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面臨“保種”困境

2018-10-27 03:29梁冰清
種子科技 2018年10期
關鍵詞:保種普查種質

梁冰清

種質資源被稱為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其保護與利用,對選育突破性新品種、促進我國農業生產持續發展、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及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有重大意義。但記者近期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種質資源面臨著地方品種加速喪失、利用率低下等問題,作為世界第二種源大國卻面臨“保種”困境。業內人士認為,要加快對我國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品種加速喪失

2018年7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在長沙召開的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工作調度會上介紹,各省優質、抗病、耐瘠薄等特性突出的地方品種喪失速度明顯加快。

我國于2015年啟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計劃用5~6年時間,對全國2 228個農業縣進行種質資源全面普查,對其中665個縣的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收集。

到目前為止,已完成湖北、湖南、廣西、重慶、江蘇等10個?。ㄊ?、自治區)623個縣的全面普查和117個縣的系統調查。2018年即將完成四川、陜西2個省207個縣的全面普查和58個縣的系統調查,總計將完成12個?。ㄊ?、自治區)830個縣的全面普查和175個縣的系統調查。

一方面,行動效果喜人。目前已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29 763份,并篩選出一批特優特異種質資源。例如,廣東省連山縣發現種植于山坡地的“地禾糯”“地禾粘”,是古老的旱稻地方品種,種植歷史超過百年,這一發現也糾正了部分專家認為我國種植旱稻歷史不超過30年的說法。廣西上思縣發現的野生葡萄,其高抗霜霉病和根結線蟲。據介紹,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品種中,尚未發現高抗這兩種病害的材料,因此這一發現對抗病葡萄品種的改良極具利用價值。此外,重慶柑橘多種植于海拔600 m以下的區域,這次在城口縣海拔1 400 m山地發現了野生香橙,是強耐寒的野生資源,有望極大地提高柑橘類品種的耐寒性。

另一方面,我國地方品種和主要作物野生近緣種呈現出喪失速度加快的趨勢。據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地方品種的數目,1956年有11 590個,2014年則僅剩3 271個,喪失比例高達71.8%。

以水稻為例,湖南省普查的79個縣中,1956年有水稻地方品種1 366個,1981年有644個,2014年僅有80個,只占1956年的6%。據了解,其他主要作物地方品種的情況也基本一致。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負責人段永紅介紹,她保存了2萬多份種質資源,但有2/3都是在2000年之前收集的,之后很難收集到新的古老地方品種。重慶市農科院介紹,重慶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名錄的97種野生植物中很多都瀕臨滅絕,其中由于三峽工程淹沒等原因,致使宜昌橙、萬盛500年大茶樹等資源徹底喪失。

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蘆塘村農民于國林曾30多次到全國各地收集老種子,目前已保存了2 000多份。他告訴記者,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農民就不太愿意種老品種,而開始選擇商業化品種。如今,瀏陽當地的老品種占比不到5%,只在邊遠山區和少數鄉村有零星種植。盡管于國林已收集了不少,但一些珍貴的好品種還是難見其蹤。

“保種”困境凸顯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南紅農場工作人員馮克珊的幫助下,在當地一處沼澤中發現了后來被稱為“野敗”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耙皵 钡陌l現與利用揭示了種質資源的重要性,但如今,不僅導致資源喪失速度加快的原因越來越多,對種質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也不夠。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種質資源保護和收集面臨較多干擾。商業化品種推廣、氣候變化和城鎮化,是3個主要因素?!笆┓什蝗鐡Q種”,在幾年前糧食生產還是“以量為綱”的時期,商業化品種的更迭速度十分驚人,一些系列在二三十年間甚至能夠達到40次。

“推廣商業化品種本身是好的,但就像普通話和方言的關系一樣,必須要兩者兼顧才好?!焙鲜∞r科院副院長余應弘還指出,過去大家都在研究抗寒品種,如今卻在研究抗旱品種,說明氣候變了。像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的一些種質資源原生保護區,因為干旱已開始萎縮。而城鎮化中大量農田和野外環境被占,也進一步壓縮了種質資源的原生空間。

