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蒂編年史》中的成長敘事

2018-11-14 08:02屠丹露賀安芳
戲劇之家 2018年33期
關鍵詞:海蒂情誼姐妹

屠丹露,賀安芳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 浙江 寧波 315211)

一、引言

溫迪·華瑟斯廷是“‘耶魯派’中第一位真正有成就的女劇作家”,也是美國商業戲劇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劇作家。代表作《海蒂編年史》一經上演便獲得藝術劇場和商業劇場的青睞,在普利茅斯劇院連演622場,一舉摘走1989年度普利策戲劇獎和托尼獎。但作品自上演之初便飽受爭議。贊譽者稱其為上世紀80年代女性戲劇的代表作之一;批評者認為該作品代表了一股“反女權主義的逆流?!北疚膹某砷L文學范疇出發,認為該作品是一部“成長戲劇”。作品圍繞海蒂從六十年代一名初具女權意識的普通高中生成長為八十年代末一名女性藝術史學者的敘事展開,成長構成作品的最重要的主題。海蒂的成長本質是美國現代女性知識分子在傳統主義和女性主義兩種文化語境的沖突中認知自我,認同自我的痛苦歷程。華瑟斯廷關于海蒂的成長敘事突破了傳統成長主題研究囿于小說樣式的局限,豐富了成長文學研究的版圖。

二、成長理論

“成長”一詞在英語文學史上有各種表述,“initiation”, “growing-up”, “coming-ofage”,“youth”, “adolescence”,不一而足。源于人類學,指青少年(Adolescence)經歷了生活一系列磨練和考驗之后,獲得了獨立應對社會和生活的知識、能力和信心,從而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成年(Adulthood)。成長,作為人生的一個普遍而必然的階段,具有很強的文學隱喻性,同樣表示“個人從他者和邊緣的地位走向主流文化的中心,實現了他者的主體化和邊緣的中心化”。因此,任何關于成長的敘事,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的,不管是順利還是曲折的,也不管是同胞還是異族的,都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它滿足了我們每個人對自主、自強、自由的渴望和沖動。所以,“成長”可以理解為一個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更成熟的變化,人們在這一變化過程中不斷地認知自我、認同自我,然后走向成熟的一個動態的過程。

“成長小說”是中西方文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而關于“成長戲劇”國內外學者并無明確定義。作為文學的重要門類,戲劇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同樣有表現人物、反映人物的思想和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為主題的作品,所以“成長戲劇”的存在情理之中。蔡東民認為“成長戲劇”就是那些以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發展為主題,敘述和表現主人公經歷種種遭遇,以及精神危機之后,長大成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戲劇作品。蔡東民關于“成長戲劇”的描述與芮渝萍教授關于“成長小說”四大共性特征非常相似,都強調“主人公在經歷種種磨難以后,獲得了對社會、人生和自我的重新認識?!?/p>

《海蒂編年史》跨度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主人公海蒂從青澀的高中生成長為一名藝史學者。期間,海蒂經歷夢想、迷茫、挫折、幻滅等各種成長體驗。無論在情節模式還是人物塑造方面就是一部海蒂成長的編年史。論文從兩性關系、姊妹情誼、職業追求三個維度立體展示海蒂的成長的心路歷程。

三、《海蒂編年史》中成長敘事的構成

(一)欲罷不能的兩性關系

埃琳·肖瓦爾特在《她們自己的文學》一文中把婦女文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女性階段(Feminine)、女權階段(Feminist)和女人階段(Female)。[4]在文學作品中,女性主人公的成長階段其實與婦女文學發展的階段非常相似。女人階段從上世界20年代開始,到60年代進入自我意識的新階段。海蒂自我成長的心路歷程始于青春期和兩性關系。與之前輩相比,海蒂在自我實現和女性意識已前進了許多,在青春期就已是一個初具女權意識女生,堅持男女平等,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當她看到好友蘇珊把自己變成“性對象”去吸引心儀的男生時,她提醒道,“蘇珊,你、我和他,我們都是一樣的?!眻猿帜信降鹊暮5俨⒉灰暋澳行詾閿场?,相反,在海蒂成長的心路歷程中,兩性關系是她構建自我形象的重要因素,并一直占據重要地位。青春期的海蒂也渴望愛與被愛,所以當幽默健談的兒科醫生彼得對海蒂表現好感時,海蒂很快陷入與彼得羅曼蒂克的想象之旅中。但當彼得半真半假地向海蒂求婚時,海蒂馬上以“渴望自由 ”為由予以婉拒。在海蒂成長的道路上,青春期的海蒂對待愛和兩性關系已表現出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她內心渴望浪漫愛情、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自主、自立。但在以男性利益為優先的父權制意識形態下,海蒂深知即便在兩性情愛的領域中,女性依然囿于傳統的性別困境,起支配作用的仍是男性。

