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維競爭下城市新格局

2018-11-19 10:13吳建欽
決策 2018年6期
關鍵詞:吸引力落戶新政

吳建欽

從政策力度、感情牽引、經濟吸引力三個方面綜合比較分析,第一類城市人才新政對人才集聚可謂如虎添翼,第四類城市人才新政則可能表現平平。

自2017年至今,53城累計出臺吸引人才新政百余次。特別是山東地區城市,環北京地區城市,以及中西部二線城市均出臺相應的人才政策。人才大戰愈演愈烈,競爭格局十分復雜。未來哪些城市更容易勝出?城市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戰火”向兩端蔓延

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二線城市為主,很難看到一線及三四線以下城市身影。進入2018年,北京、深圳、廣州開始針對高端人才局部調整引進條件。環京三四線如保定、廊坊等也開始重視人才引進,甚至泰安新泰市、濱州惠民縣等縣級城市也出臺人才政策。

出臺人才新政城市能級呈現中間大、兩頭窄的特點,一線城市開始發力,同時向縣級城市蔓延。53個已出臺人才新政的城市中,有16個城市為省會城市,約占3成。除了一線城市,中國城市人才資源分布進一步向省會聚集。

政策圍繞推進人才本土化,落戶、購房補貼、生活補貼、配套保障給激勵。落戶方面,大部分出臺人才新政的城市均全面放開對學歷型人才的落戶限制,“零門檻落戶”、“先就業后落戶”、“在線落戶”是三大關鍵詞;安居方面,給予合理的購房資格、購房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6萬)、租賃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500元/月,限定發放年數)、生活補貼(普通人才一般在1000元/月,限定發放年數)。這些措施對加快意向型人才的流入具有推動作用。

從15個引才力度最強城市看,有幾個突出的特征:

引才規模大:“五年一百萬”是標配。長沙、武漢、西安、鄭州、合肥等城市均明確提出未來5年引才百萬的目標。按照這個目標,未來城市的人力資源將得到極大改善。

引才范圍廣:多層次,以大學生為主。引才范圍得分較高的城市均制定了較全面的人才引進體系,并非專門針對高層次人才或緊缺型的少量引進。

落戶放開多:本科以上學歷均實現零門檻落戶。戶籍制度不再是城市人才資源流動的障礙。

安居補貼足:給資格,給補貼。目前許多二線城市安居成本明顯提高,注重滿足人才的居住需求,另外再加上三五萬的購房補貼,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保障落地:補貼能夠到位、有組織的推動、有持續性的細化政策才能保障落地。例如西安、天津、珠海、福州、長沙等城市政策出臺頻次均在3次以上且逐步細化,西安、天津人才新政頻出。以西安、鄭州為代表的新興型城市則舉全市之力對外吸引人才,再加上這些城市明確表態五年要花百億在引才育才上,足見力度之大。

人才集聚改變城市格局

人才集聚需要政策推動,但這只是催化劑。關鍵還需要經濟要素的支撐,以及社會文化因素(感情因素)的牽引。

從政策力度看,中西部核心城市引才力度最大。鄭州、西安、合肥、珠海、長沙、南昌、福州、成都、武漢、天津、南京、沈陽、廈門、石家莊等15座城市引才力度最大,其中絕大部分是中西部城市。

傳統發達地區的新興城市引才力度明顯增強。如排名較靠前的珠海、天津、福州、廈門,這些城市發展速度較快,對人才的需求程度明顯上升。

從感情牽引角度分析,高學歷人才與城市的歷史關系主要體現為畢業于所在城市或省份,或出生于所在城市或省份。

先來看第一項因素,每年畢業于該省/直轄市的高校畢業生數。數據顯示,2016年本碩博畢業生總數量超過23萬的省,分別是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湖北省和廣東省等,當然,這些地區所在的城市在留住人才方面明顯具有優勢。

再來看第二項因素,出生于該省/直轄市。結果顯示,這項數據與第一項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河北、河南、安徽、四川、貴州、湖南等省份反而表現突出,這些地區所在的大城市在吸引“老鄉”回歸就業方面特別有優勢。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廣東、江蘇、山東這三個省兩項數據均表現突出,其內部城市在感情牽引上的優勢也較為突出,但非省會城市或區域中心城市對感情牽引的利用并不占優勢。鄭州、西安、合肥、長沙、成都、武漢、天津、南京、濟南、青島、東莞、寧波、杭州、重慶、佛山、深圳、廣州、北京等城市比較能夠對區域形成較強的感情牽引力。

如何衡量一個城市的經濟吸引力?形成城市經濟吸引力的核心是經濟體量在全省的地位。絕對值越高或份量越重,經濟上的引力越強,就越容易形成人才集聚。從區域分布上看,直轄市、中西部核心城市以及沿海發達城市經濟體量在全省的份量大都超過20%,這些地區的經濟吸引力已經形成,部分地區仍然在持續強化中。

從政策力度、感情牽引、經濟吸引力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四類城市:第一、第二、第三類城市是值得關注的,特別是第一類城市人才新政對人才集聚可謂如虎添翼,第四類城市雖有人才新政但表現平平。

第一類:三大要素吸引力均較強。城市在三個維度上均表現突出,這些城市大部分是中西部核心城市。如鄭州、西安、合肥、長沙、成都、武漢。以及少部分處于快速轉型期的傳統發達城市,例如天津、南京。

第二類:強政策+強經濟或感情牽引。城市引才政策力度很大,雖然在經濟吸引力或感情牽引力方面存在明顯劣勢,但政策仍可能通過較強的牽引力發生作用。例如,南昌、沈陽、珠海、石家莊,以及廈門、福州。海南主要基于近期自貿港政策的重大利好,使其未來具備較強的經濟吸引力。

第三類:中/低政策力度+強經濟吸引+強感情牽引。此類城市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引才力度非常弱,但大部分城市前期已具有強大的優勢積累,仍然是最強的人才吸納中心,例如深圳、北京、廣州;另外一種是引才力度中等,但城市對人才的感情牽引、經濟吸引力仍然較強,區域內具有較大的吸納能力。例如,濟南、青島、杭州、寧波、東莞、佛山、重慶、保定、廊坊等。

第四類:中/低政策力度+低經濟吸引+低感情牽引。這類城市人才新政力度一般,再加上感情牽引、經濟吸引力不足,雖有政策但效果平平。這類城市數量多,受省會或區域中心影響較大,未來若不能脫穎而出,短期內無法避免人才流出的局面。

(作者單位:中國指數研究院)

猜你喜歡
吸引力落戶新政
“搶人大戰”待升級——“落戶式搶人”或許不靈了
“新政”爆款第一車?
跟蹤導練(三)4
關于新政的思考
??诔雠_積分落戶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轉換通道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