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金融校企合作體系構建研究

2018-10-24 15:31朱鈺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6期
關鍵詞:校企聯合教育體系高職院校

朱鈺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職院校已經成為了全國范圍內的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高職院校的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當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從目前的大形勢上來看,我國的高職院校在社會各界的多方幫助下,大多數已經能夠取得飛躍的發展,校內外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高職教育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基礎。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值得樂觀的情況,事實上,即使在近幾十年以來高職教育體系已經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從高職院校的整體教育水平等綜合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分配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首先從專業課程的機構上看,相對于長期以來一直在發展的本科院校,近年來才得到重視的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明顯薄弱,教育體制的僵化也使得高職院校在教育水平方面十分吃虧,相關專業的設計也始終沒能得到一個合理的更新設計。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實踐機會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事實上,比起傳統的本科教育,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就應該是放在實踐活動上,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的構成完善的實踐體系。因此,如果高職院校能夠與社會各界形成積極的合作,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促進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合作雙主體的教育教學辦法就成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的最佳途徑。所謂校企合作的雙主體,顧名思義的就是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將高職院校和社會上的合作企業都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使得這兩者都能積極的參與進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在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當中,都發揮積極的作用,向社會輸送真正的綜合實踐型人才??墒且恢钡浆F在為止,校企合作的進程并不順利,校企合作并不能完全達成,這就需要學校更加積極的與社會企業達成合作,采用校企合作 雙主體的模式進行解決。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聯合,教育體系

一、高職院校促進校企聯合辦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的是,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當中,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就是當務之急,也是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最后目標。在我國目前的高職院校教育體制當中,大多數還是重視理論教學,而并沒有對實踐教學提起足夠額重視,導致實踐教學并沒有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實踐教學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當中,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力以及個人的綜合素質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培養途徑。在我國高職院校當前的教育方針當中,進行實踐教學相關的教育絕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且還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們對于知識能夠融會貫通,并且進一步開發高職院校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以及相關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樹立起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相關的實踐能力,能對國家對人才的需要進行更好的適應和配合。這不僅僅是提升了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長期以來對整個學校也是一種提升。

事實上,學生樹立實踐的意識,激發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能使得學生能更好的適應國家對人才的要求 ,這就不僅僅提升了學生個人的能力,從整體上來看這也是對學校的綜合能力的一種提升。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通過加強對實踐環節的探索,對實踐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革,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思想進行不斷的更新,使得實踐教學思想能夠更好的與社會實際相適應,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學生們對實踐的熱情和重視,努力提升個人成為國家的所需優秀人才。

對于人才本身而言,通過校企合作能使自己在對學校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和實際的認識的同時,也能極大的提升自己在工作環境當中的適應能力,在校外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自尊心和責任心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加強,從而能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對于自己在課堂上遺漏的知識也可以通過真實的實踐進行填充,這對于高職院校對社會輸送更加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有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在企業當中的實踐,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實踐的水平才會得到總體的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才會得到真實的培養。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職院校已經成為了全國范圍內的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高職院校的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當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從目前的大形勢上來看,我國的高職院校在社會各界的多方幫助下,大多數已經能夠取得飛躍的發展,校內外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高職教育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基礎。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值得樂觀的情況,事實上,即使在近幾十年以來高職教育體系已經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但是從高職院校的整體教育水平等綜合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分配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首先從專業課程的機構上看,相對于長期以來一直在發展的本科院校,近年來才得到重視的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明顯薄弱,教育體制的僵化也使得高職院校在教育水平方面十分吃虧,相關專業的設計也始終沒能得到一個合理的更新設計。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實踐機會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事實上,比起傳統的本科教育,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就應該是放在實踐活動上,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的構成完善的實踐體系。因此,如果高職院校能夠與社會各界形成積極的合作,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促進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合作雙主體的教育教學辦法就成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的最佳途徑。所謂校企合作的雙主體,顧名思義的就是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將高職院校和社會上的合作企業都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使得這兩者都能積極的參與進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在實踐型人才的培養當中,都發揮積極的作用,向社會輸送真正的綜合實踐型人才??墒且恢钡浆F在為止,校企合作的進程并不順利,校企合作并不能完全達成,這就需要學校更加積極的與社會企業達成合作,采用校企合作雙主體的模式進行解決。

