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哲學的價值”

2018-10-24 11:03李異雷
學理論·下 2018年8期
關鍵詞:羅素

李異雷

摘 要:羅素認為,哲學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它的社會功用,而在于影響學習哲學之人的生活,在于為主體提供精神食糧。哲學的不確定性為哲學的價值提供可能,在不確定性中去追求哲學的價值。通過懷疑的哲學態度和沉思的哲學方法可以實現自我的擴張,成為真正自由的宇宙公民。羅素從知識論角度系統嚴謹闡述了哲學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尋求具體確定的答案,而在于這些哲學問題本身。羅素從純粹知識論角度對哲學價值的分析是一種抽象的表達,對于哲學在反映時代問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思維方式的培養等方面的價值并無詳細論述?!盁o用乃為大用”,這或許就是哲學價值的獨特之處。

關鍵詞:羅素;哲學無用論;哲學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090-02

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教授認為,我們當代一些大學生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單純追求個體私利的“利己主義者”就更是司空見慣,伴隨著這一現象“哲學無用論”的聲音也越來越高?,F實的人們總是站在功用的立場來衡量和評價一切,“哲學無用論”充斥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哲學家首要的任務就是發現并闡釋哲學的價值所在,重拾哲學自信,重新確立哲學的地位。羅素同樣也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對哲學的價值進行了系統剖析。

一、羅素談“哲學的價值”

羅素在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一書的最后一章中對“哲學的價值”進行了總結論述。在這一章節中,羅素從許多人對哲學的懷疑入手,分析了產生這種懷疑看法的原因有二:其一,錯誤的理解人生的目的;其二,不理解哲學所要達到的目標。緊接著就從四個角度詳細論述了哲學的價值。

(一)哲學為心靈提供食糧

談到價值,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實用性(直接現實的價值),然而,羅素認為:這種實用性卻是哲學所沒有的,要談哲學的價值,我們首先必須擺脫“現實”的人只承認物質需要的實用性而忽略精神食糧作用的偏見。只有在擺脫了這種偏見,承認心靈和精神發展的重要性的情況下對哲學的研究才是有價值的。在羅素看來:哲學的價值不在于它的直接現實性,而在于它的間接抽象性,在于對人們心靈境界的提升。

(二)哲學的不確定性

相對于具體科學而言,哲學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哲學和具體科學一樣,其目的都是對知識的渴求。然而,在對于知識的態度方面而言,兩者就出現了分歧:具體科學研究者對于知識的態度往往是肯定的、是細致的;相反,哲學家就不會給出像具體科學一樣細致肯定的回答,而會得到不確定的答案。在羅素看來,出現這種分化的原因在于:哲學為具體科學開啟大門,在研究哲學問題的過程中,一旦一門知識能夠達到確定性的結論的時候,這門知識就不再稱為哲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具體科學。

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發展提供一個方向和目標。哲學不確定性的知識是相對于具體科學肯定的知識而言的。羅素列舉了大量形而上學所設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人類知識還不能夠給出肯定的答案,正因為如此,哲學的一部分責任就在于解決這些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不能畫地為牢,必須打破肯定的知識的限制,使人類知識不斷向前發展,這也是哲學的一大價值所在。所以,保持哲學的不確定性是非常必要的,在不確定性中追求哲學的價值。

(三)哲學的態度

如羅素在書中所言“要想做一個哲學家就必須鍛煉得不怕荒謬?!盵1]哲學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們擁有一種懷疑的哲學態度。一方面,保持好奇心。北宋張橫渠有言:“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哲學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哲學存在于我們身邊的萬事萬物中。于無疑處有疑,保持懷疑一切的哲學態度、保持“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使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不言自明”的事物和道理產生疑慮,對于一些最平常不過的問題產生深入思考。另一方面,遠離個人世界的狹隘。通過這種懷疑的哲學態度,我們可以遠離一些常識的獨斷、個人的偏見和人類知識的局限,走出追求本能興趣的狹小的個人世界,走入廣闊、未知的外部世界,擺脫本能和習俗,擴展思想,極大地拓寬知識范圍。

(四)哲學的沉思

1.心靈的擴張(真理知識的獲得)。在羅素看來,通過哲學的沉思可以走出個人世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偉大、更自由。在哲學的沉思中實現自我的擴張。獲取知識的過程也就是實現自我擴張的過程,要獲取真正的知識,就不能事先給物質定性,不能摻雜個人的主觀目的,不能自我獨斷,應該遵循事物本真的性質。知識是自我和非我的一種結合,在哲學的沉思中,從非我出發,通過非我的偉大,自我的范圍也隨之擴大。所以,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會從非我出發,關注事物本身,擺脫自我障礙,實現自我的擴張,才有可能實現自由的心智。自由的心智是像上帝一樣進行觀看,超越個體認識的偏見和時空限制,純粹追求知識(真理)。自由的心智更側重于追求抽象的和共相的知識,原因在于:感官的知識必定依賴于個人的觀點、依賴于人本身的感官,容易歪曲客體本身的知識。所以,共相的知識較感官的知識更自由和公正。

