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語解析

2018-10-28 09:15楊建榮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阿拉伯語

楊建榮

摘要:阿拉伯語是中東地區22個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全球10多億穆斯林使用的語言,自1973年12月,阿拉伯語被列入聯合國使用的工作語言。阿拉伯語有著悠久的歷史,對非學習者而言,該語言好似由很多“小蝌蚪”組成,猶如“天書”一般神秘。

關鍵詞:阿拉伯語;傳播與發展;阿語解析

阿拉伯語()是阿拉伯民族的語言,公元七世紀開始,阿語便是世界主要語言之一,目前主要通用于西亞和北非的中東地區,現為阿拉伯國家聯盟22個成員國及4個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稱,阿拉伯世界有4.22億人講阿拉伯語,在全世界使用阿語的穆斯林超過15億。聯合國大會于1973年12月18日通過第3190號決議,將阿語列為聯大第六種工作語言。這一天也被定為聯合國阿拉伯語日。

阿拉伯語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語言,古老是指語言歷史長;神秘是指語言本身的深奧。

一、阿拉伯語追根溯源

1、阿拉伯語起源

據歷史考證,阿拉伯語的前身是阿拉米語,又稱亞蘭語,是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西支,或者因其發源地是今天的敘利亞以及兩河流域的北部地區,也將其歸屬于北閃米特語,是古代中東的通用語言和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近代通常指敘利亞的一種語言。

阿拉米語有3,000年的歷史,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蒙昧時期,就已經是一種成熟的語言。公元前6世紀以前的2000年中,古代語言阿卡德語的兩種方言─亞述語和巴比倫語─在中東廣為通行,當時的世界文明中心在西亞地區,隨著商貿活動逐步走向世界各地,這種語言也隨之影響了當時各地區的文化格局。到公元前6世紀,逐漸被阿拉米語取代,成為中東的共同語言。到公元元年前后,隨著希臘、羅馬帝國這些歐洲勢力向西亞地區的沖擊,阿拉米文字和語言的盛行時期幾乎終結,歐洲文明的崛起,使西亞文明地位逐漸衰退。

公元5世紀前后,在中東北方地區方言的基礎上形成了局部統一的阿語文學語言,但是南北方的阿語沒有形成統一。在北部地區的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語言比較規范,語言體系主要體現在著書立說。而整個阿拉伯半島上居住的人使用的語言主要是半島西南部(也門及沙特南部區域)語言體系,居民使用的語言實際、廣泛,各個部落使用各自的方言,使用更多的語言與南阿拉伯人(古代在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人)講的很相似,沒有形成標準的語言體系。

在阿拉伯半島上古萊氏人有名望,有地位,能言善辯,表達細膩,善擇詞語。他們使用的古萊氏語在與其他部落語言接觸和交往中逐漸占據優勢。尤其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屬該部族,《古蘭經》的形成和伊斯蘭教的建立,給半島的語言體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升華,古萊氏語成為各部落真正的交際語言。隨著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古蘭經》文字被視為伊斯蘭教的百科全書,其文字成為阿語的標準語言及語言學家們研究語法、修辭的依據,同時也是詩人吟詩作賦的最佳范文。這門語言在自身伊斯蘭文化的不斷影響下,逐步成為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語言。

可以說,標準的阿語是在古萊氏語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在阿語古籍記載中都說古萊氏方言是最標準的阿語;其二,《古蘭經》降示給古萊氏人穆罕默德,自然是用古萊氏族的語言記錄;其三,《古蘭經》使用的語言,與伊斯蘭教《圣訓》及圣門弟子所使用的語言一致;其四,古萊氏族在各領域的實力均超過半島其他各部落,故成為各部落語言統一的中心。

2、阿拉伯語歸屬

阿語有28個字母,每個字母有12個發音符號(不包括疊音符號),其文字應該屬于拼音文字體系。根據文字特點,一般把拼音文字分為音節文字和音位文字(音素文字)兩大類。阿拉伯文字屬于兩者中的哪一種,學界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

