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式教學探析

2018-10-24 11:03劉習根
學理論·下 2018年8期

劉習根

摘 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要想發揮其“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必須對其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專題式教學方法能夠突破該課程傳統教學的“科學主義”模式,能夠把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滲入對現實問題的討論和分析中,由此實現該課程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真正轉化,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通過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思維、增加教學互動、強調理想信念教育,來突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式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212-0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我國高?!榜R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課程,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由于社會在不斷發展,時代在不斷變化,我國高?!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和局面,傳統的教科書體系和教學模式顯得有些滯后。因此,這也直接導致了這門課程目前的教學效率不高和教學效果不佳?;谶@個原因,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就成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專題式教學改革則是改變該課程目前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本文試就這個問題做一次探析。

一、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當前我國本科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性課程,擔負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導方向的使命?!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主要內容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即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些內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概括性,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如果不能將其與實際結合起來,就無法發揮其“立德樹人”的根本作用。

事實上,我國當前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普遍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即僅僅把它當作一門知識來進行傳授,而忽視了其思想教育的啟發功能,忽視了其與社會實際之間必然聯系,因而也背離了其“立德樹人”的根本價值目標。因此,對其進行改革創新已經刻不容緩。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就是要與時俱進地改進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由此落實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書育人的目的。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僅僅是關于其中的基本原理的部分,是從馬克思主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相對于特定的歷史而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僅具有普遍的、根本的、長遠的指導意義,要想使它發揮它的社會功能,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如果脫離了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僅僅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個別論斷,勢必導致思想脫離實際而歪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而遮蔽馬克思主義“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總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因此,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創新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內涵。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教育學生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必須緊密聯系我國的社會現實。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世界中,認識世界不能僅僅就事論事,而是更需要一些正確的立場和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指導,我們才能真正透過各種現象而看到其本質,從而正確全面地認識世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這樣的立場和思維方法,它用聯系發展的觀點,從對立面的統一來把握變幻莫測的世界,因而對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進而指引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進行教學改革,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轉化為學生能夠容易理解的觀點和方法,由此引導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因此,理論與現實的契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凡是背離了整個目標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都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毛澤東曾經批評那種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的人。在他看來,不存在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存在具體的馬克思主義。然而,“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諸如此類?!盵1]在毛澤東看來,這些教育貌似是在教育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其實不然,他們不過是把馬克思主義當教條,從而背離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當然,學生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也學不到真正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只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才能講出它的精髓,才能化為指導人們行動的指南。專題式教學恰好能夠突破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知識體系,將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與方法運用到分析現實問題中,從而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繼而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馬克思主義“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突破傳統教學的“科學主義”模式

實現馬克思主義“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把馬克思主義“科學主義”化的傾向。從編排上看,我國高?,F在通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基本上沿襲了蘇聯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被人為地分割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每個部分貌似自成體系,都有自己的原理和方法論要求,然而總體上而言,這三個部分卻變得沒有什么關聯,就像是這三個理論簡單拼湊起來的一個理論拼盤。從教學的條理性來說,這樣的教科書體系安排顯然更方便教師組織教學,但這種編排卻嚴重損害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特征,也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創立這種理論的初衷。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提綱》中明確指出:“以往的哲學家僅僅是在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2]言下之意,他自己所創立的理論并不是為了解釋世界,因而不會刻意去構造一個理論體系。相反,他創立理論的目的是為了回答和解決現實世界存在的各種問題,為了使人們獲得更好的行動指南,從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并非某種“科學”理論。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使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都是以蘇聯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作為范本,其內容也通常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唯一科學的東西。其實不然,上面已經論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創立他們理論的時候,他們絕沒想到要創立一套永恒的科學真理,而是要在實踐中為人們解決各種實踐難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因而他們創立的理論必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立足于實踐,因此,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主義自身的這種本質要求體現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中,就是要求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任課教師與時俱進地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課程內容進行創新與完善。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而言,目前盡管有全國統編的教材作為我們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教材給我們提供的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所謂基本原理,就是從馬克思主義這個龐大的理論庫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用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相比于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個別具體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概括性,同時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總的指導原則,但這種總的原則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必須與實踐結合起來,由此化為指導人們在實踐中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觀念。然而,我國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教科書注重的是教學內容的條理化和體系化,把馬克思主義理解為一種規范的知識體系,這顯然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特質。例如,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塊,就是沿襲了傳統馬克思主義教科書做法,貌似是在“科學”地解釋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實則不然,這種條塊分割的“科學”編排辦法,一方面肢解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另一方面,也會使馬克思主義變成為一堆僵死的教條,如我們在課程教學中所看到的關于原理的表述,不少屬于一種教條式的反復翻炒。

