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 銳意進取 筑牢服務首都建設的“人才基石”

2018-11-16 09:19謝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11期
關鍵詞:人才建設發展

謝輝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北京工業大學緊緊圍繞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緊緊圍繞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不斷加強黨的領導、持續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教育在人才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愛國奮斗、立德樹人、業務精湛的人才隊伍,努力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黨的領導 黨管人才聚合力

黨管人才是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人才發展優勢的堅強保障。一是突出思想引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舉辦“感動工大”人物、“立德樹人”榜樣等各類評選,大力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開設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班。二是理順工作機制。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掛帥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高層次人才工作辦公室和黨委教師工作部,各學院設立師資隊伍建設專門崗位,建立高層次人才工作聯席會制度。三是優化人才布局。結合首都發展需要和自身優勢,重點布局“現代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一流學科群,帶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支撐學科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人才集群與學科集群的深度融合。

堅持深化改革 優化環境激活力

始終堅持“強高端、優結構、重改革、增活力”的人才工作方針,著力營造適宜人才成長發展的制度環境。一是體系化培養。構建由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四個層次杰出人才梯隊,構筑“京華人才”“青年百人”“日新人才”三段進階式人才培養體系。依托主講教師培育體系、基礎課教師能力提升計劃和“三全育人”教師團隊建設,著力培養樂教、愛生、正己、榮校的人才隊伍。二是市場化激勵。構建多勞多得、優勞優酬、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動態薪酬體系,避免簡單以學術頭銜、人才稱號確定崗位薪酬待遇、配置學術資源的傾向。三是科學化評價。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將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要求作為教師考核評價的首要標準。按照不同學科特點研究制定十多項供不同人才選擇的考核指標。

堅持服務首都 發揮優勢助發展

始終緊緊圍繞首都建設發展的需求,著力培養集聚一批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的各方面優秀人才。一是潛心育人,筑高素質人才蓄水池。積極倡導學術造詣深、教學水平高的教授回歸教學一線,樹立起以國家級教學名師為代表的教書育人楷模群像。二是搭建平臺,建國際化人才聚集地。對標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需求,依托國家“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和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共建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匯聚長期合作高層次海外學者和高水平外籍教師。三是勇挑重擔,當和諧宜居之都建設排頭兵。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在北京城市抗震減災、大氣污染防控、工業污水處理、城市交通治理、重大基礎建設等諸多領域為首都城市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在全面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新征程中,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堅持“立足北京,服務北京”的定位,深入實施“人才強校、特色發展和開放辦學”的戰略,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培養匯聚更多人才。

(作者系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 于 洋]

猜你喜歡
人才建設發展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寒露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毛遂自薦
教師發展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