普查隊伍力量薄弱,則導致資源收集不全面?!坝捎谪斄?、人力有限,湖南這次還有1/3的區縣沒有納入普查范圍,這種現象在其他省份也存在?!北敬魏险{查隊一組組長楊建國說,如果條件充裕,能進行一次全面系統調查,相信還可以收集到更多珍貴資源。

據介紹,當前我國種質資源的利用率較低,要么被一些育種家攥在手里,要么躺在庫里“沉睡”?!百Y源很多,用的很少,發揮重要作用的更少?!焙鲜∞r委種子管理處處長許靖波介紹,由于目前我國種子企業“小、多、亂、雜”的局面還未徹底改變,資源大量分散在育種家手上。有時候一兩份資源材料就能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因此“寧可爛在手里,也不愿與人共享”的“私人化”現象并不少見。

躺在庫里“沉睡”的現象也較為突出。由于缺乏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部分企業和科研機構更愿意去“模仿”“抄襲”別人的新品種,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資金進行自主研發,這不僅導致雷同品種一大堆,也導致大量種質資源都缺少相應的基礎性研究,一個品種好在哪里、有哪些特性無人知曉。

“也許現在覺得沒用,但當我們覺得有用時,或許已經不屬于我們了?!倍斡兰t說,一旦某個材料的“有用”基因被國外率先掌握,就失去了它的所有權。

拯救“農業芯片”

我國是全球排名第二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大國,但國內種業十強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還不及國外一家企業。業內人士建議,要盡快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對我國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一要加大投入,擴大調查范圍。此次調查行動除湖南尚有40多個區縣未能覆蓋外,江蘇省蘇州的東山、西山,徐州的銅山等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也未納入調查范圍。記者了解到,至2020年,國家擬投入的總預算為5.1億元,但截至2018年7月,行動實施過半,投入還不到1.5億元。受訪者建議,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方案實施。

二要盡快將已有資源進行擴繁。段永紅介紹,她保管的2萬多份材料很多即將超過保存期限,其中不乏孤本。但啟動擴繁不僅是一項耗財、耗力的龐大工程,更是一項過程嚴苛的精密工程?!肮爬系胤狡贩N對生長條件的要求較高,建議國家在拿出專項資金的同時,能統一組織專家進行培訓和指導?!倍斡兰t告訴記者,資源擴繁需要不同主體進行全面的信息交流。首先要摸清各主體掌握的資源中大量重復的部分,其次要明確哪些資源適合原位保存擴繁,哪些資源適合異位(實驗室)保存擴繁。

三要建立共享機制,加強開發利用。許靖波、余應弘等專家建議,國家應盡快研究出臺種質資源共享、利益分享等管理辦法,完善種質資源信息公開、交換機制,實現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時要加大種質資源的開發力度,重點加強優質、抗病、抗逆等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加快優質、抗病蟲等骨干育種材料的創制,為突破性品種選育提供有力支撐。

四要防止“種子主權”流失。不少專家透露,我國現有的一些種質資源,經各種不明途徑已流失到國外。這些資源因未經有關部門的審核和登記,屬非法出境,很難在境外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直接導致了我國種質資源的流失。

“比如雜交水稻,國家應該鼓勵中國品種資源從合法、正規渠道出口,防止和嚴厲打擊非法出境,在目標國或地區申請當地的植物品種保護權或技術專利,并嚴格執行中國種質資源出口的審核和登記制度,從而使中國雜交水稻品種資源受到合法保護”,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表示。

受訪者還認為,根據《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中相關規定,為加強利用和保護我國稀有和特有珍貴優良品種的知識產權,建議農業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將此次行動征集或收集的部分特色農作物資源列入負面清單目錄,有效保護特色農作物資源知識產權。

猜你喜歡
保種普查種質
“川山×蜀水”原種保種技術及效果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華南地區最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建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蟲發生
胡春華強調:確保脫貧攻堅普查取得圓滿成功
牛保種現狀及對策研究
四川省桑樹種質資源保存與應用
淺談晉南牛的保種與開發技術
夷陵黃牛的保種及雜交改良利用
2018年中國將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