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引領,有效促進家園共育

2018-11-28 14:03
兒童大世界 2018年11期
關鍵詞:育兒家園幼兒園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霍陳秀苗幼兒園,廣東 佛山 5280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蔽覉@于2016年11月通過佛山市驗收為家長學校單位,故此,為了使幼兒園和家庭形成目標一致、協調發展的教育合力,真正實現家園共育的目標,我園對在園家長進行專業的引領,讓家長在觀念及教育理念上都能與幼兒園同步。

一、適當了解家庭環境,明確家長培訓目標,促進家園教育的協同一致

因為引領科學家教,首先應對家長進行理論知識的培植,必須要清楚了解家庭教育的環境、特征和家長的興趣、需求,從而明確對家長的培植目標。

家園教育要形成步伐一致的教育合力,我認為首先要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從教育理念、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等方面,糾正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某些錯誤認識,改變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中某些不一致的現象。如: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高興,在孩子面前將孩子遲到的行為隱瞞,故意告訴孩子沒有遲到,而且家長還不能讓老師糾正這些錯誤的行為,導致孩子的是非觀念非?;靵y。所以,我們意識到必須讓家長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要主動擔當起為孩子的成長和終身發展負起責任。其次是達成共識,良好的幼兒教育必然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策略一致的教育,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與發展,既離不開老師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所以,我們借助家長會、幼教通、班級微信群、家長專題講座培訓等途徑,密切與家長聯系,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等情況。同時,我園要求教師以面談為主要方式,向家長了解幼兒的個性、習慣與行為表現,聽取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共商因材施教的方法。

二、利用家長學校平臺,提升家長科學育兒水平

由于文化背景和知識水平的差異,不同的家長在如何育兒的問題上,往往存在著理念與行為的差異;而不同的經濟狀況和工作特點,決定著家長對幼兒成長關注度的高低。一般情況下,經濟條件好、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育兒的方法也比較正確;經濟稍差、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常常因自身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進行親子活動,也不能及時了解孩子想什么、需要什么、更不懂得怎樣才能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等方面變得束手無策。所以,要讓家長成為一個合格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必須借助家長學校一系列的專題培訓、活動觀摩、班級親子活動等平臺,想方設法提升家長的育兒水平。例如,利用班級的開放觀摩活動,邀請家長走進班級、走近孩子,了解老師是如何引導孩子參與游戲,如何啟發孩子進行同伴合作,如何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體驗,特別是讓家長了解到孩子是如何處理同伴交往中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等。我們還利用每個年齡段每學期兩個專題講座、每班每學期一次案例課的平臺,讓家長們互相交流科學育兒的方法與心得,例如:我園大班在開展“節約用水”的主題活動時,老師們先向家長發放調查問卷,讓家長了解活動的主要內容,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好搜集和主題相關的材料等活動前的準備,像圖片、光盤、地球儀等,并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從電腦、報刊等媒體中主動獲得信息資料,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顒雍?,有的孩子在家里看見媽媽沒關好水龍頭,就會告訴媽媽要擰緊,提醒刷牙的爸爸在刷牙時先關一下水龍頭,而父母在孩子的提醒下也能更自覺地做好環保的工作。通過這些活動,許多家長對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幼兒的思維特點和良好品行的培養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一些家長還轉變了幼兒教育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改變過去對孩子任其自然、不問不管的消極做法。

三、打造家園互動環境,激發家長參與熱情

針對幼兒園開展活動,家長的參與度低的現象,我園決定在環境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建立家園共享閱讀區,提供各類適合家長、幼兒、教師閱讀的刊物,家長們可以在接送幼兒時和他們一起分享讀物內容,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學習閱讀,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從而共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還鼓勵家長們征訂《父母課堂》等書刊,讓家長們在孩子成長的不同年齡段里,了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如:我園利用課室門前的走廊,設置成一個個主題游戲區,區內增設一些篇幅簡短而生動的“育兒小故事”、“國內外教育”等等許多育兒的知識內容。讓家長豐富育兒經驗,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另外,我園還注重加強家園活動指導,提高家長的參與價值,每次邀請家長參與活動時都特別慎重,從活動方案的設計到活動的組織都進行了嚴格把關和指導,如:“家長開放日”、“親子一日游”等,都已經形成了具體可借鑒的操作模式。經過一系列的活動,大大吸引了家長對幼兒園活動的關注度,也提高了家長們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

