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2體系的Cu原子吸附效應研究

2018-11-06 03:54孫金芳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8年10期
關鍵詞:鍵長費米單層

孫金芳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1 引言

MoS2作為一種典型的層狀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因其單層存在直接帶隙,其能帶結構優于零帶隙的石墨烯,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半導體材料,在電磁學和電子器件等技術領域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1]。體MoS2所在的空間群為P6_3/mmc,其結構為間接帶隙半導體,帶寬為1.29eV,層與層間通過范德瓦爾斯力相結合的。類似于石墨烯,單層和少數層MoS2可通過機械剝離技術剝離出來,且單層MoS2層內的Mo原子和S原子之間形成強共價鍵,因此單層結構非常穩定,這種容易制備又穩定的材料引起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

2 計算模型

在計算過程中,本文采用的軟件是基于密度泛函(DFT)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程序包CASTEP。采用廣義梯度近似中的PBE關聯泛函來對計算中交換關聯勢進行描述。布里淵區我們采用3×3×1k網格[2]。選用平面波函數截斷能為380eV,在結構弛豫過程中,具體參數設置為,能量收斂標準為10-4eV,原子間作用力收斂判據為0.01eV/?。

因層狀MoS2具有六角對稱性,我們依次在六個高對稱位置(TMo,TS,Htop,BS,BMo,Hin)放置 Cu 原子,然后進行弛豫操作。計算過程中分別在單層和雙層表面設置了三個吸附位置。其中,TMo表示放置在Mo原子正上方,TS表示放置在S原子的正上方,Htop表示放置在六元環中心位置[3]。同樣的對于雙層MoS2三個層間吸附的位置分別為:在第一層MoS2中的S原子的正下面記為BS,在第一層Mo原子的正下面記為BMo,在上下兩層由S-Mo-S構成的六元環的中心記為Hin。由雙層MoS2的結構對稱性可知BS和BMo的位置是等效的,所以在計算時只考慮了BS和Hin兩個位置。構建4*4的MoS2超胞,Cu原子吸附在MoS2不同位置的構型如圖1(c,d,e)所示。4*4的超胞能夠保證兩個相鄰Cu原子在間距超過10?,這樣可以忽略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同時為了減小層間原子的相互影響,在z方向上建立10?的真空層。在計算中,二維超胞的晶格參數我們參照單胞的實驗參數a=3.16?,獲得在xy平面,b=c=12.64?。為了獲得更優的吸附構型,我們計算了各個系統的吸附能,吸附能定義為:

E(Cu+MoS2sheet)是吸附體系總能,EMoS2sheet是孤立MoS2片的總能,ECu是相對應孤立時金屬Cu原子的總能。當吸附過程放熱時吸附能為負,發生了化學反應,吸附能越小表明過渡金屬Cu原子吸附越穩定。

3 結果分析

通過分析兩個吸附系統中三個位置的吸附能,發現從不同層的MoS2表面吸附性能來看,TMo位置最穩定,對于雙層MoS2的層間吸附來看,BMo位置最穩定。通過分析雙層MoS2的兩種吸附情況發現,層間的BMo位置吸附能最低,最為穩定。這說明對于雙層MoS2,層間吸附更為穩定。通過castep計算結果可知,三個不同結構的MoS2穩定結構中Cu原子和緊鄰S原子成鍵的鍵長以及吸附高度數值。單層和雙層MoS2的表面吸附時,Cu-S鍵長為2.14?,吸附高度為0.90?,說明層數對吸附穩定性的影響較小。對于雙層MoS2的層間吸附情況,Cu原子和上層三個S原子所形成鍵長皆為2.21?,與下層一個S原子所成鍵的鍵長為2.22?,這說明所有S原子與Cu原子間的吸附能力相當。

單層和雙層的本征MoS2的態密度(DOS)如圖1和圖2所示,結果表明單層和雙層MoS2的帶隙分別為1.75eV和1.62eV。

圖1 單層MoS2的態密度圖

圖2 雙層MoS2的態密度圖

圖3 單層MoS2表面吸附Cu原子系統的態密度圖

圖4 雙層MoS2表面吸附Cu原子 系統的態密度圖

圖5 雙層MoS2層間吸附Cu原子系統的態密度圖

圖3和圖4是單層和雙層MoS2表面吸附Cu原子的態密度圖,圖5是雙層MoS2層間吸附Cu原子的態密度圖。從圖中可知,對于三個不同吸附位置的體系,吸附Cu原子后都在原始帶隙中引入了雜質態,而且費米面附近的雜質態是由自旋向下的電子態構成。然而,對于表面吸附體系,從圖3和圖4態密度圖可知雜質態和費米能級之間最小帶寬約為0.2eV。所以,表面吸附體系仍具有半導體特性。對于層間吸附體系,如圖5所示,有部分自旋向下的電子構成的雜質態剛好出現在費米能級附近,從而使得該體系在費米能級附近全部發生自旋極化。這說明在費米能級附近有一個自旋的電子通道,即雙層MoS2層間吸附體系表現出半金屬特性。

本文采用castep模塊計算了單層和雙層MoS2表面吸附和層間吸附金屬原子Cu后的穩定性和電磁學性能。通過計算結果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結論。首先,找到了Cu原子吸附在單層和雙層MoS2表面和層間的具體穩定位置,Cu原子和周邊原子間形成了共價鍵;Cu原子吸附后其局域磁矩減小。其次,通過三個不同穩定位置的吸附性能研究,發現Cu原子在表面吸附后,整體仍表現出半導體特性,僅僅在本征體系中引入了雜質態能系。最后,對于Cu原子吸附在雙層MoS2層間,整個系統在費米面附近顯示出了完全自旋極化特征,即整體表現出了半金屬特性。這些現象為MoS2在自旋電子學方面的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持。

猜你喜歡
鍵長費米單層
二維四角TiC單層片上的析氫反應研究
玩陀螺找奧秘
費米:從“陀螺少年” 到“原子大王”
費米:假裝是司機
高溫下季戊四醇結構和導熱率的分子動力學研究
基于PLC控制的立式單層包帶機的應用
深圳:研發出單層多晶石墨烯可控斷裂技術
Gutmann規則及其應用
淺議鍵能與鍵長的關系
基于CAGD的單層球形網殼構型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