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新疆舞蹈創作研究新范式

2018-10-29 02:24戴虎
新疆藝術 2018年3期
關鍵詞:陌生化選材新疆

□ 戴虎

《遠古燈舞》劇照

無論從何種角度去討論,今天的新疆舞蹈界都處于最好的時期。這個“最好”至少有這樣幾個內涵:其一,經濟基礎最好;其二,政治生態最好;其三,社會風尚最好,還有一個就是舞蹈生態格局最好。那么,在這樣一個歷史“最好”的“新時代”節點,作為新疆本土舞蹈藝術工作者,如何在研究、創作等領域,發現新問題、編創新作品、開創新局面,成為新疆當代舞蹈藝術工作者義不容辭而刻不容緩的思索與抉擇。

一、深廣選材

舞蹈選材內容、主題表現形式或者手法,如果人人都一樣就會變得陳舊而沒有新意,觀眾以此會形成“前在性”審美觀念,這種審美觀念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先驗性,使人不能從舞蹈藝術審美之維感受生活的豐富性、生動性、鮮活性。之所以要對舞蹈選材、主題內容與形式加以“陌生化”的處理,是因為“陌生化使事物變得陌生,使感知重新變得敏銳”。目的在于通過對前在的審美接受習慣、主導意識思維模式和依然存在的舞蹈表現手法的顛覆、突破、陌生化,來達到取消“前在性”的目的,從而將“熟悉”、“陌生化”而重新認識“熟悉”,關照生命意義,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童稚感受,啟發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使得舞蹈作品擁有全新的生命力。

舞蹈的生命本質在于其“可感性”,“感受之外無藝術,感受過程本身就是藝術的目的”,從這一點說舞蹈陌生化的本質便是對“可感性”的陌生,這其中關鍵在于舞蹈主題“選材”的陌生化,舞蹈選材的“陌生化”集中表現為選材視野廣博、認識深邃、角度新穎、方法獨特。舞蹈選材的視野越廣博、認識越深邃、角度越新穎、方法越獨特,就越能實現“陌生化”從而增強舞蹈作品的“可感性”和生命力。

在對建國后新疆在全國性各大舞蹈賽事中的獲獎舞蹈作品的梳理和分析中,我們發現新疆舞蹈創作選材主要集中在1、表現地域自然山水之美:(《大漠胡楊》《草原游吟》《刀郎人》《刀郎麥西來甫》);2、表現生活勞作人物之美:(《摘葡萄》《種瓜舞》《帶羽毛的女孩》《老巴郎》《當美人遇見美人》《雪花·玫瑰》《豐收時節》);3、表現民俗文化之美:(《我的熱瓦普》《天山克孜》《山鷹之邦》《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盤子舞》《馕兒香香》《吶喊》)《于闐女》《葡萄熟了》;而對其他題材如歷史傳說、文學人物、宗教文化、民俗儀式、社會習俗卻少有涉及,對現實題材、主體內心的反思獨白的個性創作更是鮮有所舞。這種在選材上的過于集中必然會導致舞蹈本體呈現出“千人一面”的雷同感,進而會令人覺得舞蹈對現實生活主動反映的“羸弱”,嚴重制約著舞蹈創作的發展,也必然會造成觀眾審美接受的“膩煩”甚至“逆反”。如一次舞蹈比賽創作中關于“姑娘”的題材能有五六個,服裝都是亮晶晶、表情都是笑嘻嘻、動作都是輕飄飄,類似于這樣的舞蹈是不可能贏得觀眾的認可,同時也不可能實現舞蹈社會批判和反思的現實功能,只會使得舞蹈藝術流向單純的“色藝”和“媚俗”。此時創作者就更需要這種“陌生化”的“獨創”精神,將舞蹈創作的選材、視野放大,觀念更新,“從來只聽舊人哭,誰人識得新人笑”,對于已被觀眾審美前在了的“題材”,創作者就必須努力破除這種“前在性”審美定勢,才能從“舊人哭”而實現“新人笑”。這種對機械審美范式的突破,從“千篇一律”而“一篇千律”,其中的舞蹈智慧體現著創作者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視角。

