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如何應對環境變化

2018-11-01 07:00劉蘭卉彩田娜
求知導刊 2018年25期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劉蘭卉彩 田娜

一、問題

20世紀末期,許多高校中出現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強調人才對于改革的促進作用。隨著人力資本的提出,企業對于人才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他們的主修專業。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并未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崗位,也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目前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認知水平并不高,在中西部地區,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的門檻偏低,許多中小企業受其自身局限性影響,短視行為明顯,注重短期效益、經濟效益,忽略長期效益和人才效益。

如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課程開設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踐課程開設較少,主要是使用人力資源管理操作系統進行教學,而軟件操作更多的是事務性的工作流程,行為觀察實踐受場地和設備的限制不能完全到達仿真模擬的效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規模普遍較小,校外實習基地能夠提供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崗位較少。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較低,而強調實踐和工作經驗的社會需求對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原因解析

(1)社會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高,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社會價值徒有其表,并未真正發揮其戰略資源價值,特別體現在中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

(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個人專業素養不夠,一方面體現在學生專業知識不夠扎實,另一方面體現在實踐操作能力不足,不能夠達到企業招聘的標準。

(3)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并未緊貼社會的實際需求,人力資源專業的學生在校時所學的課程內容并未及時更新和緊貼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三、措施

首先,應該增加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認知的廣度和深度,加強大眾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全面了解。例如,新媒體多報道一些通過創新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企業如何成功提高經濟實力的案例,宣傳人力資源管理能夠給企業帶來什么樣長期效益等。其次,國家應結合社會實際需求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法規、條例,為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再次,在校的專業學生應提高與自身相關的專業素養,一方面,扎實地學好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的理論知識,熟悉各個模塊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及時關注社會動態和國外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另一方面,大學生應充分利用機會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和學生要緊貼社會實際,關注社會發展和企業社會需求,及時發現自身技能和知識盲點,及時補充和更新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配合教師做好實踐教學改革工作,使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能真正地發揮自身優勢,贏得良好的發展前景,適應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社會需求。

社會進步的年輪從未停歇,作為“活”的資源不斷更迭,而我國人口的出生率呈下降趨勢,深度老齡化不斷加劇,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的人力資源將會出現短缺局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也會面臨著更大的困難,也迫使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學習更多的技能來適應這種不斷變革的社會環境,及時了解市場動態,通過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能力,通過實踐不斷探索,積累經驗,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以此來適應新時代下環境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帶來的變化。

參考文獻:

[1]趙 炬,段俊杰,孫延坪.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訓創新探索——以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為視角[J].人力資源管理,2016(8).

[2]黃 鶯.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人力資源管理,2017(5).

猜你喜歡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國企改革中政工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推進
電信管線資源管理系統在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部分專業介紹
有趣的動物
專業修腳店
人力旅行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強化國土資源管理,調控土地交易行為
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