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綜述

2018-10-24 11:03祝玲玲艾志強
學理論·下 2018年8期

祝玲玲 艾志強

摘 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流派。近年來,隨著生態問題的不斷升溫,國內外學術界對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研究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格局。學者們圍繞著技術批判理論、生態政治建構這兩個維度展開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與探索,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為我們厘清相關概念和理論問題,進一步從其他視域探析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與參考。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技術批判;生態社會主義社會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041-03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支流,產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它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基礎上,研究當代生態問題的哲學流派。梳理和分析國內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相關文獻可以發現,目前學術界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的探索主要聚焦于資本主義技術批判和生態社會主義的建構這兩個方面。

一、國外研究現狀

當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研究在國外學術界引起了較為廣泛的關注,根據收集到的文獻顯示,其理論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國的《資本主義、自然和社會主義》和英國的《社會主義紀實》這兩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上。經過認真研讀發現,目前國外學者對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探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控訴了當前生態退化的“技術原罪論”,揭露了導致生態危機與技術異化的真正根源。英國學者Joel kovel表示:“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強調當前的技術異化與生態破壞是由資本主義的本性所造成的。資本的本性在于它的價值規律與不斷積累所必需的交換價值原則,它給予一切以貨幣價值,因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任何東西都可以被用來交換?!盵1]2-3印度學者Saral Sarkar也十分贊同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的技術觀,他認為:“技術的異化內在于資本主義的制度中。根據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福斯特的論述,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技術革新只會導致對自然資源的不斷壓榨以及憑借技術壟斷帶來的‘生態帝國主義?!盵2]54

二是探析了實現技術生態轉向的生態社會主義形態,并具體剖析了實現這一社會形態的理論指南、變革力量及內容轉向。第一,在理論指導上,國外學者主要圍繞北美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福斯特的論述。學者Paul Burkett指出:“根據福斯特的分析,雖然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為生態社會主義提供具體的藍圖,但是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從生態視角抨擊資本主義、指導革命性社會實踐、建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完整與科學的理論指南?!盵3]127Alan Rudy 也認真分析了福斯特的技術觀,表示:“憑借具體闡述馬克思人與自然間‘物質變換斷裂理論,福斯特明確表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是一個以實踐為基礎,以探析人與自然間相互聯系,建構生態政治形態的理論指南?!盵4]62第二,在變革的力量上。學者Patrick Bigger 提出:“根據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的論述,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未來取決于一種‘紅‘綠力量的結合,如果沒有綠色分子即生態主義者和紅色分子——生態馬克思主義者間的聯盟運動,那么通往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將會是一種孤立無援且終將毀滅的道路?!盵5]3Victor Wallis 則認為:“在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為了建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生態馬克思主義者除了尋求與生態主義者的聯盟外,還應建立與生態女權主義者的聯盟?!盵6]107第三,在社會具體內容的轉變上。Joel Kovel主張:“根據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的論述,在價值觀上,必須以長期集體的人類中心主義來代替資本主義短期個人的人類中心主義;在生產方式上,則以平衡生態系統的生產方式來取代資本主義利潤取向型的生產方式?!盵7]12-14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對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研究則主要集中于技術批判理論及揚棄技術異化的途徑這兩個方面。圍繞著技術與價值觀、技術與制度這兩個維度來批判資本主義技術、揭示當代技術異化的根源,并在此基礎上強調實現生態價值觀以及社會制度的雙重變革是克服技術異化的根本出路。

首先,對生態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的探究上,國內學者主要從哲學價值觀及資本主義制度這兩個視域來論述。

