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術創新視角探討中國文化的發展

2018-10-24 11:03王子文
學理論·下 2018年8期
關鍵詞:學術實踐創新

王子文

摘 要:中國學術的創新,關系到中國文化的繁榮之路,隨著人類經濟的發展、社會問題的增多,某個單純的學科可能很難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學術創新的研究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本文以“理解和把握當今的社會現實”為切入點,推進以“社會現實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科學把握實際,緊密結合實踐,大力引導和推動跨越學科的交叉研究,促進對學科的綜合研究發展,不斷進行創新,通過綜合體現出各個學科的自身優勢,把握住重大現實問題,密切關注學科前沿問題研究的水平,加強學術創新方法的研究,共同擔當起繁榮中國文化發展的偉大使命。

關鍵詞:學術;創新;實踐;文化

中圖分類號:G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180-02

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缺乏理論思維的研究,人類的思想精神是其歷史發展過程中最美麗的花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批示,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魂,文化興衰蘊含著一個國家的內在實力,要堅持學術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的活力,繁榮中國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一、創新發展的現實性問題

現今社會科技的進步,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經濟越來越繁榮,人們物質、文化財富極大豐富,同時人們對于所追求的物質財富與文化財富也產生了新的要求。正因為這些新的發展和需求,催生出了當代人類社會新時代,網絡信息的共享化以及現代經濟的全球化。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形態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革,在這蛻變的過程中,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都出現了一系列的新的變化。

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使得大眾文化的發展水平很高,因此在相對程度上,使人們在社會中的文化與身份的差別變得弱化。但事實上,當前社會的組織和結構變得更加復雜,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年代都更呈現出相互交融、一體化的發展趨向[1]。在經濟領域里,包含著文學作品的創作和影視產業的發展;在文化領域里,也同樣會形成文化產業鏈;在國際政治、國際交往中體現的各民族的意志等等……這些現實問題都足以說明了當今人類社會所呈現出的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的趨勢。無論是全球性的問題,還是我國所處的當前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問題,這些社會現實問題,都包含著一個共同的特征——交融性。面對這樣復雜的趨勢,種種學術發展的跡象來分析,任何一個學科都很難從自身給出完美的答案,都難以單獨地去解決人類面對的文明沖突、生存環境困擾等問題。綜合化和現實化已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基本趨勢,這也是人類社會實踐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在這樣復雜的背景之下,學術發展的研究就要在多方面進行創新的發展。以“放眼和把握當今的社會現實問題”為切入點,推進以“社會現實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符合學術創新發展的趨勢,是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根本方法,更是繁榮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2]。當前中國發展正處于戰略機遇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露。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以及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奮斗進程中,出現了各種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性問題,這些問題都深刻反映出社會實踐對理論創新的需求,預示了社會科學發展的開拓方向。我們的學術理論十分冗雜,因此迫切需要“高質量的,能為社會決策服務的,能夠真正地解決社會現實矛盾的、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夠提供高效的智力支持,如何能夠發揮社會智囊團的強大的生命力,解決這些現實問題,是時代的要求。

為了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與矛盾,當今中國的學術發展一定要實現創新,學術理論的研究能否真正著眼于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能否做到以“放眼和把握當今的社會現實問題”為切入點,關系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問題,關系到我國學術創新的發展水平,更關系到我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文化的核心就是在于學術的創新,知識的創新,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以信息與知識為主導的時代,我們所推崇的創新就是知識的創新,學術的創新、系統理論的創新。用新的學術理論去解析社會的現實問題,社會的現實問題推動著學術理論的發展,使學術理論的創新獲得了巨大的機遇,為學術理論的創新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對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具有強大的引導作用和帶動效果。

二、創新發展的實踐

“學術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其本質上說就應當是創新的發展。那么,想要進行實踐,想要繁榮文化,通過以學術創新的視角來探討,學術的研究要通過探究和發現在理論上或技術上事物之間的聯系,真正認識到事物的結構和規律上的新理解和新組合,因而,在本質上已經內在的包含著創新。建設建立創新型國家,堅持文化的繁榮,堅持學術的創新,在理論的創新科研進程中,著眼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著眼于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發揚具有創造性的學術研究,繁榮中國文化[3]。

伴隨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與經濟的騰飛,創新中國學術,繁榮中國文化的發展。一是要注重實踐,要準確地把握社會實際,以社會現實問題為研究方向,不斷進行學術創新。二是要注重跨學科的交叉研究。促進學科之間的綜合,并通過這種綜合體現出各個學科自身的優勢,同時要瞄準重大現實問題和學科前沿問題研究的水平,這是發展中國學術,繁榮中國文化的必由之路。

