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斯洛伐克的“雷神之錘”

2018-11-21 19:40志剛
兵器 2018年11期
關鍵詞:迫擊炮炮塔炮彈

志剛

2018年8月,瑞典陸軍宣布,從英國宇航公司(以下簡稱BAE)瑞典分公司訂購40門120毫米雙管迫擊炮。它們以瑞典自行研制的CV90步兵戰車作為底盤,代號為GRKPBV90。其中迫擊炮武器系統的綽號是北歐神話中雷神道爾用的著名武器“雷神之錘”。

雙管還是四管?

“雷神之錘”的身管看上去很短,幾乎是剛好伸出炮塔前甲。在炮身護盾當中,是四個直徑差不多的管子,呈現上二下二的布置,很像是一種四聯裝迫擊炮。然而,無論公司的網站還是瑞典國防部公開的消息,都指出這是一種雙管迫擊炮。

在網站上,BAE公司還發布了有關“雷神之錘”的一部視頻。將它描述為一種模塊化的、可以換用多種武器的炮塔。主要表現對象當然是瑞典陸軍訂購的型號。在介紹實際操作的視頻中,兩名士兵先是各自從炮塔后方取出一枚迫擊炮彈,然后放進傾斜的托盤里。托盤的下方是一個延伸到炮塔之外的滑槽,士兵們用力把托盤沿著滑槽推上去,然后彎腰再次推動一個機構。鏡頭轉向車外,上方的兩根管動作起來,先是向下沉,然后向上收起,火炮擊發。

從這個過程看,“雷神之錘”顯然只發射了兩枚炮彈,確實是雙管炮。那么另外兩根管的作用是什么?

新聞里的蛛絲馬跡

在一篇報道中發現,這種120毫米迫擊炮并不是西歐廠商生產的,而是來自斯洛伐克。

迫擊炮雖然是一種簡單的武器,但要把一個型號研制出來并且發展成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以斯洛伐克的國家實力,恐怕很難開發一種全新的120迫。他們所拿出來的,顯然是傳統產品的衍生物。這種傳統產品,應該就是vzor 82 PRAM L,可以翻譯為“1982年式迫擊炮”。

vzor 82 PRAM L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炮管、炮架和底鈑。簡單的光學瞄具裝在炮架上。從它的名字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火炮定型于1982年。當時的斯洛伐克還與捷克聯為一體,叫做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小小的東歐國家在傳統機械制造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底,在槍械、火炮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因此,vzor 82 PRAM L雖然談不上性能先進,但完全稱得上做工精良,比西歐的同類產品一點都不差。

然而,vzor 82 PRAM L是一種前膛裝填的武器。作為自行迫擊炮,如果采用前膛裝填,一般會把火炮放在車內地板的旋轉平臺上,在頂甲后部開一個大型窗口。使用的時候打開窗口,讓炮彈穿過窗口飛出去。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把迫擊炮拆下來,到車外使用。這種技術方案雖然簡單、成本低,但是不利于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

后膛裝填的迫擊炮則不需要在車頂開窗口。乘員在車內打開炮閂,裝填炮彈,然后關上炮閂就可以擊發。車內可以實現整體三防。

瑞典陸軍顯然不可能接受沒有三防的新型迫擊炮。但是怎么才能不出車操作前膛裝填迫擊炮呢?

在一張瑞典陸軍高層視察“雷神之錘”測試情況的照片中,我們發現了秘密所在?;蛟S是為了測試方便,這輛測試車沒有安裝炮塔的裝甲。包括滑槽在內的裝填機構都暴露在外。在滑槽的頂部,是一個側面開口的金屬筒,下方還有鎖緊機構。再結合視頻內容,就真相大白了:上面兩根長得像炮管的東西,其實是用來實現前膛裝填的供彈裝置。炮手需要把炮彈用力推進金屬筒,然后再推動金屬筒和鎖緊機構帶著炮彈向前運動,把彈尾對準炮口、松開鎖緊機構。炮彈進入膛口后,在重力作用下滑向炮尾的擊針。在這個時間里,供彈裝置從膛口移開,托盤沿著滑道回到裝填位置。整個過程雖然是靠機械完成的,但動力源卻還是兩名炮手的軀體。所以,它本質上還是一種人力裝填的迫擊炮。

也正是因為如此,“雷神之錘”雖然設計了可以360°旋轉的炮塔,卻沒有設計吊籃。兩名炮手是站在車體地板上操作的。120迫不是一種射速要求很高的兵器,北歐士兵的體力又比較突出。所以這樣的設計或許還是可以接受的。

AMOS去哪里了?