第一, 從價值觀批判的維度上,王雨辰詳細研究了萊斯關于“控制自然”的觀念,強調:“在資本主義‘控制自然觀念的指導下,人類喪失了對自然的崇敬,致使自然淪為了純粹滿足人類非理性欲望的對象,技術則成為人類用以控制自然使其為人類服務的工具?!盵8]76俞吾金和陳學明也主張:“萊斯認為造成技術異化的真正根源是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沉淀在人們思維中‘控制自然的意識形態,并且在此意識形態下,技術不但成為控制自然的工具,而且通過操縱需求轉化為對人的控制?!盵9]633國內學者除了從萊斯“控制自然”的意識形態入手來批判技術外,還從探究生態馬克思主義者本·阿格爾的消費主義價值觀著手。趙志強在解讀阿格爾的異化消費理論時,認為在阿格爾看來,“資本主義社會為了獲取利潤與維護統治的合法性,在社會中大力弘揚消費主義價值觀,誘導人們將占有商品的多寡作為判定自身的幸?!盵10]12,由此導致了人們將目光聚焦于提高技術水平來供應源源不斷的商品上,以致最終帶來了技術的非理性運用。

第二,從社會制度的批判維度上,國內學者主要圍繞資本主義制度下技術所具備的經濟和社會政治功能這兩個方面來探究。其一,資本主義制度下技術的經濟功能。孫偉強調:“福斯特認為,為使等量資本贏取更多的利潤,資本家會借由技術發展來提高資源的使用率,但是在利潤與資本無限增值原則的制約下,生產規模的擴張必定一刻也不會停息。由此,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的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所造成的只會是資源消耗總量的增加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盵11]24郭劍仁則主要從詮釋福斯特人與土壤的“物質變換裂縫”維度著手。他認為:“結合馬克思對‘物質變換裂縫的論述,福斯特提出資本主義在利潤的驅動下,雖然會帶來生產技術的創新,但是憑借技術發展造成的卻是土地營養的流失與對勞動者生產技能的掠奪。因此,人與土地間和諧的物質變換,出現了無法彌補的‘物質變換裂縫?!盵12]147-148其二,資本主義制度下技術的社會政治功能。國內學者對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的技術政治功能論研究主要集中于闡明高茲所持的技術選擇=政治選擇的技術批判理念。趙世琳在剖析高茲的《生態學和政治》一書后,強調:“高茲把技術明確分為兩種,其一是資本主義社會選擇的核技術,它以為資產階級盤剝自然和強化獨裁統治服務;其二則是社會主義社會選擇的溫和性與分散性兼容的技術,它服從于人類的統治,并為實現人類的解放服務?!盵13]961

其次,在明晰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弄清導致技術異化的原因后,國內學者還積極探究了生態馬克思主義者克服技術異化、實現技術發展的生態政治策略——實現價值觀與社會制度的雙重變革。

第一,從價值觀的變革維度上,學者們主要聚焦于萊斯和阿格爾的技術理論。鄭選梅指出:“為了揚棄技術的異化,萊斯認為必須重新解釋‘控制自然的觀念,即它的內涵在于倫理或道德發展,而不是科學或技術的革新?!盵14]10吳苑華在文章中也分析了萊斯的技術觀,認為萊斯通過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控制自然”觀念的最終演變——控制人的需求觀念,明確提出為了改變技術的非理性運用,必須發展以“越少越好”來代替資本主義社會“越多越好”的需要觀,從而實現技術由片面追求商品數量的增加轉化為質量的提高[15]77。趙卯生和楊曉芳則對阿格爾的新需要觀進行了細致勾畫,他們提出:“在阿格爾看來,在消費主義價值觀的倡導下,目前消費領域的生態危機已經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領域的經濟危機,因此,解決資本主義技術的異化問題就應該在消費領域中進行,并且可以憑借‘期望破滅的辯證法這一動力,引導人們重塑需要理論即指引人們到勞動中尋求滿足與幸福,以此來取代業已流行的消費主義幸福觀,從而實現技術的正常發展?!盵16]85