三年后,海蒂在麥卡錫的總統競選會上遇見了斯古普。斯古普能言善辯,對藝術、音樂、政治有獨到的見解,讓海蒂產生了棋逢對手的感覺。但斯古普打著一副支持女性解放的口號,卻對海蒂希望成為一名女性藝術史學家的理想不以為然,還揶揄海蒂“很難相處”,自以為是地稱海蒂為“Heidella”。海蒂欣賞斯古普的自信和對藝術的鑒賞能力,雖然斯古普對女性不以為然的態度與海蒂的女權意識是相沖突的,但渴望愛和被愛的海蒂最終沒能抵御住斯古普的花言巧語。在女性主義劇評家看來,海蒂與斯古普的關系一開始就是個錯誤,但是海蒂在情感上一直與斯古普糾纏不清。斯古普在海蒂面前表現出的優越感和霸權意識嚴重地侵蝕了海蒂的獨立性和主體性。雖然安娜堡“提高女性覺悟”活動幫助海蒂鼓起勇氣面對她與斯古普的關系,但海蒂至始至終并未完全擺脫對斯古普的情感依賴。事實上,對親密關系的渴望與女權主義的理想追求一直是海蒂成長道路上兩股相互沖突的力量。即便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成千上萬像海蒂一樣追求職業理想的女性知識分子在現實生活中依然難以擁有平等的兩性關系,斯古普最終棄海蒂而選擇傳統南方女性麗莎為妻便是最好的佐證。戀愛與婚姻關系依然是女性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海蒂既無法徹底地忽視自身的情感需求,又無法割舍自身的職業理想,兩難抉擇揭示了20世紀80年代眾多“海蒂”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身份認同危機。

(二)漸行漸遠的姐妹情誼

成長很多時候是一個孤獨的旅程,但是成長者往往有同路人。在《海蒂編年史》中,“姐妹情誼”與海蒂的成長歷程如影隨形?!敖忝们檎x”是女性之間以父權制為共同靶子對女性權力壓制而形成的情感,它標志著“女性團結一致的情感”,通過傾訴與傾聽的話語來分享彼此豐富的情感內心生活,聯合起來反抗男性權力,提供和接受物質支持和政治援助。蘇姍是海蒂高中時代結識的閨蜜,和海蒂一樣熱衷女性主義理想。蘇姍先以麥卡錫志愿者的身份出現,后來又以精神導師的身份將海蒂帶入安娜堡“提高覺悟”活動?!疤岣哂X悟”是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中重要的組織活動之一,小組成員通過“話語”進行精神交流與探索,在同性伙伴的相處中獲得了自我認識和肯定的體驗。無論是蘇姍的精神向導還是情感支持,“姐妹情誼”在海蒂個人成長道路上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蘇珊和“提高覺悟活動”中覺醒的女性朋友真誠的扶助成為海蒂在主體性成長過程中拒絕成為男性欲望客體的重要精神支持。姐妹的溫暖、理解和期許讓海蒂鼓起勇氣修復在異性情愛關系中受傷的自我,從而實現主體性成長,走向成熟。

但華瑟斯廷在張揚姐妹情誼對構建海蒂主體性積極意義的同時,并不回避姐妹情誼內含的悖離因素。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早期女權主義的浪漫理想出現分化,女性的主體性成長面臨以消費主義與拜金主義為核心的轉型期的挑戰。女性在獲得更大、更普遍的精神人格自由的同時再度淪為男性欲望化眼光中可以買賣的商品。在麗莎的嬰兒送禮會上,海蒂發現她既不能像麗莎一樣成為為家庭犧牲自我理想的傳統女性,也不能像丹尼斯一樣成為擁有一切的“超級女性”,早期超越了兩性關系等級模式的女性情誼漸行漸遠。蘇珊同樣被物質主義沖昏頭腦,從一個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成為一個物質主義者。在她看來,“男女權利平等是一回事,報酬平等是另一回事,把一切歸咎于女性已然過時”。朋友聚會變成了炫耀、攀比和利益交換,徹底消解了早期姊妹情誼的平等、自由和團結的氣氛。

