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2018-11-26 21:13夏正清方雨晴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年9期
關鍵詞:非營利上海市群眾

夏正清,方雨晴

當前,體育非營利組織積極作用日益凸顯,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和重視,不斷成為學者爭相研究的熱點。體育非營利組織是指以公共服務為使命,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與體育相關的,開展各種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動的非政府的社會組織。下面筆者將對體育非營利組織展開研究。

1 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現狀分析

根據民政部官方解釋,我國體育非營利組織主要有體育社團、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體育基金會三種形式。民政部《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 2016年12月,我國共有社會團體 33.6 萬個,體育類團體 2.5萬個;共有民辦非企業單位36.1萬個,體育類單位 1.7萬個。據基金會中心網站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共有各類基金會6376個,我國體育基金會共70個。下面筆者主要以上海市為例,對體育領域非營利組織發展現狀進行展開分析。

1.1 體育社會團體

體育社團是公民自愿結成的民間群眾性組織,譬如市體育總會、行業體協、各類單項體育協會等。上海市體育總會成立于1957年7月,前身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上海分會,它是由上海各個體育工作者依法成立的一個群眾性組織,受上海市體育局委托,上海市體育總會目前管理著72家市級單項體育協會,擁有個人會員100余萬人,團體會員1700家左右,是上海市最大的社團組織之一。

1.2 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社會發展體育的一個重要形式,如民辦的一些體育中心、體育院校、體育俱樂部、體育場館等社會組織。上海市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種類型的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各項運動俱樂部等等。比較典型的像上海市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數量龐大,會員人數也與日俱增,這類型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已然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其他的譬如兵乓球俱樂部、游泳俱樂部、象棋俱樂部等。

1.3 體育基金會

上海市的體育基金會數量不多,主要有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市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上海馭能賽車運動發展基金會、上海乒乓球發展事業基金會等?;饡V泛吸納和調動各方面的資金和資源用于資助其他體育項目的組織發展,為實現全民健身做出一份貢獻。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上海市振興體育事業基金會,已然是中國最早一批成立的體育基金會。2016年度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的捐贈收入就高達30773260.42元。

2 非營利組織在體育發展中的作用

2.1 促進社會體育發展

現如今,隨著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體育資源也大量向民間轉移,民間體育產業快速成長。非營利組織的出現相比來說就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成本較低,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體育活動多樣化需求,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權利,實現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促進社會體育穩健發展。

2.2 提高體育服務供給的質量

體育非營利組織的存在使得更了解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切實地貼近人民群眾。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的存在也使得社會組織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與低成本。體育非營利組織參與到體育公共服務中來在解決了政府供給不足的問題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完善了體育服務供給的服務質量和產品數量。充分發揮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服務職能,調動社會最大力量來發展公益體育,最大程度的推動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

2.3 促進政府與民間的溝通與協調

體育領域的非營利組織一般來說都是深入人民群眾內部、打入社會基層民眾中,與此同時又能夠與政府部門保持穩定的密切關系。這一特性就使得體育非營利組織可以向群眾宣傳和普及國家政府的相關體育領域的政策、法律、法規、規章等。同時也可以作為人民群眾反映民意的渠道,向人民政府反映社會基層民眾在體育方面的需求、愿望與建議等,從而使得政府更好地制定與實施相關計劃來適應群眾的需求。

3 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官方色彩濃厚,市場運行機制失調

我國的許多體育協會實際上仍然是政府主導,官辦色彩濃厚,非營利組織的初衷公共性的部分喪失。這種雙重管理就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確,完全不利于體育非營利組織開展活動。這種控制型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國體育非營利組織只能始終在體制內游走,無論開展何種體育活動無非更多是對政府決策的實施,而不是對群眾需求的回應。這就說明體育非營利組織的市場運行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市場仍然受到政府的強烈干預。

3.2 組織內部條件的不足

由于缺乏公共理念與精神動力,體育非營利組織內部相對來說比較渙散,組織成員大多是兼職人員,公益性意識較為缺失,肩上的使命感和心中的責任感缺乏。在實踐中不能積極主動的承擔起自己的職責,這就導致在組織中難以產生進取意識,進而阻礙了組織的進步與發展。此外,體育非營利組織運轉困難,職能失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體育非營利組織內部缺乏相應的規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3.3 缺乏資金與人才

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來源通常是政府的資助、成員繳納的會費、支持者的捐贈等。我國體育非營利組織的官辦色彩較為濃厚,對政府資助的依賴性較大,但政府的撥款和一些項目資助卻較少。我國的體制也制約了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社會聲譽度不高使得缺少群眾的信任,進而得不到公眾的捐贈。體育非營利組織作為公益性組織,缺少資金缺少收入導致極大地缺少專業性管理人才。

3.4 缺乏有效監督評估機制

我國雙重管理的體制使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無法僅僅依靠組織內部的協調與約束。也就是說,影響組織發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監督評估機制,想要充分發揮組織的公益性作用,需要外部有效的法律、法規、制度作為支撐,需要有效的監督評估機制發揮作用。對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監督和評估往往難度較大,從而大部分時候就只是流于形式,這種不負責任的評估只會對非營利組織的良性發展產生負面作用。

4 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對策

4.1 構建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非營利組織應遵循市場規律,依據市場的具體需求來設定組織的運行目標。體育非營利組織的市場運作可以采用組織內部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從而開展一些合作與競爭活動。此外,還可以通過一些譬如稅收優惠政策、社會團體的捐贈等方式吸納資金,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學習使用一些現代化大數據信息科學技術運用到組織管理中,通過社會化的新媒體平臺將更多信息快速傳達給公眾,增強社會影響力,獲得更多話語權。

4.2 加強組織自身的建設

體育非營利組織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應該先明確自己的定位,加強組織自身的建設,依靠自身的不斷發展壯大來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在組織內部,應當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相應的規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譬如員工的激勵、培訓、績效考核等等都應該納入規章制度,實現規范化運營。加強人才建設,努力實現擁有自己的高精尖專職人才團隊。此外還應加強員工的思想教育,培養志愿精神,提高使命感和責任感,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4.3 拓寬資金籌措渠道

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用于管理和經營體育非營利組織,也應當加入一定的市場競爭機制,通過一些商業化的管理模式來提升組織的工作效率。體育非營利組織也可以拓寬資金籌措的渠道,在不違背非營利組織初衷的條件下,利用招商引資、舉辦一些職業化賽事、接受一些商業捐助等等形式來實現互利共贏。此外,社會福利彩票招募資金,社會以及個人捐助等形式也可以采取。

4.4 建立健全監督和評估體系

通過立體全方位的監督加強對各類體育非營利組織的法制監管,一方面能夠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穩定的運轉,另一方面通過多方共同監管也加強了對體育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監督。逐步完善評估機制,建立體育非營利組織參與體育公共服務的評估指標體系從而提高組織的責任感。另外還應建立透明公開化的財務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相關的管理、服務、運營更加公開有效。

5 結語

目前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其將作用發揮到最大。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能夠進一步實現體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更好地服務民生,對社會基層群眾的體育權利是一種保障,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此外,通過改善體育非營利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也使得體育非營利組織能夠健康的成長與發展,提升體育事業的社會化水平,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猜你喜歡
非營利上海市群眾
凈水進萬家
上海市能源經濟相關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經濟相關信息
——2022年1-5月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凈水進萬家
多讓群眾咧嘴笑
上海市房地產學校
非營利組織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非營利組織發展亟待解決兩大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