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中畜牧業發展前景如何

2018-11-28 06:43
農業知識 2018年43期
關鍵詞:禽肉肉類規?;?/a>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重點;畜牧業的現代化發展,是產業興旺中的重點之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畜牧業的發展,既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也受到突出的挑戰。

我國畜牧業發展的最大利好,是需求的不斷增加。首先,人口總量不斷增加,近年來每年全國人口凈增加700萬左右;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全面放松,每年人口的增加數量還會更大。其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現在每年超過2000萬;城市人口的平均畜產品消費水平,顯著高于農村人口;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會帶動更多的畜產品消費增長。第三,是城鄉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據統計部門數據,收入最高組消費者的肉類消費支出,是收入最低組的2倍多;這意味著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肉類消費水平也會提高。與此同時,我國畜牧業發展也日益面臨著突出挑戰,主要是兩大因素。

一是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這促使畜牧生產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在絕大多數地區,農戶畜禽散養自食方式已經絕跡,成為歷史,畜牧養殖日益走向集約化、規?;?、自動化、智能化。尤其是在肉雞、蛋雞和肉鴨生產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高度現代化的養殖場,這個過程,正在加速。

二是畜禽糞便排放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在家禽和牛羊方面,糞污問題相對解決得比較好;而在生豬養殖方面,則仍然比較突出,生豬糞便的排放量大,污水部分處理難度大,處理的經濟成本高。無論是大型乃至超大型的養殖場,還是中小型的養殖場,都各有難點。隨著國家強化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一些在禁養區或生態敏感地區的養殖場,已經陸續關閉;不過,僅僅如此,遠遠不夠。從總體上看,畜禽糞便的最終出路,只能是回歸農田,并且是就近;如果能夠確認這一點,那就要在政策上和技術上聚焦,實行強制性種養結合,以地定畜。

在法規上,要做出明確的、具體的要求,尤其是對生豬養殖,要明確規定生豬飼養數量和周邊可容納糞便的耕地面積的關系,例如,每養5頭豬必須有一畝耕地(可有地區差異)。在特殊情況下,允許采取其他方式,但必須按個案批準,并進行嚴格的環保監控?,F在有關規定的表述僅僅是“鼓勵和支持”采取種養結合的方式,不具備約束力。

在技術上,要借鑒歐美國家的做法,并結合各地的情況,開發出便利經濟的生豬糞污處理、運輸、施用系統化方案。未來,隨著種植業規?;潭炔粩嗵岣撸ㄒ苑N糧大戶或合作社等方式),采取種養結合方式,處理畜禽糞便,會變得更為容易。通常,養殖場自己難以擁有大量耕地,而需要與種植業合作。如果種植業以幾畝十幾畝的小農戶為主,則養殖場與種植業的合作,難度更大。

展望未來,我國畜牧業發展,將在規模結構、產品結構、空間結構方面,發生深刻的重大變化。

一是在規模結構方面,各種畜禽的規?;曫B程度提高很快。其中,雞的規?;曫B程度最高,肉雞飼養規?;戎貫?8.7%,肉雞規?;曫B場是指每年出欄1萬只以上的大型養雞場;蛋雞飼養規?;戎貫?3.8%,蛋雞規?;曫B場是指存欄2000只以上的大型蛋雞場;生豬飼養規?;潭纫呀涍_到了46.9%,生豬規?;曫B場是指每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場;奶牛飼養規?;戎貫?8.3%,標準是存欄奶牛100頭以上。畜牧生產規?;乃俣群芸?,規?;臉藴室膊粩嗵岣?。2016年進行第三次農業普查時,所采用的規?;瘶藴?,奶牛是存欄20頭以上,生豬是年出欄200頭以上。預計未來若干年內,按照現在的標準,蛋雞和肉雞的規?;戎貙⑸仙?0%以上,生豬和奶牛的比重將上升到80%以上。

二是在產品結構方面,禽肉生產會有更大的增長,而豬肉生產增長會減緩,乃至下降。在肉類中,按照豬、禽(含雞鴨鵝火雞)、牛、羊統計,其占比關系是:世界平均,禽肉占38%,豬肉37%,牛肉20%,羊肉5%;禽肉在肉類生產中的占比,日本為57%,美國48%,韓國37%,歐盟27%,而我國不到22%;禽肉之中,除了我國還有些鴨鵝肉,美國有點火雞肉之外,主要是雞肉。

同其他肉類比較,雞肉有著突出的優點:一是營養價值高。尤其是白羽肉雞,具有一高三低(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膽固醇)的營養價值,更有利于健康。其蛋白質含量高,為23%左右,而其他肉類為15%~18%;脂肪含量低,為5%左右,而其他肉類為20%~30%。二是飼料轉化效率高。白羽肉雞的料肉比已達1.6︰1,而其他肉類在3∶1以上。雞的飼料轉化效率高,決定了雞肉生產成本低,從而使得雞肉成為價格最便宜的肉類。三是生產周期短。這使得雞肉供給,可以更快地根據市場供求變化進行調整,從而價格波動較小。四是養雞的環境污染小。雞糞的使用價值高,處理比較容易。正是由于這些方面的優點,使得近10年中,我國禽肉生產的增長速度,是所有肉類中最高的,增幅將近40%。按此趨勢發展,我國禽肉的比重會不斷提高。盡管由于傳統飲食習慣原因,我國禽肉的消費,在相當長時間內,還不會超過豬肉,但是,比重提高到30%~40%是完全可能的。國家有關部門,應更加重視支持禽肉生產的發展;國家統計部門,也應該在統計年鑒數據中,把禽肉分列出來。

豬肉在肉類生產中的占比,日本為31%,美國26%,韓國51%,歐盟53%,而我國為65%。過去40年中,我國豬肉生產在肉類生產中的比重,從超過90%,不斷下降到目前的水平;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生產方面的環境限制和消費方面的習慣變化,是主要原因。

三是在空間結構方面,東部地區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中西部會更多,丘陵地區會更多。近年來,東部地區生豬出欄量已經呈現徘徊乃至下降趨勢,去年更為明顯;浙江生豬出欄減少了136萬頭,福建減少了97萬頭,江蘇減少了42萬頭,廣東減少了31萬頭。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并且擴大到其他沿海發達地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養豬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大體上,這個趨勢是符合以地定畜原則的。

猜你喜歡
禽肉肉類規?;?/a>
波黑肉類進口遠超出口
今日農業(2022年16期)2022-09-22
探索走出規?;б婊責岚l展之路
棗規?;刂齐s交育種技術體系
禽肉進口單價超豬肉!
《肉類研究》雜志征訂啟事
《肉類研究》雜志征稿啟事
《肉類研究》雜志征訂啟事
內毒素對規?;i場仔豬腹瀉的危害
2020年家禽行業市場規模預測禽肉產量或近2400萬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