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在新常態下重新定義智能交通

2018-11-09 02:28羅超
中國公共安全 2018年9期
關鍵詞:交通管理常態華為

□文/本刊記者 羅超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沒有什么不能被重新定義。在智慧的時代,關乎人工智能的話題無處不在。同樣,信息化革命后,除了上帝,誰都和數據脫離不開?,F在,智能交通開始更多聚焦于此些話題;與此同時,交通管理方需求也在新時期有新要求??梢哉f,一切都在變、都在重構,因此,智能交通新常態出現。

新常態下智能交通革命到來

為了最為準確掌握新時期智能交通的新常態,記者在7月24日主題為“探索新時代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的華為媒體交流會上,找到了答案。華為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總監何均宏是此次采訪對象。他一臉儒雅,善于用深入淺出的案例來與記者們分享華為在智能交通方面,想做什么和正在做什么。

在現場交流中,記者對于智能交通新常態話題格外感興趣。何均宏告訴記者,目前觀察智能交通的新常態有6個內容:

車輛數井噴,車輛發展快于道路承載能力;

交通文明還需改進,部分人的不良出行習慣,可以擾亂整個城區交通安全、有序;

交通規則豐富,交通管理越來越個性化、人性化,更多滿足最大的大多數日常出行要求,這同時帶來交通規則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管理規則越來越豐富;

停車位少、新舊路網并存,各個城市居民居住在老城區、生活教育在老城區、工作在新城區,長期處于停車位少、不均衡,新舊路網并存的狀態;

功能區密集,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區快速擴張,但教育、醫療、商業、產業園區等核心功能相對集中在部分城區;

交通監控、信號機、交通誘導和互聯網應用、移動應用,還難于協同。

對于華為這樣有態度和主張的企業,為市場態勢準確把脈后,必將有番作為。

華為新平臺支撐城市交通大腦

把握到智能交通新常態,沖破舊有的技術桎梏,就是一種變革。所以在華為的“生態+平臺”架構下,針對交警的核心業務即智能非現場執法和違法大數據打擊服務,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這場變革中的非凡價值,構建智能交通新常態下的新平臺、新治理和新服務。

依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華為新時代智慧解決方案的內核與本質。生態+平臺的價值主張在華為各個業務領域均可見,這種一貫做法得益于華為強大的技術研發和生態兼容能力。

如何為一個城市交通裝上智慧大腦?華為的答案是搭建全新的技術支撐平臺、梳理行業化的數據治理體系、提供全系列的智能交通業務服務。

采訪中了解到,華為認為在交通大腦的平臺層,要能夠支持各個交通出行方、管理方、應用開發商及其對數據、算力、算法的需求,打通交通出行、交通管理回路,讓各方更快速、更全面的進行評估,實現交通管理快速優化。

華為智能交通新平臺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術,打造三方面的城市交通智能能力。

計算智能:采用神經網絡處理器提供強大學習能力,采用微服務智能容器運行多種算法,對交通監控視頻、卡口圖片、電警圖片、違法及過車數據、年檢及保險……等等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

感知智能:基于算法倉,支持多種交通管理算法、模型,實現對交通流量、事件、違法行為進行動態全域感知;

認知智能:基于數據挖掘、知識圖譜、強化學習,發現交通出行規律、違法車輛軌跡,支持交通路況分析、研判,進行信號燈配時協同優化。

可以看出,華為智能交通新平臺能滿足各個參與方對算力、算法、數據的需求,支持全流程業務協同交互,是智慧交通的控制大腦。

AI+大數據并行,極大提升交通實戰力

AI喚醒萬物,也體現在智能交通領域。華為采用AI技術,進行車輛目標提取、目標跟蹤、自動車牌識別、違章行為自動判定,兼具機器連續工作優勢和人類部分認知能力,準確、快速地對機動車違法行為進行審核分析執法,與交通大腦人口信息庫、“交通管理人像庫”、“失駕人群信息庫”等進行實時比對,實現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的精準查處。