潘吉尕木卡姆

潘吉尕木卡姆

刀郎麥西熱甫

新世紀以來新疆舞蹈創作有了“回暖”跡象,但能給予觀眾“陌生化”審美樂趣的作品少之又少,多數作品僅僅局限于對舞蹈本體語言的求新、圖變,依然不斷復制著同樣的題材主題,樂此不彼,這對于舞蹈生命力的延續和發展無異于“舍本逐末”、“南轅北轍”。阿吉·熱合曼沒有在舞蹈本體上刻意追求什么標新立異,只是根系鄉土,一心執著就摘出了一個世紀葡萄。關鍵在于創作者對現實生活中“摘葡萄”這一尋常行為的選材,角度獨特、形象典型、內涵深邃,所用舞蹈語言新穎、技藝非凡,將一個生活中“熟悉”的形象全新的“陌生的”建構于舞臺之上,呈現在觀眾面前?!耙凰嵋惶稹钡莫毦呓承?、“奔車輪緩旋風遲”的瞠目結舌,使得觀眾在陌生化的通感手法中用心嘗出了“葡萄”的甜酸,體驗出創作者所要傳遞的“新生活之美好”。但后人若依然想在這顆“葡萄”中嘗出酸甜來,就需要多一些選擇和思考,多一些“陌生化”反思甚至是顛覆性的背離。對于近幾年新疆舞蹈創作來講,筆者以為《遠古燈舞》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該作品成功之處不在于舞蹈本體語匯和創作手法上有什么新突破,而在于其選材立意上,從人文歷史中尋找舞蹈創作基點,建構舞蹈文化性、藝術性、審美性。一改人們尋常認識中的新疆舞蹈印象,不再有眼花繚亂的舞姿、腳步,不再有色彩繽紛的裙裾飛揚,不再是新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符號性表演,而代之以莊嚴、肅穆甚至有些神秘氣息的舞蹈姿態,深邃、廣博的舞蹈文化氣息。這種選材立意上的獨辟蹊徑實質就是從歷史文化“借力”,打破了人們對新疆舞蹈審美“前在性”思維模式的自動化和機械化,令觀眾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的”審美愉悅感。

“人是一個身體性存在的實在,身體擁有著比我們想象更為豐富的‘想象力’,把涌現出的身體的‘多樣性’訴諸于藝術的‘感性’形式的表現,正是藝術家創造的宗旨”。但我們既往的創作中僅僅是從“他者”或者“觀察者”的角度去思考關于舞蹈和美的問題而忽視了舞蹈創作中最為重要的主體“能動的力(創作者個人)”的創造及其感性的表現和生成?!澳軇拥牧Α钡姆捶较蛑Σ扇∠拗?、規約、同一化的手段使能動的力與其身體豐富的可能性相分離、分解,于是就出現了我們在舞蹈創作過程中主題選材的相似性。這種反方向的力使得我們的創作舞蹈成為一種程式化、模式化、僵硬的應景之作,使得我們豐富的身體成為了一種“馴順的身體”,我們必須重新回歸舞蹈創作的個性才能真正實現能動力的“感性”表現。新疆以往的舞蹈創作在選材上過多集中在某個文化類型中,闡述主題上過于集中在歷史宏大主體的敘事和意識形態的反應上,“單一化的主題敘事”、“馴順化的身體”使得新疆舞蹈處于創作繁榮而表現單一、場面宏大而內涵單薄、色彩繽紛而面孔相似的尷尬現狀?!傲龅倪x擇是戲劇藝術的另一個主要部分,這種選擇必須在劇院以外進行”、“文勝質則野,質勝文則史”,藝術作品如何做到“文質彬彬”,需要創作者們更辛苦的思考和實踐,把意識形態作為舞蹈藝術唯一反映內容,只能使舞蹈藝術流于“程式化”和“自動化”,使人們對這種重復的、單一的“宣教舞蹈”而習而不察,最終導致人們內在審美的疲勞甚至是相反的力,從而閹割了舞蹈藝術的創新性。

二、陌生形式

任何一種舞蹈創作技法一經總結歸納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便會失去其可感性,成為自動化的套路,“當一些現象太熟悉、太明顯時,我們就沒有必要對其進行解釋了”。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種新的、可感性的形式來取代它。

舞蹈創作的“陌生化”首先是舞蹈語言的“陌生化”。一個重要的方式是打破日常動作的習慣節奏,借以形成陌生化的視覺體驗,采用動作的倒置、比喻(隱喻、暗喻)、夸張、限制、延長、重復、復雜艱深等手法實現舞蹈肢體語言的“陌生化”,這種在創作手法(形式)上求新、求變的思維創造被什克羅夫斯基稱作“梯級性式”。通過舞蹈創作“梯級性式”的改變,創作者對前在的創作手法解構、突破,以此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從而增加人們對事物感受的難度和時延,使主體恢復感受的鮮活性。這樣一來,在“陌生化”所營造的舞蹈語境中,舞蹈不再指向外在生活現實,而是指向舞蹈本體,不再是對傳統意義上生活現實的模仿和再現,而是對生活的變形。生活現實在舞蹈中出現,總是展現為一種新奇的、與日?,F實完全不同的面貌,從而實現舞蹈從“表現什么”到“如何表現”的本體內涵轉向,舞蹈審美從具象性、形象性的反映到陌生化“留白”的范式轉換。

