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通名校辦分校的癥結

2018-11-29 14:42朱靜江
教書育人 2018年26期
關鍵詞:分校母校名校

朱靜江

其一,名校辦分校應做好文化“橋接”。

名校辦分校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就是要充分發揮優勢教育資源的潛在價值和深遠意義。正因如此,名校憑借其品牌優勢、師資力量、環境條件、地理位置、資金資本等因素而成了世人眼中的“香饃饃”。正是這些優厚條件的大量堆積,使得學校人盡皆知。而一所名校的“誕生”是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精神文化積淀而成的,而且有它的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F在名校要辦分校,無形之中,可能就要對一些文化進行遷移和嫁接,于是,環境變了、地理位置改了、人員變動了……這些都會對學校固有文化造成沖擊,如果文化“遷徙”的不夠理想,即便是再高端的設備、技術的跟進,可能都未必能讓新的種子萌芽和開花結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的話,名校在開辦分校的時候,應該不僅僅是“攤子”的擴充、資金的膨脹、空間的變化,而是要更加深入細致地思考,在新環境背景下,應該立足當下環境和人文資源,切實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特點,并讓分校在母校的“哺育”之下,以更加健康、矯健的方式成長起來,并最終成為母校最可靠而有力的一部分。當然,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名校如果在規劃設計中遭遇了不可回避又無法應對的問題,諸如管理方面問題、人員結構問題、資金問題等。這個時候,不應盲目地擴充,而應該謹慎為之,哪怕暫時延緩到條件足夠成熟時,再行之。而這無非就是一種對教育負責、對學生負責的起碼的教育態度。

其二,名校辦分校應不辜負社會的期望和重托。

名校辦分校為的是,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和校園環境,同時減輕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的社會矛盾。因此,名校辦分校除了完成資源的擴充和教育機會的增設外,更要努力達成某種社會期望,也就是達成人民群眾對名校教育給予的寄望和重托。當然,這項任務是艱巨而富有挑戰性的,畢竟,對于一所新的分校來說,有很多東西要醞釀和創生,尤其是校本文化、課程資源、文化特質等。而只有名校對分校做好充分的輸送、幫扶、診斷和改良工作,并長期性地積極干預和滲透,名校才有可能依然成為人民心中的“名?!?,并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于是,名校辦分校不是停留在口頭上、圖紙上、構思上,而是要真正落到實處,甚至手拉手、一對一的協助和幫扶,從而讓分校開始慢慢扎根、汲取本土營養,直到自成體系并成功構筑符合自身特點的學校特色。因此,名校只有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地讓分??焖俳】党砷L起來,并能夠擔負起社會責任和人民的期望,這樣的名校才是值得夸贊的,也才能不辜負社會和家長的信任和寄托。

其三,名校辦分校應“化零為整”。

實際上,不管名校辦不辦分校,辦多少分校,它們都應該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概念,從狹義角度來說,就是它們都應該是圍繞某個辦學理念和辦學宗旨而展開的,這也是名校辦分校的優勢所在,當然,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而從廣義角度來說,它們都是我們這個社會教育中的一個基本辦學單元,都是服務社會和大眾,也都承擔著相似的歷史使命和踐行一些基本的教育準則,它們理所應當成了教育整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看待它們彼此關系的時候,雖然從資源、實力和條件等因素來看,存在客觀的強弱之分,但從重要性和獨特性等要素來說,名校和分校應該是平等的、相輔相成的。而且,從很多現實事例來看,分校的開辦和順利扎根對名校產生的影響和作用也是十分可觀的,既可以在品牌上得到鞏固,又可以為母校輸送新鮮的“血液”,讓其煥發新的活力和生機。這如同一棵大樹突然有了新的嫩葉和綠枝,而變得生命旺盛,改良了一方的空氣質量。所以說,不管名校辦了多少分校,都不能曲解為“文化稀釋”“重心轉移”,而應該是生命力的延續,也應該把它們視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總之,名校在辦分校的時候,既要考慮到自身環境和條件,有多少力干多大的事,也要不辜負社會的期望和重托,應該要有歷史擔當和責任使命感,最后還要正確認識和理解名校與分校之間的關系,不要人為理解和造成某些內部矛盾,導致關系失衡,而應該是化零為整,讓名校和分校在相互配合、共同攜手中,一道創造出教育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歡
分校母校名校
我們班里的奇遇記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全國名校等差數列拔高卷(A卷)
全國名校等比數列拔高卷(B卷)
告別母校
你知道愛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兒嗎
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北校)簡介
省實驗分校簡介
回不去的母校
如雷鼾聲驚醒“名校夢”,15歲少年不堪重負臥軌自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