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洛特勃朗特簡·愛中性別文化政治

2018-11-14 19:04/
長江叢刊 2018年16期
關鍵詞:勃朗特羅切斯特女權主義

■ /

河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夏洛特勃朗特在《簡·愛》中描寫了英國維多利亞社會初期一位倔強不屈、心地善良、崇尚自由的女孩為了追求幸福、自由不斷反抗當時女性理想形象和男權社會,激發性別意識形態的故事,這本書生動的反映了當時中產階級知識女性特有的矛盾感情結構。本文將針對夏洛特勃朗特所作的《簡·愛》中性別文化政治進行探究。

一、《簡·愛》中凸顯出的性別意識形態

(一)《簡·愛》中體現出的女權主義

《簡·愛》這本書里面女權主義隨著簡·愛的一生的軌跡而展現,而她的人生軌跡可以根據年齡和反抗性質分為以下三類:

1、童年時期的被動反抗

簡·愛的童年早在舅舅去世后就蒙上了一層陰影,而舅媽和表弟經常把她關進紅房子里虐待她也造成簡·愛叛逆的性格。舅舅在去世之前,簡·愛算得上是一個性格內向、習慣忍受的女孩子,她常常把自己遮在窗簾里,默默地忍受舅媽和表弟無止境的咒罵和挨打。舅舅去世之后,簡·愛最后的希望也隨之破滅了,接踵而來的恐懼使得她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該怎么反抗,于是簡·愛有了反抗意識,這一點在書中很多地方都有具體的展現出來。例如簡·愛被舅媽關進紅房子時,心里就在想如果舅舅沒有去世的話,他一定會對自己好一些。在舅媽禁止表姐、表弟與她有來往時,她會對舅媽說“他們才不配和我一起玩”等等。這些都是簡·愛在童年時期性格中展現出來的對舅媽、表弟的虐待,對命運不公的一種反抗。

2、青少年時期的主動反抗

有一句德語諺語這樣說到“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么你就是沒心的人?!彼郧嗌倌陼r期的簡·愛從蓋茨黑德離開后,去往了羅赫德寄宿學校。在青少年期這個時期,如果把當時的社會背景給拋開,那么大多數的人都會在這個時期形成自己獨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簡·愛也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遇到了許多的人,繼而養成了自己獨有的價值觀。在剛進入校園的時候,簡·愛遇到了自己的死對頭布洛克爾·赫斯特,由于他極其不信任簡·愛,所以簡·愛對他也產生了“呼吸困難、喉嚨縮減”的憤怒之情。另一個是和簡·愛有著相似童年經歷的好朋友海倫,她們兩個人在性格上一個逆來順受,一個有反抗精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海倫在一次疾病中不幸身亡了,這也是簡·愛人生中第一次直面生死別離。也正是因為好朋友的去世再一次的激發了簡·愛的反抗意識,使得簡·愛有了在舅媽家一樣的反抗情緒,激起了她找尋能展現自身價值的女權主義。如果把簡·愛在舅媽家的第一次反抗說成是被生活壓迫而反抗,那么這一次則是簡·愛女權主義中主動意識的反抗。

3、成年時期追求理想愛情的反抗

在成年時期,簡·愛有兩次對傳統婚姻觀念和男權主義的反抗,一種是桑菲兒的時期,一種是在惠特克勞斯時期。

在簡·愛從羅赫德寄宿學校離開之后,去到了桑菲爾德莊園當起了家庭教師,也就是在這里,簡·愛與羅切斯特相愛,并舉行了婚禮。在婚禮的教堂上,羅切斯特被別人指出已經結過了婚,所以由于法律原因,他們的愛情不得不被阻止。但這件事的發生也是簡·愛再一次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簡·愛雖然十分悲痛,但是還是義務反顧的選擇了離開桑菲爾德莊園。在簡·愛與羅切斯特相愛的過程中,簡·愛明顯對羅切斯特已經愛的深切,雖然簡·愛對羅切斯特的風流一直都太不喜歡,但是在專橫的羅切斯特面前一直都是表現的不卑不亢,所以內心也一直在作斗爭,一邊愿意把自己毫無保留的獻給羅切斯特,一邊又提醒自己時刻保持清醒。因此在這個時候簡·愛已經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平等的愛情價值觀離自己越來越遠,所以對于既受過教育又有反抗精神的簡·愛來說,只有離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如果說簡·愛前兩次的反抗都是建立在思想不成熟的基礎上的話,那么這一次的反抗則是簡·愛在經過理性思考后做出的結果。

