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優28在順昌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2018-11-12 03:03魏彩娣
農業與技術 2018年15期
關鍵詞:順昌縣軟盤口鎮

魏彩娣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種植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勢農作物的區域化種植,優質高產新品種的推廣種植,輕型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水稻生產的農田生態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有害生物種群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為豐富洋口鎮糧食品種,尋找適合當地栽培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18優28是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與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用不育系18A和恢復Q恢28配組選育成的中秈雜交水稻新品種,2017年2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1]。2017年順昌縣洋口鎮引進神農18優28作中稻種植。根據當地農民的栽培習慣,本次水稻田采用拋秧栽培[2]。表現出生育期適中,后期轉色好,穗長粒多,豐產性好,米質達到三等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等特點。

關鍵詞:雜交稻;18優28;種植表現;拋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場對稻米品質的需求,水稻種植戶對水稻品種的選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對水稻品種產量、品質及抗性等方面的選擇需求。福建省是全國的糧食主產區,以種植水稻為主,目前福建省的水稻主栽品種有甬優、宜優、豐優等系列,這些水稻品種米質較好,但抗性較差,尤其是稻曲病、紋枯病、稻瘟病近幾年在順昌縣發生較為嚴重。因此順昌縣農業部門引進米質優,抗性好,并經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7015)的水稻新品種組合18優28,2017年經在順昌縣洋口鎮試種,表現出產量高、米質優、抗倒性強、中抗稻瘟病等優點。洋口鎮地處富屯溪中游,位于E11754',N2647',山地較多、田塊小而不平,不宜水稻機插栽培,主要采用手工插秧和拋秧栽培2種形式。本次試驗采用拋秧栽培的形式進行。

1 品種主要特性

18優28是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與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18A和恢復Q恢28配組選育成的中秈雜交水稻新品種。該品種在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種植,全生育期136d,株高118cm,株型適中,抗倒伏性強,中抗稻瘟病,經對2個試驗區進行田間實割測產,順昌縣上鳳村平均產量為613.4kg/667m2,比對照豐優22產量579.5kg/667m2,增產33.9kg/667m2,增比5.84%,順昌縣麻溪村平均產量為607.2 kg/667m2,比對照豐優22產量570.1kg/667m2,增產37.1kg/667m2,增比6.5%。通過室內考種18優28穗長25.7cm,結實率86.78%,千粒重25.7g,豐產性較好,未發現明顯的葉瘟、穗頸瘟。

2 品種米質分析

18優28加工性比較好,糙米率80.0%,精米率72.2%[1],整精米率66.8%,堊白粒率12%,堊白度1.5%,透明度1級[2],膠稠度76mm,直鏈淀粉含量13.8%,米質達部頒三等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

3 主要栽培技術

3.1 栽培田塊選擇

本次試驗區設在順昌縣洋口鎮麻溪村和上鳳村,進行大區試驗種植,麻溪村試驗面積0.27hm2(18優28占0.2hm2、豐優22占0.07hm2),上鳳村試驗田面積0.28hm2(18優28占0.2hm2、豐優22占0.08hm2),土壤類型為青底灰泥田,排水性好,耕層厚度大于20cm的平原地,試驗田肥力中等。本次試驗是將18優28與豐優22都作中稻種植,采用拋秧技術栽培,統一管理。安排5月25日播種,6月20日拋秧,10月8日收割。栽培期間以晴熱高溫為主,日最高溫28.6~38.0℃,日最低溫20.2~27.0℃。從播種、拋秧、病蟲害防治、收割都選擇在天晴或多云的天氣進行作業?,F將主要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3]。

3.2 采用拋秧育秧要點

3.2.1 育秧前準備

采用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營養土采用95%稻田土加5%的45%復合肥調制而成(每盤1.5kg)、拋秧盤(每667m2 434孔50張)、水稻種子(以1kg/667m2種量)、秧田(秧田與大田比為1:30~50)。

3.2.2 曬種

5月21日選擇在非烈日的區域短時間(一般為0.5d)適度晾曬。

3.2.3 種子處理

采用浸種的方式消毒。5月22日先進行選種分級,用清水淘洗,撈去上面空浮粒、雜物;再用30%的泥水進行選種,把懸浮在泥水中的半粒谷撈出冼凈另裝,再把沉淀在泥水里的飽滿谷洗凈,將分級出來的谷種分別用清水泡6h,為防苗期立枯病、普矮病、惡苗病,采用16%咪鮮·殺螟丹10g加10%吡蟲啉8g兌水6kg浸種3kg。浸泡48h,種子起水后用清水洗凈開始催芽,80%種子破胸露白晾5h后進行播種。

