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苓散癥組方思路在小兒推拿中的應用案例

2018-10-30 09:41張志文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小兒推拿

張志文

【摘 要】五苓散是《傷寒論》經典名方,本人運用五苓散的組方思路指導小兒推拿臨床實踐,用其法理,而用小兒推拿手法代其方藥,在臨床上收到滿意療效。

【關鍵詞】五苓散癥;小兒推拿;應用案例;五苓散證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

A242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22-02

五苓散是古代治療水逆病的專方,經典的通陽利水劑,適用于口渴、吐水、腹瀉、汗出而小便不利為特征的疾病。

此方首見《傷寒雜病論》,其組成為: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其歸納的經典方證有: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71);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72);傷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15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386);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金匱要略》);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金匱要略》)。

以上可見,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證的關鍵指征。筆者在近些年的臨床實踐活動中,利用小兒推拿手法治療多例小兒五苓散證,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結合病例報告如下,望對同道能有所啟發。

1 小兒胃腸型感冒

李**,女,25個月,兩天前開始出現鼻塞 ,打噴嚏,體溫37.4度等癥狀,昨夜瀉下水樣便4次,今上午又瀉下4次,小便少,舌淡苔白厚,指紋淡。辨證為風寒外感,水濕內停,氣化失常。治當健脾祛濕,兼以解表。若用中藥處方應當為五苓散。小兒推拿處方用一窩風,外勞宮,取、清天河水,順逆內八卦,清胃,補脾,清小腸。推拿一次后一日大便僅兩次,但仍不成形,鼻塞流涕等癥狀減輕。按照原方法推拿三次后,諸癥皆除,病愈后未復發。

2 小兒秋季瀉

秋季瀉是多發于秋冬季節的小兒常見腹瀉。西醫診斷多為感染輪狀病毒所致。常見于6-24個月的嬰幼兒。臨床表現為三多,即大便量多、水分多、排便次數多。為自限性疾病,若處理不及時,容易出現脫水和酸中毒。目前西醫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腎常不足,容易感受濕邪,使脾胃功能出現障礙,而出現泄瀉?!饵S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濕盛則生飧泄?!峨y經》云:濕多成五泄。皆直言病因,故筆者認為,小兒秋冬季節脾胃易受寒濕所困,故小兒秋泄系脾腎兩虛復感寒濕導致腎虛無以暖脾,而致脾運失常發生泄瀉,與一般的小兒泄瀉有顯著的不同。故五苓散加味溫腎健脾之中藥,加之五苓散本身之化氣利水的功效,故可以用以治療本病。

病例:楊某,男,10個月,2016年11月16日初診,二十多天前因腹瀉水樣便而就診于多家醫院,均診斷為秋季泄瀉,用藥多日不愈?;純焊篂a水樣便,每日10-15次,且量多,神疲納少,嘔吐腹脹,舌淡苔白,指紋淡紅,此脾腎內虛,外受寒濕,濕邪困脾,發為泄瀉,治當溫腎健脾,升清降濁。若用中藥應處方五苓散加味。小兒推拿處方為:二馬,外勞,揉板門,清胃,補脾,清補肺,補腎,分陰陽,清小腸。推拿四天后腹瀉停,嘔吐止,告痊愈。

3 嬰兒吐奶

李某,男,一個半月,2017年3月初診,媽媽自述孩子十來天之前受涼后,每次哺乳過程中都有有溢奶現象,觀察患兒精神尚佳,偶爾哭鬧,體型偏胖。筆者想到《傷寒論》第74條: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吐奶應也屬于水逆的范疇,故應診斷為五苓散證。小兒推拿處方:一窩風,清胃,補脾,平肝,清心,清小腸,揉三陰交。推拿一次后溢奶減輕,推拿三次后痊愈。

4 小兒咳嗽

袁某,女,6個月,孩子家長敘述孩子于兩個月前感冒后開始咳嗽,打針吃藥經久不愈,查體示:咳喘,伴出冷汗,喘促,聲啞,喉間痰鳴,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膩厚、舌苔有齒痕。初診為虛寒型咳嗽,用以溫肺化痰的小兒推拿手法。前三次癥狀減輕,但是后幾次療效不顯。筆者結合孩子體型偏胖,痰多,舌苔白膩、舌體有齒痕等特點,雖無小便不利之癥,但患兒顯然體內濕氣重,痰濕一家,若用五苓散健脾通陽,滲利水濕,濕去則痰不生。小兒推拿處方:外勞,一窩風,清胃,補脾,清肺,分陰陽,清小腸,揉小橫紋。推拿四次后咳嗽止,痰鳴音消失,舌苔恢復正常,告痊愈。

體會

五苓散既能用于熱證,也能用于寒證。其熱癥形成的機理在于表邪化熱,消灼津液;其寒癥形成的機理在于水飲內停,閉阻陽氣。小便既是機體的代謝產物,也是寒熱病邪的載體,故小便通利既有通陽之功,又有泄熱之效。對于熱證來講,水道得通,熱邪就能隨小便而解;對于寒證來講,水道得通,則寒邪有排出之路,陽氣有運轉之機。即葉天士所說“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也?!睂τ谖遘呱⒌淖饔脵C制,《金匱要略》總結為:利小便,發汗。腠理開則氣化行,氣化行則水道利,水道利則熱隨溺解,寒隨溺消而病愈。故五苓散能同時用于寒熱兩證的機理就是在于利小便。應用于小兒推拿臨床,我們可以借鑒五苓散的組方思路,用一窩風代替桂枝,用清小腸來利水滲濕。虛寒證加補脾,外勞宮(或二人上馬);熱癥可以加清心,平肝,退下六腑等。

參考文獻

[1] 劉清平.加味五苓散治療腎炎水腫的觀察[J].海南醫學,2003,(9).

猜你喜歡
小兒推拿
加減參苓白術散配合小兒推拿療治療小兒秋季腹瀉50例
淺談小兒推拿發展及現狀
推拿治療小兒斜視案例及分析一則
崔氏特色推拿手法治療兒童便秘經驗總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