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及引導對策研究

2018-11-27 03:18蔣偉勤王麗
消費導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消費心理

蔣偉勤 王麗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問題需要得到關注,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包括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缺乏合理的消費計劃、沒有理智的自我判斷和缺乏家庭的教育管控,提出了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引導對策,包括引導大學生學習理財知識、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引導大學生培養消費心理和引導大學生家長發揮作用。

關鍵詞:非理性消費 大學生消費問題 理財知識 消費心理

前言:面對我國大學生基數越來越大的現狀.其滯后消費能力與超前的消費觀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容易造成非理性消費的問題出現。大學生消費群體在總體消費群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走入非理性消費的誤區,不僅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也會對我國消費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需要從多個方面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理念。

一、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

(一)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

部分大學生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就容易在消費的過程中形成非理性消費的問題,這是因為對理財知識的認識不夠充分,導致理財意識沒有建立起來,讓大學生在消費時失去了理性的判斷。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對賺錢的認識不足和缺乏自我理財的經驗。大學生在理財方面沒有實際的經驗,就會缺失承擔家庭財政壓力的意識和平時消費支出的約束,這就需要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來對其理財意識進行提高,提升大學生的自律能力,實現大學生理財意識的有效建立。

(二)缺乏合理的消費計劃

大學生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體現在缺乏合理的消費計劃方面.這是由于部分大學生沒有充分的明確自我消費能力,導致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的問題出現。例如,A大學對本校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消費記賬習慣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7%.沒有消費記賬習慣的學生占總人數的63%,顯示出了當代大學生缺乏合理消費計劃的問題。沒有計劃就容易出現沖動消費等非理性消費的問題。不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三)沒有理智的自我判斷

大學生在許多方面都要面臨消費的問題,無論是貼近生活的衣食住行,還是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娛樂活動,都會涉及到金錢的支出。而支出的每一筆費用是否具有理性卻無法保證。沒有理智的自我判斷能力是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大學生具有自主性的消費心理,根據消費心理來對消費進行判斷,如果沒有做出理智的判斷就會造成非理性消費的問題,無法在做決定的時候保持謹慎,這就讓消費的意義有所缺失,需要從培養消費心理的角度進行解決。

(四)缺乏家庭的教育管控

家庭因素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消費觀,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有可能體現在缺乏家庭的教育管控方面,需要從家長的角度予以幫助。大學生缺乏家庭的教育管控.就會讓家長無法對孩子的消費情況充分了解,更從無知曉大筆金額的支出,在大學生還未建立成熟的消費理念的情況下,家庭對大學生的培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引導對策

(一)引導大學生學習理財知識

第一,勞動體驗。在引導大學生學習理財知識的過程中,勞動體驗可以讓大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理性消費的重要性,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勤工儉學、志愿者和社會兼職等,讓大學生在工作中了解到賺錢的不容易,從而實現對理財知識的學習。學習理財知識.提升大學生理財意識,由于知道賺錢的艱辛,才能在花錢的時候多加考慮,避免非理性消費的情況出現。例如,A大學一位學生在暑假期間到雪糕廠打工,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在這之后明顯的收斂了自己原本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這就是通過勞動體驗學習理財知識進而避免非理性消費的典型案例。

第二,自主理財。大學生可以通過購買一些不具有高風險特點的理財產品來學習理財知識,將資金存入賬戶,實現對自己消費的有效約束。這樣的自主理財方式可以讓大學生在了解理財產品理念的同時學習到產品的理財方法,在學習中對理財有了新的認識,建立科學的理財意識。另外,將資金用于基金購買或者存入銀行也是有效的自主理財方法.并且還能在自主理財的過程中獲得收益,實現對自己生活費用的抵消,減輕家庭財政負擔的同時提升大學生的自主理財能力.有助于大學生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念,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先進理財方法。

(二)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第一.制定消費計劃。想要讓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就是其中一種方法,這種制定計劃的方式可以讓大學生能夠在消費的過程中充滿理性,避免非理性消費的問題。在制定消費計劃的過程中,大學生需要對消費的內容與金額進行記錄、按周期確定消費的具體數額和與自己現有的生活費進行比較等.多方面的考慮消費計劃的組成因素。消費計劃得到實施才能夠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大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自我管控能力,按照計劃來進行消費,讓每一筆支出都是具有有效性的。實現對不必要支出的有效減少.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第二,保證開支平衡。大學生在養成良好消費習慣的過程中需要讓自己的消費處于一個平衡的位置.不過多節約影響到自己正常生活。也不能肆意揮霍導致自己的消費行為不具有科學性,從而出現非理性消費的問題。例如,A大學一位學生對自己的消費需求進行明確,除卻基本的衣食住行,還要在一個月之內參加兩次展覽會、一項社會活動和一次班級出游,合理安排消費,實現了物質與精神的雙平衡。

(三)引導大學生培養消費心理

第一.明確消費目的。大學生出現非理性消費的問題可能是由于消費心理的不健全導致的,這就可以從明確消費目的的角度對大學生消費心理進行培養。在明確消費目的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包括為什么要進行消費、進行消費帶來的好處是什么、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消費等,將這些因素明確后才能夠做出相應的決策。明確消費目的是為了讓大學生能夠應對外界的誘惑,比如打折促銷和廣告宣傳等,實現對沖動消費欲望的控制。在外界影響中仍然能夠保持頭腦的清醒。

第二.明確消費能力。大學生在沒有對自己消費能力充分認知的時候就容易造成過度消費,屬于非理性消費的一種,這就需要大學生能夠在明確自己消費能力的同時實現對自己的準確定位,圍繞此展開消費,實現對消費心理的有效培養。例如,A大學一位學生總是在月底之前就將全部生活費花光,通過對其消費心理的培養,讓他對自己的家庭情況和自己的生活費情況進行認知。杜絕攀比等非理性消費行為,從而讓學生在明確自己消費能力的同時避免了非理性消費的問題。

(四)引導大學生家長發揮作用

第一,了解收支情況。大學生已經擁有了足夠獨立的人格,不適合家長進行過于嚴格的管控,但是放縱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避免大學生非理性消費造成嚴重的后果,家長需要對學生的平時支出情況進行了解和掌握?,F階段.大學生貸款的現象層出不窮,而家長往往對學生的借貸情況一無所知,導致學生在借貸后肆意揮霍卻沒有還錢的能力。家長需要在了解其收支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理財方面的指導。傳遞消費經驗,培養大學生的消費意識。

第二.鼓勵發展消費。家長發揮的作用除了控制還需要鼓勵,有助于大學生建立健全的消費人格,幫助大學生從物質的消費轉變為精神的消費,讓消費具有理性,保證金錢花費在具有現實意義的方面。鼓勵學生進行發展消費,實現對傳統消費觀念的改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觀與消費觀。從家長的角度對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進行解決。

結論:綜上所述。解決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適應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為培養高素質的儲備人才奠定基礎。在大學生的消費觀中,需要樹立積極、健康的消費理念,在保證自己日常需要的同時實現適度消費,學習理財知識,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從而對理性的消費心理進行培養,在家長的幫助下實現對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的有效處理。

猜你喜歡
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視角下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探討
網絡經濟中消費特征及消費心理的分析
淺談藝術類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雙11”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分析
基于位置消費心理的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
消費心理與廣告研究
淺析商品因素對消費心理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包裝設計的發展特征(1978—2000年)——消費心理研究
房地產價格波動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