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驗與借鑒:俄羅斯體育歷史編撰學科的思維與結構
——評亞歷山大·鮑里索維奇·蘇尼克《體育歷史編撰學概論》

2018-11-26 21:13李奡樂齊立斌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年9期
關鍵詞:尼克蘇聯俄羅斯

李奡樂,齊立斌

《體育歷史編撰學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俄羅斯體育史學家蘇尼克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書匯集蘇尼克畢生的體育史領域的研究成果。法國著名的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Ф. Бродель)就提倡史學研究者要不斷的重寫歷史,因為歷史永遠處于產生階段,史學者一定要不斷的戰勝自我。蘇尼克在不斷的超越自我中出新, 2010年已85歲高齡的他完成了在體育史編撰學領域的專著-《概論》。此書由位于莫斯科的“蘇維埃競技運動出版社”出版,采用的出版語言為русский язык,全書共616頁。筆者采用俄文原版的“очерки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й историографии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и спорта”進行評述。

1 作者及作品背景

1.1 亞歷山大·鮑里索維奇·蘇尼克作者其人

亞歷山大·鮑里索維奇·蘇尼克[1](Александр Борисович суник),教授,教育科學博士。1925年出生于薩拉托夫,1942-1944年應招入伍在航天軍工廠做車工。1945年畢業于俄羅斯奔薩州火炮(軍械)學校。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參與者,火炮(軍械)工廠的指揮。畢業于烏克蘭利沃夫州國立大學和利沃夫國立體育學院。在利沃夫和烏茲別克(塔什干)國立體育學院教授體育史。1964-1967年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屆羽毛球協會主席。在體育、競技運動、奧林匹克運動和體育史編撰學領域的發表的論文150多篇。參加了1-12屆全俄《奧林匹克運動和社會進步》科學-實踐會議(1990-2003年),俄羅斯奧委會榮譽稱號獲得者。國際奧林匹克史學家學會的成員。

1.2 作品形成的背景

體育歷史研究領域研究十分需要歷史編撰學這門科學。歷史編撰學這門科學在歷史科學領域具有獨立的特性。歷史學博士杜爾諾夫查夫指出:歷史編撰學方法論問題研究對致力于思考自己學科歷史并認知其他科學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加速發展的所有學科及歷史學科系列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評論描述出了歷史編撰學與歷史科學及其他學科的重要關系。

蘇聯時期歷史編撰學問題在體育史研究中并不被重視。很長時間體育史研究是被邊緣化的。過去歷史編撰學的因素都是體現在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體育史概論中。直到Н.И.波諾馬列夫在1962年《體育理論與實踐》第1期中“體育史發展中的若干問題”指出了進行歷史編撰學研究的必要性,這也可以算作是蘇聯體育歷史編撰學的發端[2]。但是長期以來蘇聯的體育史學界并沒有著手對體育歷史編撰問題進行研究。1980年蘇尼克的的博士論文“作為一門科學的蘇聯體育史的形成與發展”才成為第一個詳細論述體育歷史編撰問題的成果。

在蘇聯解體的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史的歷史編撰學研究成果不多,有1998年7月福米納(Ю.А. Фомина)在莫斯科國際論壇《青年-科學-奧林匹克運動》所做報告,其中涉及了一些關于體育史編撰的觀點[3]。1997年紀念哈拉布格(Г.Д .Харабуги)出版的《波羅的??茖W院通報刊載了Т.М. Каневец, В.М.Выдрина ,С.Г.Харабуги,Г,М ,Поликарпо-

-вой等人的文章。在俄羅斯2002年《奧林匹克科學研究院通報》的第6期是紀念體育文明史成立70年???,里面刊載了斯達爾波夫、達爾嘎巴羅夫等學者的論文。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都為作者出版本書提供了一系列的史料。蘇尼克為體育編撰史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時隔30多年,作者在自己前期博士論文成果基礎上,不斷的充實新的材料和新的觀點,使體育歷史編撰學研究不斷完善。

2 《體育歷史編撰學概論》整體框架與內容體系

對于體育史研究的學者、專家而言,本著作結構合理、內容詳實并且語言精練。按照歷史發展的演進脈絡本書有條理的分為了兩個部分,分別為蘇聯時期體育歷史編撰學和后蘇聯時期體育歷史編撰學。整體上看本書又為8章,每章又分為各個小節,可貴之處是在每章的最后部分都有注釋和附錄,使每一章的論論據更為充分,更是使廣大讀者身臨其境,了解各個時期的歷史發展。

2.1 蘇聯時期體育歷史編撰學

第1部分包含了4章:“作為歷史課程的歷史編撰學”、“19世紀后半葉—20世紀初的國內文獻中的體育的歷史問題”、“蘇聯時代作為科學的體育歷史發展”、“蘇聯時代的體育史”。蘇尼克首先對“歷史編撰學”的概念、歷史編撰學作為一門歷史課程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描述,這為“體育與競技歷史編撰學”學科創立及理解本書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理論知識鋪墊。在接下來的章節里,蘇尼克以時間為主線,在19世紀后半葉到到20世紀初的體育歷史問題論述中提出了體育史學研究的第一要務,以及研究體育史學必須要關注П.Ф.列斯戈伏特、 Е.А.巴拉夫斯基、 А.Д.布多夫斯基研究成果,在第四章以人敘事為,分小節逐一介紹了他們的工作業績。