2.行為和感情的擴張(真理知識的影響)。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世界萬物都有關于它的真理的知識,通過哲學的沉思可以追求真理的知識,實現心靈的擴張和對自我的超越,達到自由的心智。心靈在哲學沉思中的自由和公正同樣會以某種形式保持在行為和感情的世界中,通過對心靈的改變,行為和感情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哲學的沉思對人的影響(客體-心靈-行為和感情)是由外到內再到外的、是徹底純粹的,羅素知識論中的這種認識過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認識的兩次飛躍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之處。

(五)總述

最后,羅素對哲學的價值進行了總結性說明:哲學的價值在于提出這些問題本身;這些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于事物的概念,豐富心靈的想象力;通過哲學的沉思,心靈會變得更加偉大,會與哲學所沉思的宇宙聯系在一起,實現心靈境界的提升,成為“宇宙的公民”。

二、對羅素“哲學的價值”的理解

羅素對哲學價值的陳述主要目的是對功利主義者對哲學的懷疑和刁難的回駁,因此,羅素的側重點就在于突出哲學與功利性相對的非功利性價值,即:對作為主體的人的精神方面的價值(認識能力和認識范圍的擴展;精神境界的提升)。為了理解羅素的觀點,就有必要解釋以下幾個概念:不確定性、知識、宇宙公民。

羅素談及的“不確定性”是哲學本身的一大特性。哲學所提出來的問題一般無法追求其確定性的答案,只能通過現有知識范圍盡可能去理解和解釋。維特根斯坦用“不可言說的東西”和“可以言說的東西”區分了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對于不可言說的,人們必須保持沉默。對于同一個哲學問題,歷史上不同的哲學家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不是這些答案,而是這些問題本身的價值和哲學家們思考的角度以及所運用的方法。正是這些哲學問題促使人類保持懷疑、批判、創新等哲學態度和精神;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邏輯分析法、實驗法、歸納法等也應運而生。

哲學也是一門關于“知識”的學問。羅素所談的知識類型有:關于事物的知識;關于真理的知識。關于事物的知識又包括:親知的知識和描述的知識兩種。在羅素看來,親知的知識是片面的、機械的、容易受自我主觀的影響,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相反,描述的知識較之親知的知識更可信。然而,通過描述而得到的關于事物的知識必然有真理知識為前提,描述的知識同樣也離不開親知的知識,任何描述的知識究其根源都必然是由親知的知識組成。新實在論者培里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認為:在任何認識關系中,主體和客體不可能完全分割;在認識過程中我們無法認識未被認識的事物?!白晕抑行睦Ь场北砻魅魏握J識都必然以自我為起點,是自我通過一種認識方式對某種事物的認識,認識過程存在著不可克服的主觀性。羅素的知識論并非要脫離自我主觀來認識事物,而是盡可能地減少在認識過程中摻雜個人偏見,他的最終目標是追求真理的知識。

羅素的“宇宙的公民”思想與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頗具相似之處:兩者都以提升人生境界,達到對自我的超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為目的;兩者在實現目標方法上存在差異:羅素通過對外界知識的獲得來實現自我認識范圍的提升(轉識成智),然中國儒家思想則側重于通過內求的方式達到道德境界之提升(止于至善)。

綜上所述,羅素對哲學之價值分析漸已明晰:羅素開門見山,指出哲學真正的價值不在于社會功用,而在于影響學習哲學之人的生活,在于為主體提供精神食糧;訴諸哲學的“不確定性”中去追求哲學的價值;因為哲學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保持懷疑的哲學態度和沉思的哲學方法,實現自我和非我的擴張,自我思想、行為和情感的擴張。羅素將哲學的價值訴諸“為人類提供精神食糧”,突出了哲學對人最主要的價值所在,但是僅僅從純粹知識論的角度對哲學的價值進行論述,對于哲學在其他方面的價值并未提及。

羅素強調的主要是哲學的非功利性價值(間接抽象的價值),然而,哲學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功利性”的元素(直接現實的價值)。例如:哲學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價值?!叭康恼軐W都是以時代性的內容,民族性的形式和個體性的風格去求索人類性的問題,因而總是一種歷史性的而非超歷史性的思想”[2]。任何一個時代的哲學都是產生于現實的社會中,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而引起的思索和反思。哲學能夠對自我時代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正是因為哲學的這一時代性特征使得哲學在一定程度可以推動社會歷史的進程。哲學是一門關于自然、社會以及人本身的學問,哲學的任務在于揭示客觀世界的一般規律、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幫助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哲學作為一種世界觀,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和把握世界;同樣,哲學也是一種方法論,通過方法論的指導來對世界進行改造。哲學的又一價值就在于培養人們“哲學的思維方式”。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有這樣的論述:“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盵3]哲學是一門反思的思想,在哲學的反思過程中,哲學的思維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判性和創造性的哲學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可以有效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

最后,借用張汝倫教授的一句話來凸顯哲學的價值和學習哲學的重要性:“一個民族如果想要被人尊重,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就一定要有哲學思維,一定要學習哲學。人類如果想要前進,就要不斷超越自己,而只有擁抱哲學,才能達到這個境界?!?/p>

參考文獻:

[1]羅素.哲學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12.

[2]孫正聿.“哲學就是哲學史”的含義與意義[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

[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羅素
兔子坡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我就是他們要保衛的那種文明
我就是他們要保衛的那種文明
我就是他們要保衛的那種文明
漫畫
羅素:是誰影響了我的哲學之路
幸福自知
羅素的坦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