三、校企合作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職院校的教育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結構當中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的高職教育產業在社會各界的不斷配合與經濟投入當中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從目前的大形勢來看,高職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基礎。然而這并不是最好的結果。即使在近幾十年中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從高職院校教育結構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方針體系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問題。專業的設計并不能達成一個合理的設計結構,師資力量的薄弱與更新速度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硬傷。更重要的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并不能得到完善的實踐實訓教育,因此達成高度的校企合作,走校企“雙主體”辦學辦法就成為了一條能夠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然而在推進“雙主體”的過程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了一定的問題。

2.1.校企合作缺乏合作機制

事實上,如果想對人才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培養,從根本上增強其創新創業的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和結構。我們不可回避的是,高職院校內的學生不論是從對知識的接受層面,還是對學習的自主層面,相比較于本科院校的學生都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然而這雙方面臨的社會競爭壓力是相同的,這就需要我們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特有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能與其他本科院校的學生進行抗衡,綜上所述,對高職院校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當下的社會環境當中,校企聯合已經成為了培養人才的大方向,但是大多數的企業還是不愿意信任高職院校,甚至部分企業認為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綜合水平低下,不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在對學生進行校企聯合創新創業的培訓當中,大多數企業僅僅是以點評的模式參加進了教育活動當中去,并沒有對人才的培養進行實質性的幫助,這對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是一個不小的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校企合作培養金融相關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進程。

2.2.學生個人缺乏對實踐教育的重視

由于長期以來的教學模式結構單一,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不重視,甚至有的學生現在更加注重的是書本之上的課程理論知識,甚至大多數人仍然認為既然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那么就是鼓勵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在經歷寒窗苦讀之后,不要根據自己的所學專業規劃道路,而是到一個全新的領域,當一個創業者。也有的人認為,加強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是在課程安排中加入幾門理論課程,讓學生們知道創新創業的意思。以上兩種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一種不理性的表現,是對和創新創業教育沒有進行充分認識的最根本現象。而這樣的思想卻恰恰通過課堂進入了學生的思維模式當中,這就使得許多學生根本上就沒意識到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而創新創業的相關教育課程知識輔助,甚至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走的一個形式,這種根本認識上的錯誤就使得創新創業意識在高職院校中的發展舉步維艱。

四、總結

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通過加強對實踐環節的探索,對實踐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革,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思想進行不斷的更新,使得實踐教學思想能夠更好的與社會實際相適應,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學生們對實踐的熱情和重視,努力提升個人成為國家的所需優秀人才。高職院校也應當為學生們提供多元化的外部參與環境,建立相關的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與企業家近距離互相交流思想的機會,讓大學生更多去了解社會和學校的不同,這就需要校方積極和社會各界達成合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企業達成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真正貼近學生需求的溝通交流平臺,這對學生畢業之后融入工作崗位也會有一定的推動效果。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通過加強對實踐環節的探索,對實踐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革,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思想進行不斷的更新,使得實踐教學思想能夠更好的與社會實際相適應,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學生們對實踐的熱情和重視,努力提升個人成為國家的所需優秀人才。而對企業方面而言,為了使自己的經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發展,各個行業都應該順應人才方向進行調整,如果企業要相應的進行產業結構升級,那么就必然離不開新鮮的有創新意識的血液注入。企業的相關人員需要意識到,高職院校的技術性人才相對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理論性人才來說,更加適應企業改革的需求,在現在的社會大環境下,企業所需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外更多的應該注意人才的創新能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人才的培養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企業應當用發展的目光看對人才的培養計劃,聯合高職院校進行真正的校企聯合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金融相關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朱遠勝.職業教育研究.2013(02)

[2]校企合作模式與機制探析[J].趙靜,黃云忠.職業.2012(24)

[3]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標體系[J].趙善慶.石油教育.2012(02)

[4]“四合”理念下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J].湯曉偉.現代教育管理.2011(06)

[5]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內涵與特征[J].傅偉.中國成人教育.2010(11)

猜你喜歡
校企聯合教育體系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職業教育軟件開發人才的培養模式
烏克蘭高等音樂院校專業設置與學位授予探究
校企聯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初探
工科碩士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探討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