早在21世紀初,BAE公司就為瑞典陸軍研制了一種雙管自行迫擊炮,就是著名的“先進迫擊炮系統”(AMOS)。

AMOS是一種全自動后膛裝填的120毫米滑膛迫擊炮,采用數字化火控,具備計算機控制的多發同時彈著功能。它的身管的大部分伸出炮塔之外,這與“雷神之錘”那短短的外露部分形成了鮮明對比。AMOS的持續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2發(雙管)。AMOS的曲射射程達到10千米。它還可以進行直瞄射擊,射程大約在1500米。

AMOS的模塊化程度很高,除了裝在地面平臺上,還可以裝在小艇上,充當淺水重炮艇上的武器。

AMOS的一大優勢,是可以發射“斯崔克斯”制導迫擊炮彈。這種彈藥采用熱成像導引頭,可以像普通炮彈那樣發射。發現坦克等地面車輛后,用自身攜帶的小型火箭發動機控制飛行方向,實現攻頂打擊。

可以看出,無論從那個角度說,“雷神之錘”比之AMOS都有著顯著代差。但是根據我們的搜索,瑞典陸軍上一次簽署與AMOS有關的合同是在2006年,采購兩輛樣車,并研制相關技術和型號。這兩輛樣車同樣采用了CV90步兵戰車底盤,瑞典陸軍編號為SSG120。當時預計,瑞典至少要購買12輛SSG120,后來又傳出消息要購買更多。到2010年,這兩輛樣車交付瑞典陸軍,進行相關測試工作。但是,我們并沒有找到這個型號批產交付的消息。在維基百科關于瑞典軍隊的裝備列表中,也沒有找到SSG120。

可是最近兩年,“雷神之錘”又突然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顯然,SSG120失寵了。

瑞典陸軍為什么會放棄先進的SSG120,選擇落后型號呢?這恐怕是因為成本問題。

不到130萬歐元的單價

首先是采購成本。AMOS有兩種主要型號。除了瑞典陸軍采購的SSG120,還有一種采用帕特里亞公司AMV型8×8輪式底盤的芬蘭陸軍型。后者的合同價格是1億歐元24輛,平均單價超過400萬歐元。但是AMV底盤單價只有210萬歐元,CV90底盤的單價達到440萬歐元以上。如此測算,SSG120的單價肯定超過了600萬歐元,甚至會更多。

而“雷神之錘”的合同價是多少呢?瑞典陸軍將支付5.75億克朗——也就是不到5500萬歐元——采購40輛GRKPBV90,單價只有不到130萬歐元。這里需要注意的是,GRKPBV90所需要的底盤并不是新造的,而是從瑞典陸軍現役CV90戰車中劃撥出來的,也就是拆掉原有的40毫米炮塔,再把“雷神之錘”裝上去。這比采購全新的SSG120節省得多。

另外是使用成本。作為一個人力資源昂貴的國家,瑞典陸軍其實更重視一種武器是不是能用更少的人操作。AMOS和“雷神之錘”的炮塔里都需要兩人操作,在這個重要問題上得分一樣。那么,“雷神之錘”當然就更有競爭力了。

最后,AMOS的優勢在于可以全自動作戰。但如今冷戰已經結束,瑞典陸軍不再需要面對從前那么嚴峻的戰場態勢了。所以,AMOS最大的優點對今天的瑞典陸軍已經沒有意義。那么,何必采購AMOS這么昂貴的裝備呢?實際上,BAE公司在宣傳“雷神之錘”的時候,特意強調了經濟性,把沒有炮塔吊籃和人力裝填作為重要的賣點?!袄咨裰N”的爆發射速也可以達到每分鐘16發、持續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6發。雖然比不上AMOS,在多數場景下也夠用了。BAE公司還特意指出,“雷神之錘”也可以發射“斯崔克斯”制導炮彈。那么,瑞典陸軍會怎么選擇,就沒有懸念了。

老樹也能開新花

一種在上世紀80年代定型的簡潔迫擊炮,居然能在3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披掛上陣,成為“最新裝備”的核心要素,或許是很多兵器迷想不到的事情。然而這對于兵器設計師、特別是歐洲傳統軍工廠商的設計師來說,并不是稀罕事。

BAE公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這是一個非常善于利用資源的企業。不但在全球各地大量收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軍火商,還能發現vzor 82 PRAM L這樣小眾但性能不錯的武器,把它用在恰當的型號上,滿足用戶的需求。

與此同時,這個案例也說明,槍械和火炮領域中,“低技術”老型號未必沒有價值。一些經典老兵器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潛力。設計師們在思索新型號的時候,完全可以從老兵器身上獲得靈感和思路,甚至直接選用核心部件,融合先進的設計思想,形成合理好用的新型號。

猜你喜歡
迫擊炮炮塔炮彈
樹上長“炮彈”
閱讀理解專練
裝填炮彈
靜音迫擊炮開始交付俄羅斯軍隊
“炮彈”表妹
基于Unity引擎制作塔防游戲
萊茵金屬公司將擴展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性能
伊朗新型“克拉爾”KARRAR主戰坦克在當地電視臺出現
積木炮彈
格魯吉亞推出GMM—120型6×6新型自行迫擊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