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高校文學寫作教學

2018-11-15 02:25
長江叢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寫作技巧魯迅建構

潘 浩

高校的文學寫作教學不僅體現了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思想表達能力,文學鑒賞能力,更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高校的《文學寫作》課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一是現有的高校文學寫作教學模式過于老套,從文體概念、文體特征講起,繼而是講許多并不實用的寫作技巧教學;二是過于理論抽象,文學寫作課上成了理論傳授課,脫離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

基于這種教學現狀,許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寫作教學上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積累了不少經驗。張冉冉在《高校文學寫作訓練方法的探索》一文中提出訓練學生寫讀書筆記、學生相互批改文章等方式[1];岳筱寧在論文《文學與文章——韓國高校寫作教學一瞥》中將中國高校的寫作教學與韓國高校的文學寫作教學進行了比較,強調要注重區分文學性寫作教學和實用性寫作教學[2];鄭榕玉在《閱讀與化用并重 理論與技能同行——社會轉型背景下的高校寫作教學改革》一文中指出高校寫作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素養的培育,要培養學生日常閱讀和習作的習慣,理論傳授和寫作實訓要雙管齊下[3]。彭翠在論文《回到文學本身——高?!次膶W寫作〉課程改革芻議》強調文學寫作教學要回到文學教學的本身,要注重美學教學對寫作教學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4]。王建英在《基于審美體驗的大學文學寫作教學探索》一文中指出,大學的文學寫作教學一般從文學文體概念、具體寫法等直接過渡到寫作,過于理論抽象,缺乏審美體驗活動[5]。這些研究對促進高校文學寫作教學的改革起到了有利的促進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文學寫作教學改革的現狀。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學生在建構過程中,會產生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簡單地說,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將從教師那里接受到的知識與自身原有知識相互結合的過程,學生最終獲得的知識并不是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他通過整合所建構起的自己的知識經驗,這就使得教師教授文學寫作時必須結合學生固有的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寫作技巧的教學為核心,采用貼合學生實際,采用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寫作技巧教學。

一、引導學生尋找獨特的寫作視角

視角的選擇,往往決定了一篇文章對于讀者的吸引程度。對于大一學生來說,他們剛從高中升入大學,在寫作上往往被高中教授的寫作思維所束縛,拿到一個題目會開始機械式的套路寫作。因此,應將寫作技巧教授的第一步放在寫作視角的選擇上。

以一節寫作課的寫作題目《故鄉》為例,學會看到這個題目后大抵有以下幾種寫作思路:一種是寫自己的家鄉,一種是寫自己生活過的第二故鄉。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拓展寫作視角,《故鄉》這個題目,可以寫臺灣人的故鄉,許多臺灣人的故鄉是大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以前可能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臺灣人一直沒有機會回到大陸;現在兩岸關系好了,臺灣人可以自由回大陸了,但是有些臺灣人在這之前可能已經去世了,也就是說,他們自從離開故鄉就一直沒能夠再回到故鄉??梢酝ㄟ^這個角度來寫一寫兩岸分裂給普通民眾帶來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從兩岸關系現在比較和諧的角度出發,融入自己渴望兩岸早日統一的希望。再比如,還可以寫一寫自己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對于故鄉的感受,對比寫一寫自己和周圍的親人對于同一個故鄉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浮現在學生的腦海里,這個時候要注意,引申題目的前提是不能扭曲題目。學生的寫作思維具備可塑性,只要予以恰當的引導,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在寫作視角的選取上有所突破。

二、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寫作視角的建立決定了整篇作文的寫作方向,而一篇優秀的作文僅僅有別致的寫作視角是不夠的,還要求學生能通過獨特的寫作視角抒發出獨特的感受。感受需要表達,表達需要技巧,而大部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技巧,使得文章偏于平淡,因此,應將寫作技巧教授的第二步放在感受的表達上。

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從身邊的衣食住行到國事、天下事,從自然現象到社會生活,他們幾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問題即使他們還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當問題一旦呈現在面前時,他們往往也可以基于相關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學生在審題,確立寫作視角之后,心里會涌出許多的感受,作文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對這些感受予以遴選、梳理,流暢地將它們表達出來。簡單實用的技巧就是制造情感的落差。