舞蹈《黃土黃》中結束段使用多達20次的動作反復,渲染出一個“一把黃土餓不死人”的黃土魂,《千手觀音》的“靈性”與“人性”在編者極致反復的手臂疊加中,將普度安詳的觀音復活在一群沒有聽覺的舞者身上?!妒勘值堋?、《天鵝之死》,前者將兩位舞者固定(限制)在一個高臺上,在身姿流動造型中塑造出炮火硝煙的壯烈景象,后者僅僅使用芭蕾最為簡潔單純“足尖”在幾分鐘內成就一個神來之筆,將身體卷曲暗喻為《海浪》的層層波瀾,將背部、手臂的酥骨化作《雀之靈》的振翅欲飛;長達90分鐘的時間中只見呼吸不見動作的《流浪者之歌》的佛像,卻不知因此而演化出多少視覺想象,用《洛神賦》還原一個“茍且”文人,讓只熟悉印象中《七步詩》的曹植顛覆重生;在《復興之路》中,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演繹段落,創作者沒有使用熟悉的毛澤東在天安門前的莊嚴宣讀來簡單描述,而是在一個炮火硝煙的解放前線,通過小戰士聽不清而不斷出現的重復,刻意的延長和反復對這一稱呼的渲染,這種重復使觀眾直接意識到這是舞臺的表演,但因為其手法的陌生和內在事件產生的邏輯類似,使得觀眾在獨立的空間解讀出創作者所要傳達的旨意——“新中國誕生的艱難和曲折”。同樣,《也許是要飛翔》一改人們印象中現代舞的“晦澀”,但也并沒有具象地用柔軟手臂或者雙腿營造飛翔的姿態,完全是以編織如網的肢體語言表現欲掙脫于現實、掙脫于內心的飛翔訴求,給予觀眾更自由的思想“留白”——“每個人都有一個飛翔的夢”。我認為這個作品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在于它標志著中國現代舞的成熟和水平,更在于它實現了舞蹈作品、創作者、表演者和欣賞者之間的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這種完全用“復雜肢體動作”所營造出的單純舞蹈本體審美“留白”,使得觀眾不會完全跟隨作品形象而亦步亦趨,只是在一種詩意的想象中達到審美的愉悅,獲得超越于現實生活之上的審美意識升華。在這種“留白”中,觀眾與演員、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和諧自由的,是一種純粹的審美呼應,而非“說教”。通過對以上作品的分析解讀比對我們新疆舞蹈創作手法可以發現,在舞蹈本體語匯上我們從不缺少“可舞的題材”,從未缺乏“會舞的心靈”,只是稀缺那種擁有舞蹈智慧、情理哲思般的“梯級形式”。

《遠古燈舞》

三、多向表演

高明的創作者不是用舞蹈形象或者情節將主題思想或者意識具象地告訴觀眾或者表演給觀眾,而是獨創性地將心中之意融化在舞蹈本體表現中,并由觀眾在獨立的思考和欣賞中主動“悟”得并涵化于心!強調創作者和表現者的獨立性,表演者和角色的距離、觀眾和演員的距離,試圖在“距離”中實現舞蹈藝術作品的“陌生化效果”。因此演員應當采取歷史學家對待過去事物和舉止行為的那種距離觀來塑造舞蹈藝術形象,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我們對目前發生的事件和行為因距離的“歷史化”而感到陌生。亦即說把這些事件和人物作為歷史的、暫時的去表現。同樣,這種方法也可用來對當代的人,他們的立場也可表現為與時代相聯系,是歷史的、暫時的。

塔吉克族舞蹈《離太陽最近的人》

維吾爾族古典舞《朱拉》

維吾爾族山區歌舞《山區麥西來甫》

我以為布萊希特對戲劇演員表演“歷史化”的概括,在舞蹈表演中的演化首先既是舞蹈表演者個人對不同舞蹈形象的塑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性格美”,強調舞蹈演員塑造鮮明活的“形象”,但不能成為“形象”。以“暫時、歷史性”的舞蹈藝術品質追求塑造不同的舞蹈形象,從而在視覺呈現中擁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陌生化”審美體驗。個人表演的風格形成定勢被稱為流派,這是對一個舞者的極大褒獎,但另外一層含義卻很少有人去說,即流派背后的表演“模式”程式化,這里我并非有淡化舞種風格、抹殺個人特點之意,恰恰相反,我是著意在強調舞種風格的純粹性和個人表演的獨立性,但若一個舞種風格始終以一種形式演繹,長期呈現給觀眾的僅僅是一種審美范式就會掉進“程式化”的窠臼,一個舞蹈表演藝術家在舞臺上塑造的形象始終是“千人一面”,這樣的舞蹈恐怕也就失去了舞蹈藝術本質的魅力,也難以讓觀眾始終保持興趣。