3.2.4 秧田準備

秧床以橫放2盤或豎放4盤為準,寬約1.3m,每40~50個秧盤下勻撒1kg 45%復合肥。

3.2.5 鋪排塑料軟盤

按橫放或豎放的順序把塑料軟盤排在做好的秧床上,輕壓塑料軟盤,以塑料軟盤的1/4沉入泥土為準。

3.2.6 盤內裝營養土

把備好的營養土倒入塑盤內,用掃把掃平[3]。

3.2.7 均勻播種

5月25日播種,播種時把分級出來的種子分區播,每孔播1~2粒處理好的種子。

3.2.8 覆蓋遮陽網

播后采取遮蔭網遮蓋,可降低溫度。

3.2.9 秧苗管理

秧苗水份管理。秧苗葉齡在二葉期時可灌水至畦溝一半,三葉期時灌水至畦面,出苗前3~5d畦溝排干溝水,待自然落干直接起苗;追肥。整個育秧過程可追肥2次,即秧苗葉齡在1葉1心時以氮肥為主、起苗前5~7d以磷肥為主。選種分級出的半粒谷秧苗可適當多追肥1次;防治病蟲害。在當地植保部門的指導下,秧苗葉齡在一葉一心時噴施300ppm濃度的多效唑藥液,增加秧苗分蘗,促使秧苗根系發達。在1.5、2.5葉期時用吡蚜酮與綠亨一號加磷酸二輕鉀1000倍混合液各噴1次預防立枯病及黑尾葉蟬引起的矮縮病。

3.3 拋秧大田栽培要點

3.3.1 大田耕整

做到泥爛、面爛下實;田面平整、高低差控制在3cm內。沙質田隨整隨拋。

3.3.2 施足基肥

拋秧采用“前促、中控、后補”的施肥方法即底肥60%~70%,分蘗肥20%~25%,穗肥10%~15%。因化肥含量各不一樣,按折純算總施純N10kg/667m2、P2O56kg/667m2、K2O10kg/667m2。本試驗區基肥按尿素10kg、57%磷酸二胺10kg、60%氯化鉀10kg拌勻撒施。

3.3.3 適時拋栽

6月20日秧齡達4葉,進行拋栽。

3.3.4 拋秧密度

拋栽密度1.8萬穴/667m2。

3.3.5 拋栽質量

利用重力原理手抓秧尖向上拋出2~3m,使其自然落入泥中立苗。按先七后三的次序進行拋栽,將70%秧苗均勻拋栽在耕整好的大田上,每隔3m揀出1條30cm的工作道,沿著工作道把剩下30%的秧苗進行補勻。

3.4 大田管理

3.4.1 水肥管理

主要抓好立苗扎根、分蘗、控蘗、孕穗、灌漿、黃熟這幾個時期的水肥管理。扎根期在拋植后3d內不進水;分蘗期要保持2~3cm的水層,此時施分蘗肥20%~25%,尿素3kg、57%磷酸二胺5kg、60%氯化鉀3kg拌勻撒施。促進有效分蘗;控蘗期當分蘗出的苗數足夠時采取曬田的方式來控制無效分蘗;孕穗期要保持5~10cm的水層用于孕穗,此時施穗肥10%~15%;尿素3kg、60%氯化鉀2kg拌勻撒施。灌漿期要保持5cm水層用于灌漿。黃熟期適時斷水促進谷粒飽滿成熟。

3.4.2 化學除草

立苗后第5天每667m2施60g丁芐除草劑。

3.4.3 病蟲害防治

主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為避免稻田后期飛虱的暴發,在防治螟蟲時要盡量少用或不用三唑磷等有機磷殺蟲劑。整個大田期間共分3次防治病蟲害。第1次選在7月5日分蘗期,主要防治飛虱、鉆心蟲、細條病、葉瘟等病蟲,每667m2用10%吡蟲啉30g、5%阿維菌素20mL、葉青雙100g、多菌靈50g兌水50kg均勻噴施。第2次選在8月3日始穗前10d,主要防治飛虱、二化螟、紋枯病、稻瘟病等,每667m2用50%吡蚜酮12g、福戈8g、愛苗15g兌水60kg均勻噴施。第3次選在8月21日齊穗期,主要防治飛虱、三化螟、紋枯病、稻瘟病等,每667m2用50%吡蚜酮12g、福戈8g、滿穗24%懸浮劑20mL、速樂硼40g兌水60kg均勻噴施。10月8日收割。

3.5 收割測產

10月8日實地收割測產,采用收割機收割。干谷按青谷的85%折算。

結果分析:18優28在上鳳和麻溪村栽培過程中未發現明顯的葉瘟、穗頸瘟,抗逆性較強,產量都超過了600kg,實現了高產。

參考文獻

[1]楊力.水稻[M].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杜堯.水稻拋秧栽培技術及推廣[J].農民致富之友,2011(11).

[3]譚軍.水稻拋秧高產栽培技術[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5(8):190.

猜你喜歡
順昌縣軟盤口鎮
諸暨市店口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幼小攜手 感悟成長
保存圖標也出手辦了?
順昌縣:深入開展2017年水產品快速檢測工作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順昌縣局深入基層檢查指導漁船防汛抗洪工作保障漁船安全度汛
水稻淤泥軟盤育秧技術要領
READINGS
福建·順昌6家果蔬專業合作社被評選為縣級示范社
軟盤 人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