注重規范性和綜合性。學術、文化的規范性就是要保證學術內在的自覺和自主,降低學者之間合作與科研的成本,建立完整的,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則體系。嚴格的遵守學術在實踐中形成的規范,始終保持學術活動在專業化水平中進行,學術要遠離政治和經濟的之間的利益關系,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學科之間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綜合性。種種發展的跡象都表明,任何一個學科都很難從自身給出完美的答案,單憑一個學科的力量已經很難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任何一門單獨的學科都很難解決現今人類所面對的各種沖突以及生存環境等問題。因此學科之間需要積極借鑒其他學科的知識和優勢。如何以專業水準跨專業,跨學科地研究現實問題是創新發展的至關要素,學術發展的綜合化趨勢,實質上是源于整個社會生活本身而決定的,它不僅適應了時代的要求,更符合了人類實踐發展的要求,從而真正做到了學術和文化本身的創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建設。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就要注重對社會上重大的現實問題的分析。遵守規范,不僅表現在學術自身的立法,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文化上的創新,創新就是要對新事物、新活動進行新的實踐和描繪。中國在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為了實現人類的共同發展而進行偉大的實踐,其中包含著多重的新實踐、新探索、新經驗,對這些新的理論繼續進行準確、全面的建設,是中國創新的必由之路。因此,以“理解和把握當今的社會現實”為切入點,推進以“社會現實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大力引導和推動跨越學科的交叉研究,實現對學科的綜合研究發展,不斷進行創新,大力促進中國學術以及中國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三、繁榮文化的意義

恩格斯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盵4]因此,那種依靠單純的引進抑或是照搬西方的概念和理論體系,人云亦云,既不能正確的剖析中國的實踐,更不能指導未來的發展。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的學術文化體系是勢在必行的。學術的創新,不僅關系到中國學術研究的原創水平和中國文化尊嚴的問題,更關系到中國學術文化的繁榮之路,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繁榮發展中國的文化,擔當起推動中國文化發展的偉大職責。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必然的。伴隨著國人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國產品也大量的走向世界,大量的中國制造逐漸演變成中國智造,寬廣得“中國市場”和豐厚的“中國機會”充分的滋養著世界,“中國的道路、經驗”以及“中國模式”在全球備受關注,中國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廣,中國的歷史地位越來越重要,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中國的文化走向世界,中國的聲音鏗鏘有力。

正是因為當代中國的學術,致力于對社會現實問題的研究,致力于全體人類的發展,因此,當代中國的理論被世界所矚目。首先,它提供了一種全球的視野。中國永遠不會關閉對外開放,堅持合作共贏是我國的信念和態度,不斷推動與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符合時代的主題,一帶一路的政策充分體現出我國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堅定信念。其次,它提供了一種創新思維。創新就要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之上敢于突破常規,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開創新的發展路徑,堅定地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充分體現了我國對馬克思主義和對社會主義的理解邁入新的境界。最后,它提供了一種治國方略。當代中國的創新理論,是嚴密有序、高??茖W的治國方略,它包含了治國理政的思維邏輯,實操層面上的計劃和程序。各項重大方針政策,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創造出了為世界所矚目的發展奇跡,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制定發展戰略等方面提供了諸多的借鑒。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我國對文化發展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的高度,報告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我國文化領域中的工作:第一方面是要牢牢握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第二方面是培育和踐行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第三方面是加強我國思想道德的建設,第四方面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文藝,第五方面是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共同發展。這五個方面充分顯示了“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的興起引領著民族的興旺,文化的強盛指引著國家的強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文化的創新發展,要堅定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的活力?!盵5]中國的文化是歷經五千多年的歷史所孕育而來的,近代以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的革命時期,融入了“在建設國家、改革國家中所創造的革命文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改革開放時期,融入了“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中國的文化發展深深地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中國的文化,要堅守我國的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的現實,結合當今的時代條件,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之間的協調發展,堅持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參考文獻:

[1]趙劍英.面向綜合性問題,推動跨學科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7(4).

[2]吳曉明.社會科學方法論創新的核心:把握并切中當今的社會現實[J].浙江社會科學,2007(4).

[3]鄒吉忠.從規范到創新:學術自覺的新動力[J].學習與探索,2009.

[4]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18.

猜你喜歡
學術實踐創新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董進霞 治的是學術 過的是生活
梳理學術淵源 審視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