他永遠不能忘記,也永遠不許忘記,他不是被表演的人物,而是表演者。演員必須保持一個表演者的身份;他必須把他所要表現的人物作為一個陌生者展現出來,他在表演時不能把這種“他做這個,他說這個”刪除掉。絕不能完全融化到被表現的人物中去。楊麗萍的舞蹈是“個人化”風格最集中的代表,但我們從《雀之靈》《被凍僵的蛇》《雨絲》《火》《兩棵樹》等舞蹈中看到的是一個舞者楊麗萍但舞蹈形象卻幻化不一,可謂“一人千面”最好的注腳。同樣的蒙古族舞蹈有粗獷陽剛的《奔騰》,有陰柔灑脫的《盅碗舞》,有雍容華貴的《盛裝舞》,有意境優美的《敖包相會》,有狂放不羈的《草原漢子》,也有深情柔美的《草原莽莽》,有單純抒情的《筷子舞》,也有擁有厚重歷史人文氣質的《成吉思汗》《東歸英雄》等,反思我們新疆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似乎只是“左轉右轉不知?!?、“帽轉金鈴雪面回”、“揚眉動目踏花氈”的高度形式美感,只是“葡萄樹下美人美,大漠之中強者強”的純粹意象抒情性舞蹈,而單單缺少了舞蹈表演“歷史化”的豐富感和審美思維的“多向”。

在感情融合(共鳴)的基礎上出現的舞臺與觀眾的交流,觀眾看見的和感受到的僅僅是和他感情融合在一起的舞蹈形象(表演者)所承載的情感屬性。舞臺上不可能產生和體現舞蹈表演者沒有暗示出和沒有體現的其他情緒活動,觀眾在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感受和認識只會是與舞臺上表演者一致的體驗。更嚴重的是,情感的共鳴會使觀眾沉醉于情感之中而無力自拔,這樣一來,觀眾便會喪失積極思考的能力,也因而會喪失對舞蹈的思考以及對社會與現實的批判。成為無價值“附和”甚至是“獻媚”。創作者應該在創作過程中采用陌生化的手法,使得觀眾能處于“客我”的欣賞角度,表演者也應以“歷史化”表演觀念,始終讓觀眾與角色保持距離,從而跳出被純感性情感所設計的情境,在“陌生化”的距離空間獲得審美快感和“多向”的反思維度,實現舞蹈藝術的現實審美價值意義。

結語

宋人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曰:“千里之山,不能居奇,萬里之水,豈能盡秀?!泵鞒x榛在《四溟詩話》中說:“貴乎同與不同之間,同則太熟,不同則太生?!本褪且蟪銎娴植粋?,追怪但又要顯現常,若能在平常中創造極致,這才是創作的高手。葉燮《原詩》說:“陳熟、生新,不可一偏,必兩者相濟,于陳中見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睂δ吧淖非笠龅健俺!敝谐觥捌妗?,“奇”中見“?!?,保持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

面對新時代,為新疆舞蹈研究、創作發展開創新局面,做出歷史新貢獻,在選材上、形式上、表演上都存在上述“?!敝谐觥捌妗?,“奇”中見“?!钡姆妒皆V求。這種訴求建立在創作者對生活深層次的體驗,建立在創作者對傳統文化廣博而扎實的學習積累,建立在創作者廣闊的藝術視野心胸和充沛的舞蹈自信基礎上,表現在表演者出神入化、若即若離的模糊“歷史化”塑造中,以此我們才有可能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爬升,才可能創作出“精深、精湛、精良”的時代精品,才能真正實現新時代新疆舞蹈的“多向”審美維度,促進舞蹈這一人類高級文化現象的不斷繁榮發展。

多年前,在《民族文學》上讀過一篇題為“既是民族的又是現代的,才是世界的”文章。新時代新疆舞蹈的發展與前行,這句話或可作為對我們最好的惕勵。

(本文圖片由戴虎提供)

猜你喜歡
陌生化選材新疆
“陌生化” 理論在初中現代詩教學中的作用
短道速滑運動員科學選材要素與評價
考場作文選材如何“闖關”
環己烷冷液傾析器腐蝕與選材
新疆多怪
人間奇劇——論易卜生筆下倫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傳奇性·陌生化——電影《白毛女》的受眾研究
淺議J.K.羅琳作品的陌生化藝術
實木門窗的選材應慎重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