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村再話老故事,口述歷史回味長

2018-11-06 23:13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18年41期
關鍵詞:永嘉新村居民

孔冰欣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時代,以上這些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只能當成我對兒時的回憶罷了。但事實證明,良好的家風是多么難能可貴;優良的傳統,一代代相傳,直到永遠……”2018年10月12日下午,“新村的老故事(二)”永嘉新村特展在永嘉路578號“都市之光”公共藝術空間開幕。開幕儀式上,永嘉新村居民丁宗寧感懷父母養育教化之恩,一片真情至濃至誠,老上海家庭人文故事聽得在座眾人頻頻點頭,稱道不已。

同學、同事、鄰居,家園情緊密深厚

梧桐掩映下的永嘉路修建于1920年,道路兩旁的花園洋房、石庫門里弄、現代風格老公寓,處處都是海派味道。而坐落于永嘉路580弄的永嘉新村,始建于1947年,曾是交通銀行的職工宿舍,第一代居民為交通銀行的職工和家屬;新村內共有23幢房屋,是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七十多年來,這里不知沉淀了多少可以一品再品的故事。永嘉新村的興建背景、相關設施及早期的居民構成,根本上塑造了永嘉新村的整體氛圍與社區形態?!巴瑢W”、“同事”、“鄰居”這樣特殊的關系支撐起了永嘉新村居民之間緊密而深厚的家園情感?!靶麓宓睦瞎适隆庇兰涡麓逄卣?,講述的恰是“我們的歷史”、“活著的歷史”——因為,這段歷史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新村的居民。

此次展覽由天平街道主辦,由永嘉新村居民區,上海老房子研究學者、上海老房子俱樂部創建人吳飛鵬,以及社區志愿者、人類學博士王心遠精心策劃,是繼今年5月“新村的老故事(一)” 后的第二期展覽。天平街道特意開辟展示平臺,旨在讓居民翻出舊照片,口述家庭軼事,讓觀者更近距離地感受社區發展的脈絡。上一期展覽著重描繪永嘉新村建成、沿襲的過程,勾勒全景;這一期,在更多居民的熱情參與和配合下,更多的家庭往事被挖掘出來,其中有“紅色外交戰士”吳良鑄的人生之路和他對家庭所作的貢獻,也有永嘉新村十口之家丁紹曾夫婦的家風家訓故事等。

儀式上,王心遠博士分享了她與永嘉新村居委、吳飛鵬老師共同策劃本次展覽的初心。居民丁宗寧動情陳述之外,丁家提供的一份“家庭規劃”更引起了觀展者的共鳴,這份1958年制訂的家規包括“左鄰右舍多關照,有商有量,團結互助好;……身體健康很重要,早起早睡,清潔衛生好”等共6條,時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也是丁家的家訓。17幅丁家全家福,跨越半個世紀,頗具震撼性——何謂“史”?存于此間!

歷史不僅僅只是帝王將相,歷史也由平凡人一筆一畫、一枝一葉地書寫。初秋之際,滿載老故事而歸的聽眾們,仿佛飲下桂花釀,一顆心被溫暖的綿甜浸泡、滋潤著。

居民王蕙華也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永嘉新村的家園舊事。1950年,她上的是北京西路小學幼兒園部,一日放學久等不見人來接,便獨自乘上了65路公交;車沒錯,方向錯了,公交公司最后把她送回。這個小意外,讓大人們發愿要為新村里的小朋友們籌建幼兒園;當時,交通銀行職員的太太們不少都是畢業于師范院校的,于是,一批家庭主婦創辦了永嘉新村幼兒園。

普通百姓,同樣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革

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王心遠博士笑道:“今天你看到的這個展覽,其實是我調研老齡化社會課題時,一個意外的‘副產品呢?!彼硎?,策展之初,即認識到不要單純的照片羅列,要挖出老照片后的老故事?!案兄x居委會的引薦,有故事的老人們如同滾雪球一般;誰有老照片,我就上門拜會、聽故事?!?/p>

“第一代居民經歷了抗戰,經歷了新中國的起起伏伏、波瀾壯闊,他們的故事,何嘗不是濃縮、微觀的近代史呢?所有的細節,是有生命的、有溫度的、有意義的。我開始是在研究中國的老人,那么也必須了解他們的過去。永嘉新村是一個切入口,并不是說,只有成功人士才有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普通的百姓,同樣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革,所以我要居民們打開話匣子——那些他們以為不值多提的東西,很有可能是最珍貴的?!?p>

在王心遠看來,展覽只是“冰山一角”,更全面、深度的內容,她希望能在自己的研究報告以及相關專著里體現?!坝袡C會的話,我但愿能出一本書,通過這個地方,真正意義上講述小區歷史故事,娓娓道出上海解放以后社會變遷的一部分。我自己就住在永嘉新村,此地是我抽取‘時代DNA的樣本,我會采用田野調查的辦法,共同生活、參與觀察、深入理解?!?/p>

毋庸置疑,策劃特展是浩大的工程,天平街道匯聚多方力量,耗時數月,幾經周折,終使展覽成功面世,且廣受好評。記者獲悉,永嘉新村居委會與策展人通力合作,屢次登門入戶進行采訪,整合了多方資料進行語言文字的重塑,對新老照片進行反復對比,并多次約人合談匯編。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就老人口述的時間節點及描述的事件,主辦方和策展人還多次走進圖書館,逐一核對,細心論證,以求真實可信。

歷史不僅僅只是帝王將相,歷史也由平凡人一筆一畫、一枝一葉地書寫。初秋之際,滿載老故事而歸的聽眾們,仿佛飲下桂花釀,一顆心被溫暖的綿甜浸泡、滋潤著。天平街道開辟這樣一個公共展示平臺,還原了流逝的時光,也讓大家在品讀中獲得新的啟迪,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家園、熱愛生活,增強對社區的歸屬感與榮譽感。未來,街道將繼續對轄區內的人文資源進一步挖掘、提煉,使“都市之光”公共藝術空間成為體現海派文化、感受城市溫度的生動窗口。

猜你喜歡
永嘉新村居民
中國畫《林澗·新村》
父輩們
我們一定會勝利
“深入淺出”,以題載法
被資本裹挾的“新村再造”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五老”宣傳隊走鄉串鎮唱新村
發揮“五老”隊伍作用 創建“三無四有”新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