第二,從社會制度的變革維度上,國內學者主要圍繞生態馬克思主義者佩珀的觀點進行闡述。陳食霖通過剖析佩珀的生態社會主義思想,主張:“佩珀強調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工人-環保同盟為群眾基礎,達到最終變革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生態社會主義社會,才能最終克服技術的異化?!盵17]24蔡華杰在文章中也探索了佩珀的社會變革戰略,并對其倡導建立的生態社會主義社會進行了較為深刻的論述?!笆紫?,在價值觀上,較之資本個人主義的人類中心論,生態社會主義采取的是長期集體的人類中心主義,不但拒絕將自然神秘化,而且也反對把自然工具化。其次,在經濟模式上,與資本主義實行的等級勞動分工制和謀取利潤的原則不同,生態社會主義社會建立在自愿勞動與滿足人類需要的基礎上,因而技術不但提高了社會的生產力,也調和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最后,在政治上,廢除資本主義高度集權的官僚體制,代之以基層民主管理模式,讓公民直接參與決策與管理過程,真正成為勞動的主人?!盵18]37

三、研究現狀評價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當前學術界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技術批判理論的解讀上,學者們通過對生態馬克思主義者著作的深刻解讀與認真梳理,圍繞著價值觀和制度兩個維度較為全面地闡述了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技術批判理論。進而揭露出資本主義制度和價值觀念的非正義性是造成技術異化和生態危機的根源,明晰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技術運用不是矛盾關系,從而避免了將技術發展與生態保護對立起來的反人道主義做法。這些理論成果對于我們厘清技術異化的根源,清晰把握生態馬克思主義者所倡導的克服技術異化、實現技術生態化發展的理論奠定了良好基礎。

盡管國內外學術界對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研究依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對實現技術生態化轉向途徑的解讀不夠具體、詳細。目前學術界對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所倡導的實現技術正?;?、生態化發展的途徑剖析主要集中在理論中的價值觀維度、制度維度轉向這兩個方面,而對其著作中所包含的經濟維度,技術類型轉向方面則關注不夠,缺乏一個整體性的系統反思。

另一方面,我國學術界對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生態轉向理論研究缺乏對其現實意義的深層次剖析,更多的是從理論上對其技術生態轉向理論進行分析,而在如何把其開創的理論論題與中國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相聯系,把握其理論成果對于我國實現技術生態化、綠色化發展的啟示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對其技術生態轉向理論不足之處的超越方面還缺乏一個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Joel kovel.Thingk like an ecosocialist[J].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9:4(2008).

[2]Saral Sarkar:Eco-socialism or eco-capital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humanitys fundamental choices [M].Lodon and New York,2009.

[3]Paul Burkett.Marxs ecology and the limits of contemporary ecosocialism[J].Capti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2:3(2001).

[4]Alan Rudy.Marxs ecology and rift analysis[J].Capti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2:2(2001).

[5]Patrick Bigger.Different hues of red and green[J].Capti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5:3(2013).

[6]Victor Wallis.On marxism,socialism,and ecofeminism:continuing the dialogue[J].Capti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9:1(2008).

[7]Joel Kovel.Ecosocialism,global justice ,and climate change[J].Captialism Nature Socialism,vol.19:2(2008).

[8]王雨辰.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9]俞吾金,陳學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10]趙志強.生態批判與綠色解放:本·阿格爾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核心思想探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

[11]孫偉.福斯特的科學技術觀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12]郭劍仁.評福斯特對馬克思的物質變換裂縫理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2).

[13]趙世琳.“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多維視野—安德烈·高茲的生態重建理論探析[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0(6).

[14]鄭選梅.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及其出路—評威廉·萊易斯的科技觀[J].宜春學院學報,2009(31).

[15]吳苑華.從自然生存到技術生存再到生態生存—威廉·萊易斯的“控制自然”理論之生存生態論旨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12).

[16]趙卯生,楊曉芳.阿格爾建構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四重維度[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8).

[17]陳食霖.將社會正義推進到生態學的馬克思主義—佩珀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評析[J].國外社會科學,2010(1).

[18]蔡華杰.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危機的現代闡釋——《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文本解讀[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