顯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這種編排是不適合當作一種規范的知識進行傳授的,它要求任課教師必須突破這種教科書體系,把書本知識與現實實踐關聯起來,專題教學就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專題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題引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人的現實生活關聯起來進行教學。采用專題式教學,任課教師可以以課程教學大綱作為指導,靈活取舍各個教學專題的教學內容。當然,這些內容既要立足于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方向,又要緊密關注與學科相關的現實問題,由此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專題式教學更有利于發揮教師所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專業所長,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專題教學中,應該突破傳統教學的唯科學主義傾向,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解為一種正統的科學知識。毋庸置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基本原理”是相對穩定的,但因為時代與實踐條件在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其課堂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整合與原理相關的重大社會現實問題。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不是一門唯教材“正統”、唯教材內容“科學”的知識體系,反過來,它必須不斷地關注社會發展大勢,結合相關學術研究的前沿成果,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創新,才能真正起著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基本立場和基本方向的指導作用,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并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突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我國高校本科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其教學目標就是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幫助大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讓他們形成良好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道德素養,解決其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把他們培養成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顯然,這個目標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達成的,因為它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在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僅僅被當作一種知識在進行傳授,其重點在于政治教育,而忽視了其思想啟發和引導的功能。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的更重要使命不在于傳授知識,而是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僅僅當作一門傳授知識的課程來展開教學,勢必遮蔽了其育人的功能,也背離了該課程開設的價值目標。專題教學模式則能夠較好地克服傳統教學模式這方面的不足,它通過專題的設計創新,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立場和方法,由此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書育人的根本價值目標。

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專題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說,專題的設計應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性質和目標,著力解決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培養問題,由此提升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素養。為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專題設計應該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要以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主要目標。這種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啟發與引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提升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由于專題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教材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難度和跳躍性,學生可能一時不能馬上適應,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專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意為興趣是正向推動學習效率的重要動力。要想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的教學效果,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導入專題時,盡可能引用一些最新的、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熱點問題來導入,這樣,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又能夠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由此提升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思維、發散思維,由此啟發學生創造性思考問題的能力。一些人囿于傳統的觀念,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種規范的理論,凡是不符合因果邏輯對其思維,一般都被看作是另類。殊不知,這種觀念恰恰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條化的具體表現,這已經被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所證明。事實上,無論何時何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有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課堂教學亦不例外。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拓展性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眾多可能性當中找到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契合的邏輯,才能把馬克思主義抽象的原理轉化為自己的東西,由此樹立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立場。

再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增加教學互動,由此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極,是教學活動指向的目標,因而其參與程度是體現教學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一門抽象性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更要突出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因為只有在這種參與和互動中,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才會真正從抽象走向具體,其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鍛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真正的追隨者和踐行者。

最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專題教學應該著重強調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由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但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受傳統教科書編排的影響,其理想信念部分的內容比較少,而且還是集中在最后兩章,即科學社會主義部分。加上這個部分與其他課程的重疊比較多,因而還往往不被課程教學所重視。顯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種編排與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不相符。因此,專題教學必須改變這種局面,即,專題的編排不僅要突出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的教學內容,還要在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那些原理中突出它們的方法論意義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同時,樹立馬克思主義堅強的信念。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使命所在。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