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護理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實施效果

2018-10-30 09:41李珊珊劉麗云許連珠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介入治療人文關懷肝癌

李珊珊 劉麗云 許連珠

【摘 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實施效果,總結相關臨床經驗。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接受一般護理,觀察組50例患者在其基礎上接受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80.00%(40/50)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0%(46/60)明顯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肝癌;護理;介入治療;人文關懷;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322.4+7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40-01

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在全球范圍內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當前治療肝癌的主要方法是肝癌介入術治療,后期的護理效果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的改善有著重要意義。肝癌患者對該病往往存在絕望、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本文對我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了人文關懷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100例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在53~75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2.7±6.7)歲;觀察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在54~7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5.9±5.0)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較?。≒>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一般護理,包括入院指導、健康教育、病情觀察等。觀察組患者在其基礎上接受人文關懷護理,內容為:①患者入院后,做好入院評估,以熱情的態度去接待,向患者介紹護理人員,幫助患者熟悉病房環境。②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學歷水平、家庭背景、生活習慣以及心理狀態等,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讓患者感到親切,給予患者精神支持。③術前向患者介紹相關流程以及配合事項,術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指導訓練床上大小便,保證清淡的飲食,禁止進食油膩、辛辣的食物。術后實施止血處理,嚴密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指導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出現穿刺點滲血和血腫,如果患者出現皮膚紅腫瘀血,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幫助患者翻身和創傷大小便,觀察下肢的障礙以及疼痛情況,避免出現動脈血栓[1]。術后加壓包扎穿刺部位,觀察術側肢體末梢血運情況,叮囑患者臥床休息,指導床上術側肢體活動,避免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協助翻身、床上上大小便。④術后患者會出現一系列栓塞后綜合征,例如胃腸道反應,疼痛,發熱,便秘等,護理人員應多關心患者,做好巡視與疏導工作。

1.3 觀察指標[2] ①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兩組肝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分值在20-80分之間,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深。②應用本院自擬的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年齡、SAS評分以及SDS評分等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2組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較?。≒<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知不足,對手術效果存在擔憂,且術后患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不足,往往存在焦慮、抑郁、絕望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脆弱的情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以熱情的態度進行服務,讓患者感受到溫暖,術前進行細致的服務,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加強術后護理,不斷給予患者支持與鼓勵,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利于改善預后。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的的SAS、SDS評分均有了一定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更為明顯,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思想,能夠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實施護理,充分考慮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大大提高了護理效果,能夠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患者的滿意度較高[3]。

綜上所述,對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羅紅英. 人文關懷護理在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79-80.

[2] 印怡臻. 肝癌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患者疼痛評估及護理進展[J]. 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4):99-102.

[3] 郭霞,林秀如. 原發性肝癌患者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2018,37(11):140-142.

猜你喜歡
介入治療人文關懷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達和預后的意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靜脈溶栓治療后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研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microRNA在肝癌發生發展及診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種不同人肝癌細胞株中的表達
microRNA在肝癌診斷、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