北京大學蘇培成教授在《現代漢字學綱要》一書中介紹文字的性質是,根據文字記錄語言單位的情況把世界上的文字分為音素文字、音節文字和語素文字三類,其中在介紹音素文字時,列舉了英、俄、藏和阿拉伯文。作者把阿拉伯文字界定為音素文字。周有光先生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撰寫的"文字"詞條里,把文字分為詞符與音節符并用的文字、音節文字、字母文字三類,其中在介紹音節文字時稱"有些音節文字,不管元音如何不同,輔音相同的音節都用相同的符號表示……這樣的字母雖然叫做輔音字母,可是帶有不寫出來的元音,仍然具有音節符號的性質"。作者把阿拉伯文字歸為音節文字。在同一本書里,張甲民先生撰寫的“阿拉伯語”詞條中介紹阿拉伯文字稱:"阿拉伯文字是一種音位文字,4世紀時,由閃米特語族西支的音節文字發展而來……"。簡言之,在同一本具有國家權威的辭書中,兩個執筆者對阿拉伯文字的性質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各國文字學家對輔音--音素文字的歸屬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國著名的文字史學家格爾博認為輔音音素文字是音節文字的變體,像阿拉伯文字、希伯來文字等實際上是"輔音+不定元音"的組合,即在輔音上標注不同的附加符號就表示不同的音節。認為輔音字母文字是音素文字最主要的論據是:公元前2千年的閃米特人還沒有水平把音節從言語中分離出來。當然反對把以輔音字母為主體的文字歸入音節文字的人也很多。

總之,阿語是音節文字還是音位文字對語言研究者而言有待進一步探討,但對一般學者而言,無需追究文字的歸屬,或者了解其中有多少個輔音,多少個元音,實際上只要記住由364個音符(28個字母 13個音符)拼出的文字即可。

二、阿拉伯語傳播與發展

阿拉伯半島是標準阿語的發祥地。伊斯蘭教誕生后,為捍衛《古蘭經》的神圣權威、統一阿拉伯民族、鞏固阿拉伯伊斯蘭政權,從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始就重視阿拉伯語的統一、完善和發展。隨著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興起,為將伊斯蘭教傳播到阿拉伯半島之外,他們征服了北部地區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北非地區的埃及、利比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所到之處,阿語便取代當地使用的語言。公元710年始,阿拉伯人又先后占領了西班牙、馬耳他及葡萄牙等國,這一地區的國家一直到1493年成為伊斯蘭教在歐洲的重鎮。在此期間,雖然伊斯蘭教信徒穆斯林最終在西南歐被阻在法國,在東南歐被擋在愛琴海,但是他們越過小亞西亞直達希臘,在北方穿過中亞到達東歐和俄羅斯南方,他們的足跡踏遍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梢哉f,阿拉伯語走到哪里就把其語言帶到哪里。

與此同時,阿語由此成為東起印度,西到直布羅陀,南到北非,北至里海這一廣大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各民族的通用語。在歐洲中古世紀,它是保存希臘文化和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媒介語。阿拉伯帝國衰亡后,阿語的使用地區大大收縮,但它對亞、非、歐許多地區產生過巨大的文化影響。盡管如此,在中世紀的數百年期間,阿拉伯語曾是整個文明世界學術文化所使用的語言之一。在公元9-12世紀期間用阿語寫成的著作,包括哲學、醫學、歷史、宗教、天文、地理各學科,比較其它語言占有很大比例。西歐的語言中至今仍有許多阿語詞匯,足以說明阿語對人類文明所產生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其次,在世界語言中,除拉丁字母外,阿語是應用最廣泛的一套字母,使用阿語字母的語言全球約有36種,如波斯語、阿富汗語、普什圖語、烏爾都語、土耳其語、突厥語、柏柏爾語、印度尼西亞語、斯瓦希里語、馬來語以及中國境內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等。這些語言里大量吸收了阿拉伯語詞匯,使用與阿語極為相似的字母,只是發音不同而已。據了解,西歐語言中至今仍有許多阿語詞匯。如在當今流行的西班牙語中有三分之一的詞匯來自阿語。而阿拉伯語中同樣也有很多來自其他語言中的詞匯(俗稱外來語)。

人類語言的產生意味著燦爛多姿的人類文化的開始。一般說來,文化和語言是共生的,語言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關鍵,文化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語言更加豐富和細密。語言和宗教文化關系密不可分,而阿語正是在此基礎上,經過1500年的漸變,以及語法家、學者在以《古蘭經》為準則基礎上不斷地完善,成為世界上的通用語言之一。

三、阿拉伯語解析

如上所述,阿拉伯語是中東地區22個阿拉伯國家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民族的共同語言,是全球穆斯林使用的語言,是被納入聯合國使用的工作語言。

現代通用的阿拉伯語分為三種:標準語、地方語(或方言)和外來語。

標準語:用于阿拉伯國家官方文件、文字書寫、媒體宣傳等?!豆盘m經》是用古典阿拉伯語書寫的文本,它是穆斯林的經典,因此阿拉伯語的解析均以其為規范,它的文字成為現代阿拉伯語書寫的標準文字,俗稱標準阿拉伯語。我國各大專院校教授的阿拉伯語均為這種標準語言。