2.2 后蘇聯時期的俄羅斯體育歷史編撰學

第2部分分為3章:“后蘇聯時代俄羅斯的蘇聯體育歷史編撰觀”、“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俄羅斯體育歷史編撰學最新成果”、“體育史的史料學問題”。本書的后半部分敘寫的是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時期的體育歷史發展的歷程。而這3章的焦點集聚在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界對蘇聯時代體育發展成果的歷史審視上。這場以索科爾體操為主導的醫療體育奠定了蘇聯時期體育發展的基礎?!扼w育理論與實踐》雜志成為了蘇聯體育發展的科學保障,蘇尼克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述。1925-1931年、1937-1941年期間的10年是《體育理論與實踐》[4]雜志蓬勃發展時期,大量的體育的理論成果發表于該刊物,這也為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歷史編撰學科構建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第6章也沿用了以史為脈敘事的風格,介紹了俄羅斯體育從單純的生物體育、社會體育到人文體育的演進歷程,并對后蘇聯時代俄羅斯人文體育觀涌現的諸多研究成果一一評述。而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更是延續了蘇聯時代體育史研究的衣缽,在體育史料學發展模式上采取實物史料、文獻史料和口述史料三條主線協同發展。

3 《體育歷史編撰學概論》的特色與學術價值

3.1 特色之一:寓“俄羅斯大國意識”于歷史編撰學科發展

蘇尼克在論述《概論》的編撰觀時,意識到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體育面臨的種種困難,并有效的規避了體育理論各學派的“歷史編撰思想”之爭,而是著重強調了俄羅斯的體育取得的輝煌是東西方文明的有機結合的成果,是俄羅斯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產物。這種融合物就是在“俄羅斯大國意識形態中練就的”。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體育科學發展寓“俄羅斯大國意識”于其中,在充分肯定蘇聯時代的體育史學研究成果基礎上,在體育歷史編撰學基本原則是“俄羅斯大國意識形態下的多種學派觀的體育編撰思想”。

蘇尼克提出要把這種“俄羅斯大國”的思想轉化為體育史學界統一的思想意識,并以這種思想意識為基礎,來解決俄羅斯體育史學的發展問題。他認為的歷史編撰學特點并非是它的廣博性,而是歷史編撰學體系的構建,學科體系的建立可以解決非主流思想對歷史編撰學科發展的不良影響。蘇尼克擯棄了西方學派的極端性、個人主義和本土主義的影響,所表達的是體育科學發展居主導地位的“俄羅斯大國意識”。

如果一個民族認為,它擁有上天賦予優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或能力,那么,這個民族必然是俄羅斯,這就是俄羅斯民族性格[5]。普京時代的新俄羅斯國家思想確立,在俄體育領域成立了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家總統體育委員會”就是振興俄體育,塑造俄羅斯體育大國形象的國家政治機器[6]。蘇尼克在《概論》中倡導歷史學編撰者要樹立“俄羅斯大國意識”,要在俄羅斯體育歷史編撰學科發展展現“俄大國體育形象”,使歷史編撰學思想轉變成歷史編撰學科發展的內驅力,使俄羅斯體育編撰學研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3.2 特色之二:各章附注大量的史學史料,使論點更明確內容更充實

本著作的第二大特色是蘇尼克在寫作中列舉了一系列史例來充實章節內容和證明自己的論點。除第1章“作為歷史課程的歷史編撰學”除外,所有章節末尾都對本章節進行了注解。當論述到П.Ф.列斯戈伏特、 Е.А.巴拉夫斯基、 А.Д.布多夫斯基三人的體育史學思想時就Е.А.巴拉夫斯基對學齡前兒童的體育教育思想觀的演變,特別是對運動項目對學齡前兒童的影響的方面巴拉夫斯基曾經存在過很多質疑。蘇尼克把巴拉夫斯基如何在眾多的運動項目中選定了游戲和體操作為最適宜的運動來教育學齡前兒童的過程通過巴拉夫斯基的諸多觀點的諸多案例來反應出來。體育理論學者古拉金的學位論文《Е.А.巴拉夫斯基體育教育觀與功績》[7]就是關于巴拉夫斯基的體育教育思想的研究,在論文中他評價了巴拉夫斯基的教育思想,認為他是蘇聯體育教育領域卓有建樹的學者,并對巴拉蘇斯基如何從學齡前兒童的體育教育研究轉向體育史研究在學位論文中做出了說明。