女性間的姐妹情誼是基于女性四分五裂無力抵抗父權文化的現實處境才應運而生的,它反映了女性希望通過個體的團結來改變性別劣勢處境的期許。因此它強調女性間的整體統一性。但女性的現實存在始終是個體性的而非群體性的,而女性作為個體的人,有獨立追求自我和精神豐富性的要求。因此,女性現實的生存狀況決定了女性情誼的脆弱性和不可靠性。而對女性情誼始終懷著期許的海蒂必然經歷失望、失落甚至背叛的心理感受,從而經歷嚴重的身份認同危機。姐妹情誼的特質給海蒂的自我認知、認同帶來雙重影響,它既是海蒂棄絕以斯古普為代表的男性價值中心、構造自我主體性的力量源泉,同時也是造成她后期自我認同危機的重要元素。華瑟斯廷以細膩敏感的觸角捕捉到了姐妹情誼于女性成長的重要意義,但她也同樣清楚父權意識形態的鉗制和女性不同的利益訴求也會構成女性自我認同的分化。

(三)矢志不渝的職業理想

兩個世紀以來,女性主義運動一直以向傳統勞動分工挑戰為主要目標,要求女性走出家庭的附屬地位,擁有包括工作在內的完整權利。波伏娃寫道“女人通過有報酬的職業極大地跨過了她同男性的距離;此外再也沒有別的什么可以保障她的實際自由?!币愿ダ锏榇淼拿绹杂膳畽嘀髁x學者堅決批判“幸福的家庭主婦”形象,極力主張“女性應進入公共領域,根據自身能力選擇適宜的職業,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努力實現自我”。弗里丹的可貴之處在于,她沒有囿于女權運動的極端觀點,而是歷史地看待女性進入社會工作領域的積極意義。受時代女權話語的鼓舞,海蒂在中學階段已初具男女平等的女權意識,進入大學后確立了成為一名藝術史學家職業夢想,立志挖掘歷史上被埋沒的女性藝術家。

海蒂的職業發展道路深受性別和情感的羈絆。斯古普對海蒂執著于女性藝術的職業追求不以為然,不時暗示二人的情感是否有實質性的進展取決于海蒂為家庭做出的犧牲。姐妹情誼曾給予海蒂溫情與關懷,一度成為海蒂成長歲月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庇護所,但姐妹們并不十分理解海蒂職業的意義,甚至暗示海蒂女性藝術歷史學家的工作缺乏實質性的意義。華瑟斯廷特別強調職業理想于女性全面成長的意義,在戲劇結構上每場都以海蒂作為藝術史教授身份授課的場景拉開序幕。無論是斯古普關于女性身份的傳統定位還是姐妹們的不理解都未動搖海蒂的職業理想。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史學家,海蒂先后參加了“女性藝術聯盟”的抗議活動,并攻讀了女性藝術史專業的研究生,以“富布賴特”學者的身份訪學,并撰寫女性藝術史的論文和專著。

“人存在維度的時空性決定了人不可能脫離時代環境而獨立存在?!比俗鳛閭€體,在強大的社會意識和現實環境下,力量總是弱小的。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史學家,海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的成就與自己的同齡人彼得和斯古普不相上下。遺憾的是社會和公眾并未完全放棄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在電臺對三人的采訪中,海蒂頻繁被彼得和斯古普打斷,根本沒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如同美國眾多80年代的女性知識分子一樣,海蒂沒有結婚,也沒有生育,而以此代價獲得的職業成功并未如期贏得社會的普遍尊重和認可。

四、結語

作為人類個體重要的生命體驗和社會生活中獨特的文化現象,成長是文學創作的重要審美對象。但傳統的成長敘事主要建立在男性主人公為成長主體之上,而且限于小說文類。通過刻畫海蒂從六十年代一名初具女權意識的普通高中生成長為八十年代末一名女性藝術史學者的心歷路程,《海蒂編年史》突破了傳統男性主體的成長敘事,突破了傳統成長主題研究囿于小說樣式的局限。海蒂的成長圍繞兩性關系、姊妹情誼和職業理想展開,其認知自我,認同自我的痛苦歷程揭示了即便在女性主義話語日益強大的社會語境中,女性的成長依然遭受他者境遇?,F代女性在成長過程中要追求人格的自由與獨立,實現真實自我的同一性是極其困難的。華瑟斯廷關于海蒂的成長敘事,豐富了成長文學研究的版圖。

猜你喜歡
海蒂情誼姐妹
海蒂的蘋果
八閩姐妹的2020
海蒂和爺爺(中)
林宣佑:見證跨越海洋的中韓情誼
八閩姐妹的2019
海蒂和爺爺
感受書中真摯的情誼
“我想幫更多留守姐妹在家門口就業”
港澳臺姐妹的新年暢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