地方語:用于阿拉伯各國民間百姓的日常交流。阿拉伯國家與全球各國、各地區一樣存在地方方言,即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方言,口語表達各異,相互聽不懂。如西北非的摩洛哥馬格里布方言和海灣地區的方言就相差甚遠。一般來說,由于埃及文化發達,起步早,所以埃及方言在阿拉伯國家流行比較普遍,一般阿拉伯人都能夠聽的懂。因此,學習阿語不僅要學好標準語,而且要略懂一些地方方言,便于民間交流。

外來語:顧名思義,這種語言就是來自其他語言的語言。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當今信息、數字快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很多專業詞匯都出自國際上流行最廣的英語,成為各語種中的外來語,所以說阿語學者不能只單純學習標準的阿語,而且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搜尋”和學習外來語。

阿拉伯語的構成分為三類:名詞、動詞和虛詞。從這里看似阿語并不復雜,如果進入每類詞里,都能看到里面包含很多很多內容,如同進入一片“海洋”,要學會在里面“游泳”。

名詞:任何語言里必不可少的語言成分。阿語名詞里有十多種名詞,每種名詞有其特殊的標志或特點,不光有單雙復數,而且還有陰陽性之分,以及在使用中格式的變化(尾符)。

動詞:同樣在其他語種中不可或缺。阿語的動詞種類多達22個,每個動詞都有20個人稱變化,即現在式和過去式動詞各14個(第二、三人稱各6個,第一人稱2個)和命令式6個(第二人稱),更為難掌握的是阿語有3個“病字母”,首字母是它時稱“如鋼動詞”,中間有它時稱“中空動詞”,最后是它時稱“殘尾動詞”,如果出現兩個連在一起時則稱為“連柔動詞”,這幾個字母在進入動詞后均要發生不同的變化。

虛詞:這類詞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用途,如其中的介詞就有10余種,各有各的意思及使用方法,學者自知,這里就不一一例舉說明。

網上對阿拉伯語的描述很多,如“學習其他語種幾個月…幾年,阿拉伯語要學幾百年“;阿拉伯語詞匯比其他幾個常用外語要多出數十倍等。這些語言有些夸張,但從另外角度說明阿拉伯語是比較難學的一門外語。下面的順口溜更是阿拉伯語的真實寫照:

嘴上繞彎彎,手下畫蝌蚪,從右忙到左,讀寫改習難。

單詞分陰陽,單復不一般,詞意多又深,思考難上難。

語句樣式雜,分辨離不開,動詞變化多,掌握難又難。

數詞更頭疼,基序詞各異,一二照平常,三九掌握難。

語法繁又雜,規律不照搬,語言難上口,前后顧及難。

苦讀若干年,出國到中東,當地民間話,外人知曉難。

語言雖難學,用處大無邊,勤奮加努力,掌握并不難。

四、結言

2000年前的陸上絲綢之路和600多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給中阿雙方打開了友好關系之門,隨后雙方一直保持和維護著這種良好的關系,而且中阿友好關系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發展。尤其是在當今“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雙方在各領域的發展進一步加強。

語言是中外交流的“工具”,中阿交往離不開阿拉伯語。中阿雙方友好關系的不斷發展,必然對阿拉伯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我國開設阿拉伯語專業的高等院校由最早的8所增加到現在的近50余所就是最好的佐證。

精通任何一門外語都要付出不懈努力,掌握阿拉伯語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阿拉伯語學者更應該明白: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付出,必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美>希提著,馬堅譯,《阿拉伯簡史》,商務印書館,2016年5月

[2]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3]劉開古編著,《阿拉伯語發展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年

[4]碩士論文網,《阿拉伯語發展》,論文編號:org2012 02262149167960

[5]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基礎語法》編寫組,《阿拉伯語基礎語法(第一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7年6月

猜你喜歡
阿拉伯語
高校阿拉伯語專業四級統測的反撥作用研究
阿拉伯語基礎階段教學法探究
淺析阿拉伯語語音學習難點及解決方法
論阿拉伯語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漫談民辦高校阿拉伯語教學
百年翻譯運動對阿拉伯語的影響
國內“阿拉伯語比喻”問題研究
基礎阿拉伯語學習中?;煜恼Z法現象及辨析
阿拉伯語書籍電子化及其網絡銷售的項目研究
阿拉伯語書籍電子化及其網絡銷售的項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