比如魯迅在小說《故鄉》的開篇就營造了荒涼蕭瑟的氣氛,不管是景物的表現還是人物的描寫,都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覺。在營造完氣氛之后,兩個重要的人物出場了,一個是豆腐西施。魯迅刻畫這個人物的時候,用筆非常簡練,先前村民眼中的“西施”,現在是一個瘦骨伶仃的“圓規”,這就在讀者的心里制造出了落差。對于閏土這個人物形象的處理,如果魯迅只寫少年閏土,或者只寫中年閏土,那么小說的藝術價值就大大削減了,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反差才是小說的魅力所在。要學會給讀者制造相互對比的感受,有了感受的落差,文章才能對讀者產生沖擊。

三、引導學生注重文字技巧的運用

寫作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構思能力,也體現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積累訓練的過程,簡單實用的教學方式是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優秀作品中文字技巧的運用,引導學生產生初步形成的自己語言特色。

比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魯迅用一句話就把孔乙己的身份地位介紹清楚了,站著喝酒,說明孔乙己很貧窮,但是他偏偏又要穿長衫,以顯示自己的地位要高于短衫幫,一個迂腐的窮酸文人形象躍然紙面。再如小說的最后寫“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濒斞赣谩按蠹s”,表示根據現實情況做出的猜測;另一層意思,孔乙己那樣一個窮酸迂腐的文人,在那樣的社會環境里,最終的命運只能是被迫害死,所以魯迅用“的確”這個詞語,點出了他這類窮酸文人的宿命。同時,魯迅的小說結尾大多蘊藏希望,魯迅是希望隨著社會的變革,不會再出現這類窮酸的文人了。再比如魯迅的《祝?!?,精神失常后的祥林嫂魯迅寫她動作僵硬,面部表情木然,“間或一輪”好像在寫一個木偶,但只有這個動作才能表明祥林嫂還一個“活物”。

許多優秀作家的寫作都是從模仿開始,比如余華對卡夫卡的模仿,莫言對??思{的模仿等等。模仿是寫作走向成熟的一個初始環節,在高校的寫作教學中不能忽視這一規律,盲目的否定寫作模仿的作用。要幫助學生度過這一環節,高校寫作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里課堂內的教學,要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對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也是學生在寫作中進行模仿的基礎。

四、鼓勵學生向文學網站投稿

成就感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是極為重要的,高校的文學寫作教學不能忽視這一規律。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學習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社會環境的變化將對應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變化。當前的網絡語境有別于傳統語境,在網絡語境下,學生的表達方式、生活方式、思維習慣、語言素材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不能回避的事實。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應回避網絡語境,而應利用網絡語境的優勢,積極以全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鼓勵學生向文學網站投稿,既增加了學生的實踐練習,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文學網站里的互動交流也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最初選擇投稿網站的時候,教師要密切結合不同學生的寫作水平,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因為大部分學生寫作底子比較薄,如果一開始就朝一個很高的目標努力,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當學生的文章在文學網站上發表以后,教師的引導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很多學生以前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這個時候,學生心里就會產生這方面的經驗建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文章給出中肯的建議,防止學生在練習階段就過早局限于某一類型的寫作。同時,有了文學網站這樣一個開方面更寬的平臺,可以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也打破了傳統的學會寫完教師評,這種單一的互動方式。更重要的一點是,文學網站的介入,促進了學生在寫作上主體地位的形成,使得學生通過網絡互動主動反觀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方式。文章發表后的成就感,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寫作經驗的建構需要一個過程,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高校的文學寫作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結合學生認知結構和認知規律進行寫作技巧的教授,利用在文學網站發表文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有效提升。

猜你喜歡
寫作技巧魯迅建構
論相對獨立的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程序之建構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多角度優化寫作技巧教學的方法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魯迅,好可愛一爹
小學語文寫作技巧教學策略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孔乙己
建構游戲玩不夠
阿迅一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