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量時間的事物依舊生長

2018-11-20 07:19Giusto
讀者 2018年23期
關鍵詞:曾祖父時速托爾斯泰

Giusto

1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個曾孫女,現在在莫斯科的托爾斯泰博物館工作。我曾采訪她,如何看待自己的曾祖父,她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

她說,她還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與所有人一樣,是帶著崇拜的目光來看托爾斯泰的。直到她開始研究博物館收藏的五十萬張托爾斯泰手稿,看到他在這些手稿上做了大量修改。她仔細研究這一層層思維的痕跡,“慢慢發現,他是一個和我一樣的人,只不過很有才華”。她閱讀他最初的草稿,寫得并不是很好,“通過那些不斷刪改、刪改、刪改的筆跡,我了解了他是如何不斷去找尋一個更妙的詞語、一個更精確的句子的。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稿又一稿,一步步地讓文字變好的”。弗克拉說,她這才開始理解,經典的句子并非憑空落在曾祖父的腦海中,也不像上帝在他耳邊輕語一樣流諸筆端?!拔铱吹搅四切┚渥映霈F之前的句子,它們普通、平凡,有些甚至不那么令人滿意。是極為勤奮的寫作,使托爾斯泰成為托爾斯泰?!?h4>2

在卡爾維諾那里,速度時代是隨著英國作家托馬斯·德·昆西的隨筆《英國郵車》拉開序幕的。昆西描寫深夜坐在郵車車廂中旅行,駕車者正在沉睡,旅行者的命運被交給技術完美的郵車那無可阻擋的機械屬性。那些馬匹以十三英里的時速在筆直的林蔭大道上狂奔著逆行,迎面而來的馬車上坐著一對夫婦,正以一英里的時速徐徐向前。德·昆西描寫,在那剎那之間,“目光的一瞥、意念的一動、天使翅膀的一晃,有哪一種,其速度足以在問答之間掠過,并把兩者分開?光的腳步追趕光的腳步之難分,也比不上我們這無堅不摧的力量撲在那輛兩輪馬車的全力閃避上”。

在這里,文字的母題不是物理速度,而是物理速度與精神速度之間的關系。在一個對越來越快的物理速度習以為常的時代,文學造就了各種技巧,來控制感知時間的進程。在托爾斯泰的小說中,火車與安娜·卡列尼娜的情感變化和命運進程發生了緊密關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里,現代科技一點點從繁復織就的密集時空之網中出現;到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里,象征速度的不再是馬匹,而是時速提高了近十倍的汽車,它的速度帶著新的價值觀沖擊了人的精神。文學放慢或加快時間進程——如果說生與死都藏在時鐘里,它們本身就是朝著終點滴答滴答前進的抽象時間,那么,文字的直奔主題或離題交錯,就能讓我們更簡捷或迂回地到達結局。

無論速度如何變成一種可計算的數量,精神速度仍舊以不可替代的方式被文學度量。它賦予對這種東西特別敏感的人以快樂或痛苦、溫暖或冰冷的情感,那是人們只有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才能體驗到的。

(心香一瓣摘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周刊”)

猜你喜歡
曾祖父時速托爾斯泰
七顆鉆石
有一種感覺叫不舍
痕跡
凝眸深處
來一場極致酷跑
無人駕駛小巴
時速600千米磁懸浮列車真的來啦!
黑暗之光
忘記自己的人
愛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