大數據助力智能交通有效管理上,華為配合深圳交警以大數據引領勤務警務升級,構建現代交警勤務模式,路面管理模式由“大海撈針”向“精確制導”轉變?;诖髷祿焖俳<夹g,實現精準化鐵騎勤務管控。

深圳交警在全國率先組建“全機動化、快速反應”的 1350 人交警鐵騎隊伍基礎上,通過配置移動警務云終端、穿戴式智能終端等裝備,后臺智能化指揮和管理,預警、即時的精準情報推送,使每位鐵騎隊員都成為擁有“最快雙腿”和“最強大腦”的綜合作戰單位,形成了前端感知+實戰指揮的高效勤務布局。

目前,鐵騎每日巡邏里程 6 萬公里,相當于覆蓋所有道路9.3 次,應急反應時間在 5 分鐘以內,比以往縮短了 67%;精準打擊開車打電話、不系安全帶等交通、假套牌車等違法行為,管控范圍、反應效率、執法效能提升十倍。

大數據違法打擊中,如何提升數據質量?如何把簡單統計分析推向深度挖掘分析?是一直困擾交通管理的問題。華為不斷優化數據模型管理,幫助交警更加精確的管理數據資產。幫助客戶掌握多數據源的數據模型管理能力,提供圖形化拖拽式任務開發與運維工具,降低整個工作流開發難度,提升效率。

華為提供了挖掘算法框架,使用者可以自行進行數據建模,從數據中識別價值,基于數據統計分析能力,讓使用者能夠識別數據,方便后續的數據分析算法模型的創建。華為還和行業領先者合作,引入越來越多的行業數據模型,可以直接使用模型進行分析,提供圖形化拖拽式任務開發與運維,大大節省自行建模的工作量,降低整個工作流開發難度、提升效率。

與華為攜手開創智能交通生態紀的大繁榮

2018華為開啟了生態紀,也希望在智能交通領域以共同行動來創造交通生態的指數級繁榮。

華為參考 IaaS、PaaS、SaaS 架構,聯合生態伙伴共同構建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的三種智能。研發計算智能的異構資源池、感知智能的算法倉和多算法融合平臺、認知智能的知識圖譜和強化學習引擎,支持行業生態伙伴運行行業算法,實現分層解耦、開放創新,做到各得其所、對等交互、協同治理、協同監管。

何均宏談到智能交通生態伙伴們,基于深圳交警聯創環境的數據、算力,不斷訓練、提升算法水平,每個月都有長足進步。

比如,基于交通大腦的平臺和交互能力,行業生態伙伴快速實現了 AI 輔助執法:智能感知交通違法行為,對人工審核不滿足處罰依據的“廢片”進行回滾,降低人工審核導致的“漏罰”,并分析哪些電警、卡口的數據出行偏差,哪些電警對違法行為采集不到位,哪些審核人員審核不到位。

現在,生態伙伴基于交通大腦開放平臺,正在刷臉執法創新、實時路況研判、智能交通流管控、智能信號控制等等,從而一步步實現整個交通管理系統的閉環。

平臺+生態,是華為在智慧交通的布局,而AI與大數據是技術雙驅,讓華為在該領域的布局更加具備實戰力。

何均宏說,如今這些合作伙伴聯合研發的方案,開始走出聯合創新實驗室,為全國各地市交警服務,已經得到十多個城市交通管理者的贊揚。

結束語

重新定義,給世界留下一些與眾不同印記,是華為的常態和慣性。華為在新常態的時代特征之下,以“平臺+生態”布局,以“智”“數”并行驅動,對于智能交通領域是非常有意義之事。對于華為,記者經常感慨,善于弄潮,不愛趕潮。

猜你喜歡
交通管理常態華為
現在的余華為誰寫作?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大數據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華為
交通管理大數據 智能研判平臺SEARI-TBDS
對設區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適應新常態,創新促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