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醫學院校培養模式探究

2018-10-24 15:31陸偉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6期
關鍵詞:健康中國培養模式

陸偉

摘 要: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是健康中國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分析基層醫療單位對醫護人才的素質要求,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例,探討高職醫學院校如何改進醫學生的培養模式,為基層醫療單位輸出優秀的衛生人才。

關鍵詞:健康中國 基層醫療人才 發展性素質 培養模式

2017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是健康中國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對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基層醫療隊伍素質現狀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條件發展仍相對滯后。很多研究均指出,導致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開展上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資源上的差距,醫務人員發展性素質不高成為了制約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更快發展的瓶頸。即使有了好的設備,好的政策,沒有人才保障,也很難發揮作用。人們對健康的更高需求與基層醫療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的矛盾已然成為衛生事業領域的主要矛盾。要想從根本上建立起百姓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任,建立素質過硬的醫護人才隊伍是關鍵。

在我國,醫學類高等職業院校主要承擔著為基層培養優質的醫療衛生人才的重任,培養的醫學生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的建設。因而醫學類高職院校對學生的發展性素質培養顯得至關重要。

大學生發展性素質培養現狀

一是對概念的研究,學者們突出了教育對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如劉科榮、邱瑞玲認為,發展性素質是指“個體通過一定時期的教育所形成的,既適應當時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又為適應未來的社會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p>

二是發展性素質的構成研究,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身心健康是大學生可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要素。格蕾斯提出,發展性素質應包括激發別人力量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創造并運用知識的能力。潘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需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意志力。劉曉君等認為,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是發展性素質的主要因素。

三是關于大學生發展性素質理論基礎的研究 ,對大學生發展性素質教育理論基礎的系統研究很少,一些文章間接提到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相關的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人學、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發展心理學。

四是關于大學生發展性素質培養對策的研究,學者們主要從學校、社會和學生自身三個方面進行探索。李相佑等認為,發展性素質培養需要開展可持續發展意識教育、創新教育,增強學生自我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羅志翠則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主體性是大學生發展的內在動力,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高職醫學院校培養模式探究

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例,探究高職醫學生的發展性素質培養模式,建立以PBL課堂教學改革為主線,結合微課、慕課等手段,實現線上線下信息化混合教學,以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為載體的立體化的教學模式與路徑。

基礎醫學課程運用數字化教學手段,深入開展PBL教學方法的改革,并結合傳統的講授進行必要的理論支撐。如在校園網建立PBL 網上課堂,為學生提供PBL 教學日歷、大綱和相關案例以及設置有關問題,以便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資料查閱,并結合微課、慕課的形式進行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補充。指導學生按6人左右分成PBL 教學小組,每個小組建立微信群,便于學生進行組內的交流討論。具體的實施過程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收集資料、討論匯總、成果展示、交流評價、教師總結。

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在PBL 教學法的應用中,通過校企雙方聯合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建立相應的課程內容、教學標準以及教學計劃。由臨床專家選取經典病例,創設臨床情境,由一線教師和臨床專家共同開發適應高職基礎醫學PBL教學的教案和校本教材。

結論

通過以PBL課堂教學改革為主線,結合微課、慕課等手段,實現線上線下信息化混合教學,以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為載體的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院?;A醫學課程中的實踐應用發現,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搭建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提高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發展性素質,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滿足基層醫院對于醫療衛生人才的需求,為基層醫療單位的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潘涌. 人的可持續發展與教育轉型[J].教育研究, 2001(11).

[2] 楊淑欣,李相佑,趙志川 .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其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 2003(18) .

[3] 李相佑,蘇國安,楊淑欣.談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5(2).

[4] 劉科榮,邱瑞玲.淺談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論叢, 2003(5).

[5] 羅志翠. 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實施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J]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0(1) .

[6] 劉曉君,郭振宇,張宇等. 提高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

[7] 付玉環. PBL教學法在高職院?;A醫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 2017 No.4

市社科聯課題: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醫學院?;鶎俞t療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課題號:TSSKL2018-049

猜你喜歡
健康中國培養模式
“健康中國”中的白馬股和黑馬股
“健康中國”中的白馬股和黑馬股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健康中國”是對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衛計委再推“健康中國”戰略型 健康產業或迎利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