第二次是在惠特克勞時期,這一時期,簡·愛與傳教士表哥相遇,傳教士表哥向簡·愛求婚,但是簡·愛拒絕了他。因為簡·愛心里明白表哥并不是真正的愛她,只是把她當做一個能一起傳教的人。在這里簡·愛的反抗是一種對虛偽宗教、虛假愛情的反抗。

(二)《簡·愛》中體現的男權主義

1、約翰·里德

簡·愛在童年的時候,以孤兒的身份在舅舅家寄宿,但是舅舅死去之后,她由于種種原因受到了舅母和表弟約翰·里德的虐待。約翰·里德雖然在當時還只是一個小男孩,但是作為家中唯一的一個男性,早就對世事了解清楚,知道自己是家里財產的繼承者,所以對簡·愛無情的進行毒打、虐待,還炫耀地說出“過幾年家就是我的了”。

2、羅切斯特

羅切斯特是桑菲爾德莊園的男主人,他不僅財產豐厚、成熟老練,還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其中大男子主義思想就在愛情觀上體現了出來。他雖然表面上認同簡·愛在愛情上追求平等,但是在實際中,他并沒有把簡·愛當做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而是想方設法的用財產、閱歷上的優勢來對簡·愛進行支配,特別是兩人正式確定戀人關系之后,他對十分寵愛簡·愛并為簡·愛花錢一點也不心痛,這使得有敏感內心的簡·愛覺得自己就像是他的寵物和奴隸。

3、傳教士表哥圣·約翰

表哥圣·約翰是一個具有極強個人英雄主義的基督徒,他想要將自己的情感犧牲掉來對簡·愛進行控制,共同去完成它所謂道義上的傳教責任。他向簡·愛求婚的行為也是由于他想要追求它的事業。

二、激進與保守、叛逆與妥協兩種價值觀

不少的學者指出了《簡·愛》中的兩種價值觀斗爭:一種是對性別差異意識形態下去女權主義的刻畫,即激進叛逆價值觀,一種是英國轉型時期女性對性別意識形態和男權主義的模糊態度,即保守妥協價值觀。例如簡·愛在面對羅切斯特的追求的時候,一邊深陷其中,一邊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另外,再后來兩個人的身份地位都發生扭轉并重遇之后,簡·愛最終也違背了自己追求平等的愛情觀與他重新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來,這本書的大結局也是對社會主流意識的一種展現,更是作者為了貼合主流意識,實行的一種自我防護策略。

三、結語

綜上所述,簡·愛是一名平凡的女性,她一生都在進行抗爭,她的每一次抗爭都在思想上取得了進步,慢慢的由被動、感性轉到主動、理性。簡·愛把自己的自尊心看得十分重要,雖然她的童年貧困、不幸福,但也正因為如此,她的內心世界無比的豐富,也培養了她與命運作斗爭的精神。她的每一次抗爭都是維多利亞時期初期男權社會的一種體現,也是對當時的傳統愛情觀的一種反對,更是對在男性陰影下生活的女性的控訴。

[1]陳丹丹.《簡·愛》中夏洛蒂·勃朗特女性意識的體現[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1(9):38~39,49.

[2]王瑛.論19世紀英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識——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為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83~85.

[3]王靜.《簡·愛》里的性別語言[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4(2):290.

[4]楊曦瑤.從《簡·愛》中淺談女權主義[J].南風,2015(29):21~22.

[5]劉小玉.《簡·愛》兩種中譯本的比較研究——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角度[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8.

[6]姜曉麗.女性主義對翻譯的影響探析——以《簡·愛》及其中譯本為例[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猜你喜歡
勃朗特羅切斯特女權主義
《簡?愛》不簡
原來如此
女性視角下的《簡·愛》人物形象賞析
艾米莉?勃朗特的貢達爾詩歌初探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女權主義REBORN重生
門羅作品《逃離》的生態女權主義解讀
從女權主義角度剖析《情人》的主要角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