蘇尼克在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史與蘇聯時代體育史關系的問題上表達了自己堅定的立場。在肯定了蘇聯時代體育史研究的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指出了蘇聯時代體育歷史編撰工作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史學研究要繼承和發揚蘇聯時代的優良傳統,在體育歷史編撰工作中不斷創新、銳意進取,形成的具有后蘇時代特色的體育歷史編撰學新理論和新方法。在后蘇聯時代俄羅斯如何對待奧運會問題

上,蘇尼克在附錄中列舉了大量的實例,通過說明俄羅斯如何延續了蘇聯的《奧林匹克運動與社會進程》會議,如蘇聯解體后的第3屆到第12屆都是在俄羅斯舉辦,每次會議的議程、主題、達成共識等內容都一一說明,更為詳細的是1998年第8屆會議框架下的《青年-科學-奧林匹克主義》會議也作為補充材料來說明后蘇聯時代俄羅斯十分重視奧運會的工作。

3.3 特色之三:通過個人曲折的成長經歷來激勵體育史工作者的奮進求知意識

本書的最后一章是作者的自述(От автора об авторе)[8],以人物傳記形式描述了作者如何與體育結緣,如何走上體育歷史編撰學科研之路。作者將生活片段與科研場景融為一體,使讀者閱讀該本著作后,能夠輕松愉快的了解蘇尼克的內心世界,并對蘇尼克的成長經歷有全面的認識。蘇尼克成長經歷可謂曲折,1925年5月23出生在前蘇聯的薩拉托夫市,蘇尼克家庭由比他大四歲的姐姐薩拉(1921)、父親鮑里斯.拉扎列維奇.蘇尼克(1892)、母親葉利札維達.達維多芙娜(1900)。作者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居住在薩拉托夫市的老街,這里居住的都是窮人,在5歲的時候蘇尼克和家人離開的薩拉托夫。1934年全家從普加喬夫遷往基輔,蘇尼克在這里讀的小學和中學。在1941年衛國戰爭時期在軍工廠當過工人,后參軍,任過炮兵指揮官,在戰場上飽受了各種磨難,直到衛國戰爭勝利后蘇尼克才真正的獲得學習機會。

蘇尼克真正與歷史結緣的是在1948年蘇尼克2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葬在利沃夫市(烏克蘭,州首府),在去給父親掃墓的時候蘇尼克去過幾次利沃夫。在利沃夫的日子蘇尼克找到了城市的高等教育手冊。利沃夫印刷學院的印刷出版系深深吸引了他。但是部隊自學的知識并沒有機會進入利沃夫印刷學院學習,他只能選擇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的歷史系函授部進行函授學習。為了能夠進入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歷史系學習,他刻苦的自學高中課程。蘇尼克學習十分刻苦,每門課程都達到了優秀標準。在經歷了9年的自學學習后,蘇尼克完成了所有的高中課程,在1957年終于如愿的進入了伊爾庫茨克歷史系的函授部學習。1959-1961是蘇尼克學習生活最緊張的時期,讀書之余蘇尼克還兼職做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的實驗員,他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其他學生需要5年完成的大學課程,36歲才大學畢業。

1961-1967年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工作期間是蘇尼克人生的轉折點。1961年蘇尼克來到塔什干,并成為了烏茲別克斯坦體育學院的體育史教師,這是他日后從事體育史研究的開端。在烏體院工作期間蘇尼克成績突出,成果斐然。不光學術大放異彩,蘇尼克還參加社會活動,期間還擔當了烏茲別克斯坦的任羽毛球協會主席。他的事跡刊載于《烏茲別克斯坦體育人》報和其他各類雜志。如今87歲高齡的蘇尼克還奮斗在體育史科研的第一線,孜孜不倦、勇于創新的學術精神將感染世人。

4 《概論》中的不足

蘇尼克的這部著作對問題的研究細致深入、論述別出心裁,極具可讀性。作者闡述問題的獨特視角更加突出了他的主要觀點。出版商將這部著作描述成介紹當代體育歷史的教學參考書,這種評價顯然不夠恰當,因為無論是《概論》的整體結構、還是篇章內容及寫作手法給我們展示的都是體育史編撰學的前沿成果,更應該是一部科研著作。相反,如果將之定位為一部能夠讓讀者大致了解蘇聯時代及后蘇聯時代俄羅斯體育史學術成果的著作則更好些。如果要從本著作中找出不足,那就是最后一章與本書整體結構的矛盾。文章的兩個部分以1991年為界,介紹了兩個時代的體育史,給人的直觀印象第8章內容似乎畫蛇添足,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看最后一章與兩部分內容聯系不大。待讀者在仔細研讀本書之后才會明白蘇尼克創作本意,作者想通過個人科研成長經歷來激勵體育史的研究者不斷向新的學術領地進軍。

猜你喜歡
尼克蘇聯俄羅斯
老照片:蘇聯兒童的冬季娛樂活動
鯊魚尼克
蘇聯1991年解體前的最后時光
另辟蹊徑
小尼克的第一筆生意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
同舟共濟
甜可樂
欲蓋彌彰
霧在做迷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