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驛旅

2018-11-21 06:51韓曉宇
北方作家 2018年5期
關鍵詞:王道士經書沙洲

■韓曉宇

當夕陽把最后一抹橘紅色的霞光投射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上時,我走進了水滴劇場;當我走出那獨特的空間時,仰望著深邃的星空,那里繁星點點,星漢燦爛。這一進一出,我仿佛穿越了千年。

又見絲路

歷史的閘門陡然在我面前打開,回到千年前的古道,追尋著古道上絡繹不絕的商旅,來往行色匆匆,在這里,我仿佛站在他們身旁,看著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從我身旁穿梭而過,從張騫到相夫公主,從索靖到張議潮,從異域商旅到當地村民,從唐玄宗到常書鴻,一直到出賣經書的王道士。他們之中,不乏大有名氣之人,也有不知名的商賈,大到高居于廟堂,小到隱于市集。

我站在漢武帝劉徹的朝堂上,看著張騫被派出使西域。于是,我跟隨著張騫一路出隴西,途經匈奴,反被俘虜。我看著張騫受盡匈奴的威逼利誘,即使被迫娶妻生子,也不動搖他為漢朝通使月氏的決心。終于,一個逃亡的機會來臨了,匈奴王庭內亂,張騫果斷帶領隨從逃出了匈奴,行向月氏。然而,由于張騫被困匈奴時間太長,西域的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張騫無功而返,歸途中又被俘獲,后通過各種努力,張騫逃離匈奴,回到闊別了十三年的故土,向漢武帝匯報西域的詳細情況。我又一次站在了漢武帝的朝堂上,看著走時的100多人,到如今卻只剩下的2人,心中難免有點不是滋味。

時光流逝,公元前120年,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孫女出生,取名為劉解憂,為了拉攏烏孫國,漢武帝先將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封為細君公主,嫁往烏孫。當細君公主由于思念故土,無法適應他國生活而去世后,劉解憂收到詔令,前往烏孫和親,年輕的公主告別了長安,告別了親友,像她所崇拜的那些威鎮四海的大將軍們出征那樣,踏上了她自己的征程——和親之路。山高水遠路漫漫,等待她的“戰場”將是茫茫草原戈壁,凜凜冰雪寒風,還有西域諸國那錯綜復雜,勾心斗角的歷史舞臺??粗鈶n公主的一生,我不禁詢問解憂公主:“可曾有過怨言?可曾有過委屈?”解憂公主言道:“為了漢家的江山,為了民族的和好,我奉獻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華和滿腔的心血智慧,先后嫁給父子兩代三位國王,身歷四朝變遷,歷盡滄桑,受盡委屈,經過了無數驚濤駭浪,血雨腥風,化干戈,定基業,一身擔起兩國數十年的和睦安寧,我自認為祖國做出了艱苦卓絕的犧牲,無愧于漢家。如今歲月無情,漫天的風沙吹皺了我如花般的笑靨,無情的歲月也染白了滿頭青絲。每當午夜夢回時,枕畔腮邊拭不干的兩行思鄉的淚,也只有我才知道?!笆前?,離家千萬里,和親數十年,縱然曾經風光無限,縱然曾經柔情似水,也從來沒有一日不曾思念故土,也許,是該回家了?!蔽遥骸笆前?,是該回歸故土,安然地度過余下的日子了?!蔽矣謫枺骸肮?,你可知自己流芳后世?”解憂公主:“我并不知后世如何評論,我只是為大漢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蔽遥骸肮?,安心歸國吧,歷史的洪流不會淹沒你所做出的貢獻的,等待它的反面是流芳后世?!?/p>

夢回漢唐

轉眼間,我來到了西晉將領索靖(當今甘肅敦煌人,敦煌五龍之一)面前,索靖身著鎧甲,手握重劍,隨時整裝待發。一臉嚴肅,看到我不禁問道:“年輕人,你來自于哪里?”我:“我來自于幾千年后的有識青年。你可知,你的書法作品被后世流傳,為后人所稱道?”索靖:“不知,我只知我并不是你所說的什么書法家,而是守衛我西晉領土的將軍。你看,我西晉的大好河山,需要有能之士來守護?!?/p>

歷史依舊在前行,隨著歷史,我看到了唐朝節度使張議潮(當今甘肅敦煌人)。張議潮出生時沙洲正是遭受吐蕃圍攻最艱難的歲月,等他懂事的時候,沙洲已經陷于吐蕃多年。在他成長的歲月里,他并沒有享受到當年在唐朝統治下的好日子,卻親身經歷了吐蕃人的殘暴統治,這自然引起了張議潮深深的憤怒,還有對唐朝的深深懷念,因此,當機會成熟之時,張議潮密謀了起義。張議潮在沙洲起義之前,就"誓心歸國",所以在起義軍成功占領沙洲之后,就決定派遣使者團向長安傳達沙洲恢復的訊息,以明心志,也有聯系祖國,對吐蕃兩面夾擊的意圖。但是沙洲和長安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諸城又都還是吐蕃人的控制之下,所以為了確保訊息能夠到達長安,張議潮派出了十隊使者,帶著十份完全相同的文書,經由各個方向經沙漠繞過吐蕃人控制的河西諸城向長安進發。送信隊伍的組成各有不同,但是僧侶占了很大的比例,這里面就包括了敦煌高僧悟真,可是這次送信的歷程卻是一次極其悲壯和英勇的行程,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九死一生,十隊信使向沙洲的各個方向進發,越過莽莽大漠,向長安進發,這十支隊伍中的九支,或遭到吐蕃人的尾隨追擊而獻身,或在大漠迷失方向而永遠留在了大漠之中,最后,只有悟真這一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隊伍,沿著絲路,繞過了茫茫的大漠,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天德軍,在天德軍防御使李丕的協助下,于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這時候,離張議潮沙洲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當這支來自沙洲,歷經數千里磨難,滿身塵土的信使隊伍到達長安的時候,整個長安轟動了。大唐政府以隆重的儀式迎接了這支信使隊伍的到來,唐宣宗聽到這一喜訊后,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贊嘆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p>

