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利用地域性自然資源提高幼兒觀察力

2018-11-19 03:29陸璐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蓬蓬如東如東縣

陸璐

摘 要:在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觀察力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城市相比,農村的自然資源較為豐富,這也為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持,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讓孩子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快樂的成長。本文通過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農村的地域性自然資源進行分析,對如何將這些自然資源有效的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進行策略研究。

關鍵詞:地域性 自然資源 幼兒 觀察能力

引言

在幼兒園教學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引導孩子接觸自然環境,通過對自然事物的觀察,讓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對于幼兒來說,親近自然是他們的本能,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盡可能的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地域性自然資源,因為這些資源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他們能夠真實觀察和理解到的,將這些自然資源引入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激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興趣,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一、設置情境,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

好奇心強是幼兒的一大特點,他們對生活中的各種未知事物往往充滿好奇,只要教師“投其所好”,就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激發孩子的學習和觀察興趣[1]。當前,“講故事”逐漸成為幼兒成長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以地區地域性自然資源為載體,以故事的形式創設教學情境,讓孩子融情于“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在江蘇南通如東境內的范公堤南岸有一棵“蓬蓬樹”,這棵樹被當地人成為“神樹”,顯然,這一自然資源本身就存在“神話色彩”,而且又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背景。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通過資料收集,在投影上播放“蓬蓬樹”的照片,然后進行情境引入“孩子們,你們知道這棵樹叫什么名字嗎?它可是一棵神奇的樹……”教師以這種形式介紹,孩子就會對這棵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然后會仔細的觀察圖片,發現這棵樹的不同之處。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向孩子們介紹這棵樹的故事,再次為“蓬蓬樹”增添傳奇的色彩,孩子們的觀察興趣就會被充分激發出來,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蓬蓬樹”的特點,并積極發言,顯然,在這種輕松、活躍的故事化情境中,孩子的觀察熱情被充分的激發了出來,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二、靈活動機,引導幼兒學會觀察

對于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問題來說,僅僅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顯然是不夠的,教師還應在此基礎上進行觀察方法的引導。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盡管觀察熱情高,但是缺乏條理性,很多重要信息往往會被他們遺漏,因此,教師要加強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全面觀察、細致觀察的能力。首先,教師要引導孩子進行有序的觀察,以如東縣的重要經濟作物油菜為例,教師可以在課上與孩子一起種下一顆油菜種子,然后讓孩子們觀察油菜種子從破土、發芽,到開花的整個成長過程,并且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觀察方法,比如,在種子萌芽階段,要以時間順序為主,觀察幼芽的成長變化,在種苗成長階段,要從上到下、從葉片到根須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從整體上了解其成長狀況[2]。其次,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有比較的觀察。如東縣是我國著名的海產之鄉,其海洋資源豐富,貝類種類也比較多,教師在教學時,完全可以借助這些自然資源,讓幼兒進行對比性觀察。比如,在課上,教師可以取一個如東竹蟶和如東西施舌,讓孩子進行近距離觀察,然后發現二者的不同之處,孩子們首先就會逐一對這兩種貝類進行觀察,然后會對它們的同一“部位”進行對比,比如,就外殼來看,如東水蟶其形似竹管,介殼如兩個竹片;而如東西施舌的兩殼呈三角狀。通過對這些現象進行觀察,孩子不但能夠加深對這兩種資源的了解,還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細節觀察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有記錄的觀察,再以油菜種子的成長過程為例,孩子可以通過每天對種子進行觀察,將自己的發現以繪畫的形式記錄起來,并標好日期,這樣一來,孩子不但能夠對油菜種子的成長有一個系統性記憶,還能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三、巧用自然資源,讓幼兒在觀察中提升資源意識

眾所周知,受氣候因素的影響,如東縣沿海地區常年大風,因此,使得如東地區風力發電的規模比較大。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完全可以以此為教學資源,對于一些條件方便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可以讓幼兒“近距離”觀察真實的風力發電設備,如果條件不允許,教師可以先拍攝一些當地風力發電的場景,然后在課上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對風力發電“裝置”,比如發電機扇葉進行觀察,盡管對于其具體的工作原理孩子們不能理解,但是通過觀察,他們能夠將這一裝置與“風車”、“風扇”聯系起來。最后,教師將風力發電的原因介紹給孩子們,他們就會有意識的樹立能源意識,在現實中也會節約用電。顯然,在這種教學活動中,不但孩子的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還進一步提升了孩子的能源意識,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發揮重要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對幼兒開展有效的、科學的教育,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結合現實生活,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才能讓孩子通過對自然世界的探索,不斷的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助于孩子良好思維能力的養成。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盡可能深入的挖掘農村的自然資源,以此為重要參考,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事物的本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價值觀,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春苗,大班科學探索活動中提高幼兒觀察能力的有效策略[J].廣西教育,2013,(12):45.

[2]劉麗.淺析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S1):80-81.

猜你喜歡
蓬蓬如東如東縣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環保風暴下,如東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該如何走?
如東對蝦高產火出圈了!看如東養蝦人如何憑實力出名
好狐貍蓬蓬
毛蓬蓬為什么不洗澡?
一把荷葉傘
對如東縣“續春蠶布局”生產的再調查
蓬蓬的果園
按摩治療兒童急性頸僵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