政府應端正政治發展理念,攜手守護世界和平,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三、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踐行著“親”“仁”“善”“誠”“義”等實踐價值觀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不僅需要發揮方針政策的引領力,更需要切實對倫理價值觀和政治價值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在實踐中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召力與凝聚力。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設,再到絲路基金的設立等,中國逐漸與世界相連,地區、洲際與世界相連,切實將發展與合作落到實處。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超越的是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宗教信仰之間的障礙、隔閡、紛爭和沖突,尋求構建世界范圍內的共生、共利、共贏、共享的狀態。

中華民族自古傳承的價值理念規范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行為方式,影響著國家間的交往方式,是踐行中華文明的實踐指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價值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追溯:一是個人層面,中國古代注重培育個人的道德修養,提升個人的道德境界,個人修養是夯實國家社會向上氛圍的文化基石?!抖Y記·大學》中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币雽崿F天下太平的社會景象,最根本的是提升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做到格物致知。因為,只有個人保持清醒的頭腦與認識、降低自己的欲望與貪念,才能夠辨清是非;只有真正做到誠以待人、誠以待己、斷惡修善,才能夠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只有人人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家庭才會圓滿、國家才可安定有序、世界才能陽光和煦。那么,何以修身?如何在實踐中提升道德水準?孔子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以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保ā墩撜Z·學而》)在孔子看來,對待父母要孝、對待兄長要悌;做事要謹慎、為人要守信;心存善念、愛護眾人,更要親近敬重有德望的人,這樣才能守住道德底線,提升道德素養。老子贊賞仁、信、善、無私的高貴品質,更宣揚一種與世無爭的道德情懷,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只有為人大度、嚴守誠信、唯德無私、心胸寬廣,才能成就大業。那么,爭做德才兼備之人以及對社會有貢獻之輩,個人就要培育孝親敬長的品性,即“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從心底里培育尊親、孝親、敬親的情感理念;待人接物上要做到“仁者愛人”,以寬容友愛之心,誠以待人,言而有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注重內心修養的養成,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獨善其身、兼濟天下,毫不動搖自身的意志品質,彰顯“君子以自強不息”且“養浩然之氣”的慷慨豪情。二是在國家層面,中國古代歷代君主踐行著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價值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維護地區安穩,也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太平盛世,國家交往的道德情懷是推進國家治理的政治智慧。中國古代倡導構建天下一家的價值理念,宣揚“王者無外”(《公羊傳·隱公元年》),即倡導對天下百姓以及其他國家種族一視同仁的價值情懷。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天下一家的價值理念呢?《禮記·中庸》中指出:“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尚和是構建和諧社會必備的品質,這種“和”的理念包含著對國家間差異性的尊重,只有國家打開豁達之門,才能構建共榮的和諧世界。具體而言,國之君主要培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西銘》)的濟世抱負,要提升“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11]6-7的價值境界,要實施“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尚書·堯典》)的德政理念,更要注重“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的文明交往方式。在天下大同的理念指引下,自覺規范國家治理及國際交往行為,真正做到恪守職責、善守承諾、尊重差異、崇尚和平、兼濟天下。

“中華文化追求的仁愛尚德、謙恭自省、敏而好學、止于至善”[5]的理念,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行為方式和價值選擇。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在指導方針的制定上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政策方針的落實上同樣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方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得以延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摒棄冷戰思維與強權政治而倡導平等協商、和平對話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需要和平、愛好和平,也愿意盡最大努力維護世界和平,真誠幫助仍然遭受戰爭和貧困煎熬的人們。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發展的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動之中?!盵12]中國希望世界各國可以加入到構建和諧美好的世界中來,這正是和而不同、和諧共生價值理念的運用。在深化外交戰略布局中,中國始終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亞洲和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事業沒有終點,只有一個接一個的新起點。中國愿同五大洲的朋友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造福亞洲和世界人民!”[13]這正是對親仁善鄰、謙恭仁厚、協和萬邦價值理念的踐行。在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時,中國堅持正確的義利觀,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做到義利兼顧,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積極努力地尋求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做到在“政治上,要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經濟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長遠,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盵14]這正是對伸張正義、利義并舉、以義為先價值理念的貫徹。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大力發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建絲路基金等,為世界搭建了平等交流、互惠互助、合作共贏、共同進步的平臺。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生動踐行了“以和為貴”“與人為善”“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情操,秉承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理念,將“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為民意識落到實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信在世界各國攜手共進中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習近平.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3-

04-08.

[4]習近平.做同舟共濟的逐夢伙伴[N].人民日報,2014-09-

17.

[5]習近平.深化合作伙伴關系 共建亞洲美好家園——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5-11-08.

[6]習近平.攜手消除貧困 促進共同發展[N].人民日報,2015-

10-17.

[7]習近平.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一七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7-01-01.

[8]習近平.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15.

[9]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29.

[10]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

[11]康有為全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6-7.

[12]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

[13]習近平.攜手推進亞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N].人民日報,

2010-04-11.

[14]習近平.共創中韓合作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07-05.

猜你喜歡
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中國言說的路徑與民族國家電影實踐及其走向
標題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