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購中快遞丟失損毀法律問題研究

2018-11-27 03:18劉欣彤
消費導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快遞法律

劉欣彤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網購快遞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但是在人們狂熱地追求網購的背后,常常被忽視了快遞公司面臨的巨大的壓力。在快遞運輸的過程,存在很多安全的隱患,如面臨著丟失,損壞等危險。但這其中的損失責任者是誰,賠償者又該是誰,這些賠償問題在現有的法律中又是應該怎么樣去界定呢。本文就是旨在通過分析我國現存的一些網購中的現象,以及涉及到的法律問題,站在中學生的角度上,去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網購 快遞 損失賠償 法律

一、目前網購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網絡和電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其同時,快遞行業也快速發展了起來。就如數據所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以快遞業務總量為173.2億件,躍居世界前列。網購物流與傳統的購物方式不同,以快速,便捷為主要特點,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傳統的購物方式。并成為如今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購物的選擇。

但是,隨著快遞數量的上升,快遞行業的負擔也就加重了。因此導致在貨物運輸過程中。丟失和損毀等諸多問題也暴露出來。據統計數據,在2013年,在快遞總量為92億件中,快遞的丟失損壞了高達22%。但是,我國針對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導致了消費者的投訴率急劇上升。從消費者協會的2013年分析報告中發現,快遞服務投訴量同比增長77.6%,其中,郵政快件的丟失損毀所引起的投訴量是總投訴量的1/3。既然我們在網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快遞經常丟失損毀的危險,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目前關于這一方面的法律問題又有哪些呢?

二、網購時代快遞行業存在的法律問題

據文獻顯示目前,在快遞行業中的法律法規主要體現是“一法、兩規、兩標準”。其中的《郵政法》應該是最常用的,但由于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其相應的法律法規卻沒能很好的跟上它的步伐。另外。涉及快件損失賠償的新問題仍存在一些空白,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體現在保價條款上。由于各方的理解不一,常常在處理案件時出現“同案不同償”的情形。

三、快遞丟失與損毀的責任體及賠償責任

要想解決快遞物流中的問題.就首先要解決貨物丟失和損毀的賠償和責任主體的兩大重要問題。在快件運輸過程中,網購物流服務方(賣方)和消費者之間具有買賣合同關系,賣方需要履行合同的相關義務,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在貨物運輸途中造成的丟失和損壞,快遞公司要承擔的責任等同于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快遞公司在運輸過程中,沒有按照規定將貨物安全,完整地送到消費者的手里,因此所造成顧客的損失,快遞公司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然而,涉及到的賠償。則是根據事前雙方商議一致的進行。所謂的協商一致,其實是快遞公司的“快遞服務協議”,該協議雖然是合法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卻將消費者處于被動的地位,從某種角度上看.使得消費者的消費權益得不到保障。再加上,由于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在眾多的快遞公司又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時,“同案不同償”的現象多有出現。特別在保價或者不保價兩種方式下的“霸道”的格式條款,賠償額迥異的情形。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的消費權益并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這就導致,貨物損失時,消費者得到的賠償很低,而快遞公司承擔的責任很小。那么,在現行的保價條款中.消費者應該怎樣去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呢?下面。就此問題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

四、對策

1.統一的法律法規

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中,關于快件損壞的相關規定較少,而且過于籠統。加上在,即使在保價的提前下,消費者能夠得到的賠償額,是按照快遞公司與寄件者協商一致的,這樣就導致保價費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快遞公司.保價費和保價的最高額也存在差異。而且,對于不保價條件下,無論商品的價格大小,均按照實際損失進行賠償,但是得到的賠償往往比貨物本身的價值要低很多,也就是得不償失。在以上的情形下,針對目前我國暴露的快件丟失和損毀的問題,我們需要統一的法律法規去規范此類問題的賠償。特別是保價制的統一標準和執行力度還有待加強。

2.加強加盟商的管理

目前發展起來的快遞公司較多。其中被人們熟知的有順豐,郵政,圓通和中通等等,如果在各快遞公司中實行加盟制,不僅可以匯集資金力量,還能夠加強統一管理,擴展業務,更有利于降低承擔的風險。為了加強加盟商整理競爭力,需要對加盟的各體進行有效的培訓,規定各門店的員工必須完成培訓任務,培訓合格方能從業上崗。

3.消費者理性購物,多掌握技巧經驗

在購物過程中。貨物難免會遭受丟失。因此,從自身角度上考慮,應該在購物時盡量選擇信譽較好的,評價高的快遞公司。在平時購物中多做總結,哪些物品需要保價,哪些途徑安全系數更高。當然.無論發什么快件,能保價就保,將可能損失的利益降至最低。另外,還需要多了解快遞賠償相關法律法規,在平時購物時注意保留有利證據,當賠償真正發生時,能夠極大地爭取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結論:由于快遞行業是新興的行業。相比傳統的快遞方式。雖然在形式上和速度上是先進的,但關乎其法律法規的問題上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消費者應該從自身的角度上去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在網購時需要理智消費,選擇信譽好的快遞公司,將快件運輸過程的丟失和損毀風險降至最低

猜你喜歡
快遞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校園快遞現存問題研究與對策分析
基于校園快遞自助的APP設計
古代“快遞”也有效率
在曼谷“快遞”灑水車
試論快遞行業自律評價信息平臺的設計
讓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