四、開展家園服務活動,引領家長科學育兒

為了創建家長學校,也為了營造家長科學育兒的氛圍,從2016年3月起,由家委會負責創建了“霍陳秀苗幼兒園育兒經交流群”,家長們在群里可以互相共享育兒故事與育兒經驗。為了科學引導,我鼓勵我園的骨干教師進入群,這樣既使家長隨時向教師請教育兒方面的問題,或交流家園雙方孩子近期發展情況,又可以有選擇性地和教師在線互動。我園教師也可以及時地為家長解決日常教育孩子的困惑,還可以通過講述我們身邊的育兒故事,為家長分析教育原理,使家長得到更多的科學家教啟示。

五、利用關鍵的時機,對家長進行文化培植

1.新生報名時,給每位家長發一份“家長一封信”讓家長初步涉及幼兒入園前的科學引導。我園每年3、4月份招生報名時就給家長發放“入園準備”,內容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的簡單分析,科學引導他們提前做好幼兒上幼兒園的心理準備,正面引導孩子對幼兒園、教師和同伴產生親近感;培養孩子們吃飯、穿衣、睡覺、說自己名字、知道家人電話等基本能力;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孩子多動手;告知幼兒園的接送時間、車輛停放要求、接送安全提示、患病幼兒在園喂藥要求、幼兒園的規章制度等。

2.開學報到前,利用“新生家長會”,使家長初步感知我園的辦園理念,促進家園雙方配合。因為家長與孩子是一對一地指導,我們老師是一對二三十個孩子,教育效果肯定是家長比教師的要好,所以,我園每年都在孩子報到前召開新生家長會。一方面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園思想、辦園條件、師資水平與辦園成果;另一方面向家長介紹每年新生剛入園的情況,讓家長從第三者角度去理解、感悟、分析這些情況背后的原因;同時,我們對家長如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做適當的指導和引領,并對家長當前最困惑的家教或入園問題作適當的解答。

3.利用大班畢業季,“幼小銜接”講座使家長提前科學引導孩子做好入學準備。當孩子進入大班后,家長們便開始關心孩子入小學的事情了,這時我們就會與小學校長以及低年級的老師溝通,大班的老師與小學低年級的老師互相聽課,讓大家了解幼兒園與小學上課的異同,并組織孩子到小學參觀、看小學的哥哥姐姐們上課,同時向孩子們介紹入學要求、準備事項等,并邀請小學低年級的老師為家長舉辦講座,讓家長與孩子從心理、物質上提前做好入學準備。

4.利用開放活動,使家長在互動中提升家教水平。我們每次的家長開放日后,并不是草草了事讓家長填寫一份意見反饋表就算完事,我們要求家長之間進行總結性交流,建議交流會先由家長談談活動觀摩后的感想與意見,再由主班老師向大家匯報活動的主要目的與反思:一方面介紹本學期班內、園內的重大活動與開展目的,使家長知道我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另一方面結合之前家長參與開放活動中的案例問題進行分析引導,由家長共同交流,探討處理方法,然后再由我們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向家長表明自己的觀點,從而使家長懂得一定的教育原理。

家園共育,關鍵是理念要相同,目標要一致。只要我們能不斷地以專業的知識引領著家長,有問題及時地與家長溝通,以正確的方式去引領家長參與幼兒的活動,配合家園共育,相信家長們一定會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猜你喜歡
育兒家園幼兒園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尋找失落的家園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偷偷摸摸育兒
愛“上”幼兒園
綠家園
育兒神器
育兒Q&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