守望敦煌

古絲綢之路上,我看到了鐵血男兒喋血疆場,出生入死,建立功勛;也看到了紅粉佳人在另一個戰場上溫柔奉獻,委婉機智,既需要英雄的鮮血,又需要美人的熱淚。然而,在近代的歷史中,我看到了王道士,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典型的中國平民形象,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道士,卻讓敦煌成為了吾國學術之傷心史。我看到了,王道士將無比珍貴的經書賣給了外國,我問:“你可知?你將我國的瑰寶就這樣賣給了一個對我國文化一竅不通的人?!蓖醯朗浚骸拔乙膊幌氚?,但是莫高窟需要這些銀子,有了它們,我就可以修繕洞窟,有了它們,我就可以....”聲音逐漸空靈,漸漸飄遠。轉眼,將經書搬走的那一晚,幫助斯坦因搬經書的西北漢子,在箱子上抹了紅,漢子一邊搬經書,一邊望天長嘆:“母親啊,抹了紅,這些經書就找得到回家的路啦!”我問:“可是,真的找得到嗎,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屬于中華民族的經典文物,依舊流落于異國他鄉,何時能找到歸國的路途?”王道士:“我....我也沒有辦法啊,他們說他們是印度的來使,來取回唐僧帶走的東西?!北诋嬂锎认榈娘w天看著王道士的痛苦,仿佛在說:“孩子,來我身邊,這并不都是你的錯?!睔v史仿佛在這里停頓了,無論功過,暫且不論,而善良的飛天以她寬闊的胸襟寬容了王道士,無論以何種形式,都將永存于后世。

我眼睜睜看著歷史的車輪向前走卻無力改變,1907年,脆弱的中國處于內外紛爭中,國力衰微,在戰火摧殘下變得傷痕累累,已無力保護遠在千里的敦煌上萬卷經書及文物。王圓箓僅僅是這段歷史里被推著向前走的小人物,他沒有文化,平凡而愚鈍。在發現這一曠世遺跡后,敦煌當地地方官以沒有運費為由拒絕將藏經洞內文物送往省府保護,幾十年后,得以運抵省府保存的零散經書在運輸途中遭到更嚴重的破壞,一部分經卷被撕成兩半,收入私人囊中。我們擁有上千年的物質文化遺產,卻沒有足夠成熟條件的去保存它們。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在面對這一段歷史時發出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的哀嘆。這是一代文人面對歷史的廢墟時發出的一聲無奈的喟嘆,也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聲。

一千年,一瞬間。

“孩子,一天有多久呢?”

“24小時?!?/p>

“不,不過一瞬間?!?/p>

“一年,有多久?”

“365天?!?/p>

“不,不過一瞬間。我們的一生有多久呢,不過一瞬間而已。終有一天,我們的也將被黃沙埋沒,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p>

一千年,也不過一瞬間吧,歷史的車輪行進到了現在,古絲綢之路上,110年前的敦煌歷史,早已被黃沙埋沒。真正走進敦煌,走進莫高窟,走進古絲綢之路,歷史,才又重見天日,毫無保留地向我呈現。

如今的莫高窟,像是一條歷經了千年的巨龍,經歷過無數滄桑后,靜臥于絲綢之路上,供人們參觀,從龍麒上,我們感受到了這條巨龍當年的神勇。九層塔內,根據楊貴妃形象建造的彌勒佛像靜靜等候著每一位前來朝拜的信徒;涅槃窟內,身披金衣的臥佛,似乎早已冥想了千年,他的靈魂早已超越肉體,在世間得以永生;曹氏家族窟內,掃地僧將自己積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在窟內為自己畫了一幅畫像,將自己的面容與姓氏留到了1000多年后的今天。經歷了數千年的風蝕,統治瓜州、沙洲近百年的曹氏家族女眷們的頭飾不再閃閃發光;佛龕內,釋迦牟尼身上的彩繪不再鮮艷;九色鹿的鹿角也被侵蝕得不成形狀。如余秋雨所述“如果僅僅為了聽佛教故事,那么它(莫高窟)多姿的神貌和色澤就顯得有點浪費。如果僅僅為了學習繪畫技法,那么它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僅僅為了歷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為厚厚著述中的插圖?!?/p>

歷史從我的眼前一幕幕閃過,看著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我好像真的經歷了千年。我穿越而來,只為參與古絲綢之路上的旅行。這趟旅行,超越了旅行本身存在的意義,我從大漢朝的張騫出發,途經解憂公主、索靖、張議潮、王道士,在終點,我走進了敦煌,走進了莫高窟,這段旅程,讓我對古絲綢之路上的行人更近了一步,無論是文人墨客,或是嗜血沙場的將軍,或是普普通通的道士,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將他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

猜你喜歡
王道士經書沙洲
無題(5)
閩南秘境:魚骨沙洲
王道士的笑
心海浪花
卷軸:雪
單寶塔詩
何以歸罪王道士?
經書面條
經書面條
國之不幸,庶民何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